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

梁能喜

身份证:441224197706113717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污染场地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针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而言,相关部门需要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进行管理与修复。但管理与修复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点与问题,例如工作的管理方法不恰当和工程修复策略不高效等,导致该工程的实施结果与人们的预期存在一定差距。相关机构需要研究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管理与修复策略,修复策略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修复

1污染场地土壤环境污染危害与种类

1.1土壤环境污染危害

在土壤环境管理工作不到位污染物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会加重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首先,土壤环境污染会对农作物品质与产量造成不利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在生长中被污染物侵蚀,其产量和品质会随之降低,严重增加农作物食用安全隐患。其次,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土壤环境污染严重,作物生长则无法保证人们食用作物质量安全,并且通过食物链,污染物可以进入人体内,长期下去会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最后,土壤污染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导致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难以存活、繁育,长期下去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威胁,污染物传播媒介改变也会扩大环境污染面积。

1.2土壤环境污染种类

①复合型污染。通常复合型污染的场地,其土壤环境存在污染物至少达到了两种。长期受污染的侵蚀影响,土壤环境生态性将严重恶化。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土壤环境会受到农药和化肥双重侵蚀、复合污染。如果对污染土壤防治不及时,继续种植生产的农作物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②区域性土壤污染。这种污染情况是某特定区域受到的污染规模较小,或者只存在初始污染物污染。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中,其生态环境受愈加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影响而被严重破坏。区域性土壤污染如果治理修复不及时,长期发展下去则将会导致造成更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土壤环境治理工作量加大、治理难度提高。

2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探究

2.1做好规划与信息统计工作

首先,要掌握各污染场地具体土壤污染程度,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合理划分和确定污染等级,并依据划分的层级制定处理方案。其次,污染场地的具体情况需全面详细记录下来,其中包含其各方面信息,方便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参考使用,要保证记录清晰、信息全面。最后,根据对区域治理资金情况的科学统计,目前资金方面呈现各地区污染场地土壤环境治理资金主体不统一的现象,有的依靠地方财政支持,有的由企业赞助,需详加分析并记录好,方便明确资金投入。

2.2明确相关法律法规

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出发,尽快出台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行业法律法规,明确实施保障。为了保证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普遍性,有必要对土壤污染及相关工作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解现场土壤污染的原因,明确污染者具体经济责任,对违法者依法进行法律制裁,做好管理工作将其与污染治理结合。然后,完善土壤污染管理体系与流程,设立环境保护部门,配备高素质污染修复技术人员,与一定数量的、专业能力强的修复质量检查监督人员,明确各方职责,以便各环节有具体负责人。还要制定汇报制度,定期由权威部门公布土地污染和治理情况。

2.3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相关管理制度要把握好四个层面内容,第一,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工作内部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具体工作流程与环境,比如岗位职责、职业能力等。第二,构建便利各部门协调合作的管理制度,发动有效力量推进治理活动。第三,在土壤环境管理制度中要纳入风险管理,修复土地后创造价值与投资的匹配度,做好风险规避,使投资企业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顺利开展管理工作。第四,要完善验收审批制度,治理工作后需及时开展严格的验收检测,合格后该场地才可开发利用,并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报批。

2.4落实污染调查

场地土壤污染与水污染不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无法像水污染监管一样从源头着手调查,土壤污染呈现出的特点是一些情况下某点位土壤污染比较严重,而对于一定深度土壤深层,却很难检测出其土壤污染情况。同时,土壤表层实际污染情况也比较复杂,通过有效的纵向监察,可以及时发现土壤地表以下的污染情况。进行土壤修复就必须查找其污染的源头,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根治,但是目前很多土壤污染案例,其污染源的污染状况复杂,难以有效兼顾其深度与广度方面实现全面检测,并且明显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检测,基础调查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土地污染整改工作开展存在阻碍,不利于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要合理应用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等,找到土壤污染源,明确污染情况,针对性采取策略加以防治。

2.5强化土壤修复技术

2.5.1土壤蒸汽浸提修复技术

在土壤蒸汽浸提修复技术的应用中,将一定清洁空气注入污染土壤中后,降低气压在受到驱动力作用下土壤中的污染物会向气态转化被排出。该技术适合用于处理的污染土壤,主要是高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土壤。此类污染土壤通常包括汽油、四氯乙烯和其他污染土壤。

2.5.2玻璃化修复技术

在高温作用下,固体污染物可以被热能熔化为玻璃或玻璃陶瓷材质,玻璃化修复技术利用了该原理下玻璃体致密晶体结构及其固化体的永久稳定性。原位治理和异位治理中使用该技术有良好效果。

2.5.3固化/稳定化技术

固化/稳定化技术在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需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污染物加以处理,使其被固定于土壤中,或者转化污染物为非活性物质,这两种手段的处理目的就是阻止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一般该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土壤中有害污染物。污染土壤场地经过修复后可继续使用,但容易导致其固化能力被影响,出现固化材料老化、失效情况。

2.5.4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需要采用直接电流,将其以每平方米几安培的电量施加到需要修复的污染土壤中,在电解、电迁移过程中,污染土壤经过扩散、电渗透、电脉等作用电极附近会富集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将污染物去除。该技术适合处理的污染土壤,一般是无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可以高效完成污染治理、修复工作,且成本较经济,对于小范围的黏质多种金属污染、可溶性有机物污染土壤该技术可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在不溶性有机污物处理中采用化学增溶则可能导致再次污染。

2.5.5化学淋洗技术

使用该技术时,需根据土壤污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淋滤液或化学添加剂适量施加于污染土壤,土壤颗粒下吸附的污染物质会在解吸、螯合、溶解等作用下被溶解和去除,具体可以将该技术分为原地浸出技术和异位浸出技术。前者适合处理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如果污染土壤结构粗糙、渗透性强,则其修复作用较好;后者适合处理的污染土壤主要是受放射性物质、有机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

2.5.6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为新兴污染治理技术。植物及其根际的微生物系统可以将污染物质吸收、挥发、转化和降解,利用该机制可修复处理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原理主要有六种类型技术,即植物富集、固定、挥发、降解、转化和刺激。

3结语

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土壤环境污染程度,关系着生态环境与人们健康安全,因此需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维护土壤环境,使得生态环境能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成亮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7):18-19.

[2]朱锐.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管理与修复对策初探[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4):123-124.

[3]邱玲玲.关于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32(07):228-229.

[4]李迎敏.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研究[A].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云南环境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管理[C].: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2019:3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