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安琪1   ,姜俊2  ,张瑜3

青岛城发信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青岛城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青岛城发信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该主题的理论建构多围绕政策设计和项目过程,尚未形成将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空间治理有机融合的思考。本文主要就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空间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城市更新将牵引中国城市发展由增长扩容转向提质转型,走向空间的良好善治。

关键词: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引言

伴随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生活空间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关系、利益结构及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社会秩序失衡、空间正义缺失、城市风险不断累加而形成的城市治安问题陆续以空间的形式显现,主要表现为城市化发展滋生的治安空间盲区和城市居民的社会隔离。城市更新要在充分融合治安元素的过程中与空间治理有机结合,进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推进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1现代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

1.1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发展持续迭代。作为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西方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城市发展与更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规划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改善、优化,从而实现房屋使用、市政设施、公建配套等全面完善,产业结构、环境品质、文化传承等全面提升的建设活动。城市更新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亟需完善、环境恶劣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四项情形的城中村、旧屋村等已建成城市区域所进行的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拆除重建活动。可见,城市更新已从单纯的改善不安全生存环境、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保底手段,逐渐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战略布局。因此,将治安因素融合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更有益于提升城市治理的社会效果,从而实现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效果。

1.2空间治理

空间蕴含着社会性,体现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脉络。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城市空间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关系、利益结构及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空间治理是以城市空间为治理对象,系统协调城乡区域的空间资源、要素使用、收益和分配的过程。城市规划建设的本质就是空间治理,在协调各种冲突力量的过程中达到控制和管理高度差异性的日常生活的目的。在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积极地运用空间策略对城市治安进行空间治理。

总体上可归纳总结为三种:“彻底拆除”、“专项改造”和“综合治理”。

“彻底拆除”是指首先从物理和功能上直接移除城市中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再通过新空间、新功能的建设与设置,降低该地区的犯罪率。“彻底拆除”有助于传达对犯罪绝不姑息的强硬态度,是一种极端强硬的空间策略。尽管该策略确实能够快速并强有力地整治城市中治安洼地,但是如果不能解决贫穷、失业等社会根源问题,被迫迁出的大量低收入人群就会重新聚集于其它地区,产生治安治理难度更大的贫民聚集区。发达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胀造成“城中村”问题更为普遍,随之而来的“村外现代化、村内脏乱差”等现象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凸显。若此时仍采用以快速发展掩盖和转移现有问题的“彻底拆除”空间策略,稍有不慎,由“犯罪转移”造成的治安隐患就会转移到其他地区。

“专项改造”则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解析某些地区存在的特定的社会治安问题的成因,并从物质空间角度入手改变影响犯罪行为的某一因素,从而提高犯罪成本,阻碍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进而达到减少犯罪发生的治理目的。在我国,“专项改造”主要体现在人防、物防、技防三种方式,这也是我国整治城市治安运用的主要手段。人防是指对城市空间的管理,物防和技防则侧重于对城市空间的改造。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单一因素,以及对物质空间影响犯罪行为的认识过于片面等原因,“专项改造”可能会造成“矫枉过正”的问题。例如,过分控制会造成人群对城市公共空间使用意愿的降低,减少社会交往,加大精神压抑症,滋生犯罪。

“综合治理”是一种全面综合的空间策略,有利于全面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的安全品质。目前,基于人口构成系统分析基础上的社区相对封闭管理是国内外常用的“综合治理”空间策略,实践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整治效果。但是,由于大幅度地改变城市空间会造成原有空间使用方式的改变,给居民带来心理不适和使用不便; 同时,相对封闭的管理方式也会引起对流动人口“变相歧视”的负面联想,因此“综合治理”策略在运用过程中要警惕出现“先建设,后整治” 的隐患,即应当将“综合治理”空间策略纳入城市空间建设之前的规划阶段。

2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空间治理措施

我国的城市空间增量不足,多个城市早已进入存量挖掘时代,而城市中心区拥堵,新开发的土地利用程度低、空置严重等问题突出,为了保持供需平衡,城市更新既要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也要实现各方利益追求。实质上,城市更新速度与质量切实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而城市更新转型的关键就在于空间治理的发展与转型。作为对资源利益处置的博弈过程,空间治理本身就是解决城市更新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城市中存在多元利益主体,有些直接参与空间治理,有些间接影响空间治理,从东桥村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关系深刻影响治理进程。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空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其转型应满足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发展要求。在经济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时期,政府治理如何转型,如何接纳和鼓励企业与社会民众参与到城市空间治理中,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活力,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完善社会组织力,协调多方关系,是当前探索的重点,由此可见,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是未来城市更新的显著趋势。

城市更新的治理模式需要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当前治理中关注点主要聚焦于公共利益和空间治理实效。在不同的层面上,公共利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公共设施建设对城市品质与功能有长远影响,在一些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等优质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对城市内涵提升影响深远。多方形成共识,进而和谐推动治理,是当前探索的关键。一种模式无法适用于所有城市,因此理论要结合实际,在真正的城市空间治理中,要注重治理实效,可通过规划评估的方法合理评判实际效果,使多方主体了解问题所在,共同完善空间治理模式。

结束语

城市更新的治理模式需要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当前治理中关注点主要聚焦于公共利益和空间治理实效。在不同的层面上,公共利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公共设施建设对城市品质与功能有长远影响,在一些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等优质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对城市内涵提升影响深远。多方形成共识,进而和谐推动治理,是当前探索的关键。在城市空间治理中,要注重治理实效,可通过规划评估的方法合理评判实际效果,共同完善空间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田莉,夏菁.土地发展权与国土空间规划:治理逻辑、政策工具与实践应用[J].城市规划学刊,2021(06):12-19.

[2]庞赞,曹仪民,俞慧刚.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以杭州市为例[J].浙江建筑,2018,35(02):9-13+17.

[3]刘伟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路径探索[J].智能城市,2021,7(16):97-98.

[4]彭舒妍.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住宅科技,2021,41(07):31-35+46.

[5]彭恺.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我国治理型城市更新模式——空间利益主体角色及合作伙伴关系重构[J].规划师,2018,34(0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