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散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以八上第四单元“四型散文”单元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大单元视域下散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以八上第四单元“四型散文”单元为例

隋美娇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语文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00

摘要:人教版教材单元内部、学段内部都有一个明晰的逻辑线,但是落实到一线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单元定位模糊化、授课内容的碎片化、学习评价的片面化,作为一线教师,我明白要想打好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围战,大单元教学势在必行。因此,我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时,就以大单元思想全新的设计教学思路。精心设计统整式、量表式等类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开展学习活动,力图通过活动,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落地。

关键词:教材单元定位;教、学、评一体化。

一、教材导向下的单元定位

人教版教材其实有一个内在的单元螺旋式上升的逻辑线,人教版教材特别强调序列化教学。七年级重点是学习了朗读精读略读速读等一般阅读方法,而到了八年级,教材明显更注重文体写作。八上第四单元是一个四型散文单元,除了哲理性散文少见,其他类型我们在七年级都曾系统接触过。那设计这个单元意义到底何在呢?其实如果我们整体参照三年的课程规划,就会发现在这个单元之后更多介绍新闻、传记、古诗文、散文、民俗、说明文、演讲、游记、议论文、诗歌、戏剧、小说等文体形式,很少再有散文出现。那基于此我们明白了在教材导向下,本单元的定位就是初中语文教材的散文整合单元,要在七年级分散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共同特点,抓住散文类型这条主线,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所以这单元是一个散文的整合收束单元,这一点,八年级教材编委尤炜老师在讲座中也曾提及。所以明确单元定位之后,我们要结合教材导向,整体设计我们单元教学活动,改变了我们以往单篇课文逐篇逐段的按照知识点框架分析的思路,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以一个完整的“大任务、大主题”来驱动语文学习方案。大单元设计十分重要,钟启泉教授指出“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链环中,单元设计处于关键地位。”[1]

利用教材导向明晰单元地位,确定教学使命,这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盲目化变为为序列化。

二、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这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我们以往教学设计很少甚至不设计评价活动。或者简单认为评价活动就是师生问答。这存在一种评价的滞后性,但大单元亮点就在于他在确定完单元目标之后就必须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活动来检验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变滞后性为一致性。那在本单元我们就要力求达成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一)本单元人文主题品情感哲思之妙。那我们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落实这个人文主题呢?我以下的设计将会围绕教学评一体化展开。

1.比照阅读     量表梳理

整体观照四篇文章,我们发现都有相同点:矛盾对立来阐发情感哲思的,那在这我们就设计一个量表任务。(参见图一)即利用学习支架,梳理文章矛盾点和情感主旨。

4NF2FPXH$@_$MCJSN6G3]66

(图一)   

这个表格既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也是我们的评价方式。那这就是我们评价方式的第一种:比照阅读、量表梳理。比如在《背影》一课中,在教材预习部分写到“默读课文,设身处地地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文中的父子深情。”教材要求学生感受文中父子深情地的,但是通过文中“本已说定不送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们却感受到父子之间的隔阂,如何透过隔阂看父子深情就成为了我们体悟永恒父子之情的一个教学生长点。后面几篇文章也可以基于这种矛盾点来指导教学,比如平凡的白杨树中却蕴藏着非凡、刚健的民族精神,比如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由有限的个体生命凋零再到无限的群体生命永存,《我为什么活着》结尾作者写道痛苦的来源同时却又是快乐的源泉,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相对而非绝对的痛苦和快乐,领悟了深刻的人生真谛。昆明的雨学生通过作者描写有形的雨中景物、事物、人物,去感受无形的诗意的生活美感。学生能够在学习支架的引导下体文悟情,填好表格,真本身就是教学评达到了闭环。

2.实践应用     立体多元 

第二个问题是单元内部如何区分自读和教读课,是否平均用力。在这我还要特意强调一下,后两篇文章都是自读课文,我们会发现相较于七年级,八年级自读课的比例大大增加,并且助学系统十分完善,成为了我们有利的学习支架,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好助学系统,教读课教方法,自读课重实践应用,实践应用其实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芝加哥学校研究联盟在2001年开展了两项有关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芝加哥384所学校的5浅名教师和十万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互动教学法都能促进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2]

在教《昆明的雨》这一课时我注意到阅读提示有这么一句话“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那如何让学生更立体的感悟写景抒情散文之美,就成为了一个教学重点。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以画开启,以诗收束,文中有画,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因此,我让学生结合助学系统,以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去展示自己读完文章所产生的的审美感受,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绘画配文的方式去立体呈现,这就是教学评的一致性,同时最后学生的作品在班级公开展出,这就是一种评价方式的多元互动,同学们创作、欣赏、比较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文学作品的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参见图二、三)

这是我们评价方式的第二种;立体多元实践应用。所以我们利用两个学习任务完成了人文主题的讲解,丰富了学生的内在品质,拓展了他们的精神世界。那在这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很自然又很梯度化的完成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W($78BRZ4NVSY_LURAK]EHCBM0PL@3{IAX@O4SCQ(E)RHV

(图二)                            (图三)   

(二)研究完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我们来说一下语文要素。其实本单元课后习题里也有隐含视角告诉我们如何确定语文要素,我以《背影》为例,课后习题思考探究部分的几个问题:1.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3.“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发现在思考探究部分,更多的是对写作手法的探讨,而在积累拓展部分则更多关注散文的语言风格,剩下的几课课后习题都是如此。所以我们确定的语文要素应该围绕写作方法和散文的语言风格来讲授。同时我们再看这个单元的写作环节。是强调语言要连贯。看似跟文体写作没关系,其实不然,因为因为散文就很容易形散,而写作训练中要求话题统一,顺序合理,过渡自然其实就是解决形散的问题,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所以我们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定的主题就是悟形散神聚之法。那我们要通过什么学习活动和支架完成这一任务呢?

3.情境导入     读写共生  

我们可以这么设计。写作这一终结性评价活动,我们可以借此来倒推驱动教学。大单元教学强调真实情境,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长春这几天正逢大雪,我们备课组就留了两个任务:

任务一:借助学习支架,梳理四篇文章的行文顺序。(可采用多种表现形式)

任务二:写一篇题为《冬日》的练笔。(要求:参照支架中的行文顺序)

YZVVTJM(E]J_%C9`]SI7T~U

(图四)

这是在真实情境下写创设的一个真实的写作任务。这样我们的语文学习就能真实发生。那这就是第三种评价方式:情境导入,读写结合。(参见图四)同时比如我们让学生利用学习支架,看看四篇散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梳理出《背影》文中父亲的四次背影和《昆明的雨》中雨中物雨中情,就是全文明晰的线索。据此总结散文写作顺序第一种形式是1.线索贯穿:事物为轴,情感为脉。再比如《白杨礼赞》,七年级我们系统学过托物言志,学生发现爱莲说和白杨礼赞的行文顺序是一致的。都是由外化特点到内化精神,据此新旧知识的对接,总结出第二种行文顺序是2.托物言志:外化特点 内化精神。通过《散文两篇》我们了解到第三种形式是3.结构工整:总分有序 逻辑递进。所以据此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行文顺序的写作支架和制定我们评价量表。

任务三就是:互评练笔、修改练笔。(要求:参照写作支架和评价量表)所以依托教材,量表指导,读写共生,完成了我们写作方法的学习。(参见图五)

$MOY0HML{[X%5AGRJ@BJW0A

(图五)                                

综上所述,我试图通过大单元的整体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在真实情境真实的学习任务驱动下开展的真实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量表指导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梳理知识,提取有效信息,培养梳理探究能力,设计任务活动时的学生本位思想能使得学生站在了课堂的最中央,读写结合,学生从教材中总结一般方法,跨情境迁移到自己的作文的写作和修改中,涵养素养,达到学以致用,涵育素养的目的。

[1]钟启泉.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7).

[2][]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奉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隋美娇(1986年)女,吉林省延吉市,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2011级硕士,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