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做好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浅析新时代做好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徐琳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检测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加入到国企行列。而作为国有企业的新生力量,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和思想态度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发展,所以要想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在帮助其成长成才的同时推动企业的发展。对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国企青年员工开展思想工作的必要性,挖掘出国企青年员工开展思想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为文献查找法,通过查找相应的文献为文章提供理论依据,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措施

前言:近年来,国企作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国企职工队伍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青年员工在国企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中坚力量。青年员具有工头脑灵活、学习新知识快、创新能力强等优点,但是青年员工定力不足、做事大多随心所欲,急功近利、总想以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这样对企业的道德价值观建设以及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对青年员工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从青年员工的实际需求度出发,做好对他们思想政治引领,从而提升青年员工的思想觉悟,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代开展好国企青年员工思想工作的必要性

(一)国企青年员工开展思想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企的改革和调整进入了新阶段,国企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国有企业中,青年员工永远是最活跃的存在,是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影响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否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和干事创业激情,引导他们爱岗敬业,立足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单位的改革发展,关系着国企的未来和发展走向。所以,国企青年员工开展思想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青年员工成长的必经之路[1]

(二)当今国企青年员工的思想现状促使其思想工作的开展

    国企青年员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这个群体依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很多青年员工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应聘到了企业,还不具备足够的社会经验,自身的观念也与企业文化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多数青年员工对业务能力的提升十分看重,对正确社会价值观的树立、思想道德修养等精神层面重视不够,往往思想上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三是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大多数青年员工以自我为中心,功利心较重,往往倾向于寻求看得见的短期利益,容易导致短视行为和团队精神缺乏,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所以对国企的青年员工做正确的思想引导迫在眉睫。

(三)国企内部机制的改革需要青年员工思想工作跟上步伐

近年来,随着机制体制的逐渐完善,国企改革步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对有的青年员工来说,思想上会受到较大震动,这不仅是企业的改革,也是员工心里变革的一个过程。有些青年员工担心企业改革会让自己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甚至丢工作,思想上会产生担忧和抵触情绪;有些青年员工求稳有余进取不足,对外部环境变化不够敏感,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反应迟钝,竞争意识不强、对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不高,这些现象会严重阻碍国企的高质量发展。所以企业要分层次的对青年员工开展思想教育,让其深刻认识到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二、新时代国企青年员工开展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员工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国企的青年员工由于生长背景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在思想政治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国企中大多数青年员工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这些青年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专业,刚入职场时,他们满怀期望,极度渴望被认可,但是面对当今信息社会林林总总的宣传和诱惑,加上缺乏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难免会内心浮躁,工作不够务实,思想上也存在个体化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让企业对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难上加难。

(二)思想工作没有切入要点

新时代要想做好国企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从事思想工作的工作者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挑战。目前部分工作者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思维惯式,用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方式开展思想工作,对青年员工进行单纯的、笼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围绕青年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个人爱好、以及整体的素质水平进行差异化精准引导,对青年员工的所思所想以及关注的热点话题关注度不够,对青年员工存在诸多的例如情感、住房、工资等个人问题了解不多,导致思想工作跟不上时代发展,抓不住切入点、深入不了青年员工的内心。只有企业做好正确引导,将青年员工的个性化差异一一处理好,才能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产生积极的思想政治面貌

[3]

(三)开展思想工作的方式单一

虽然越来越多的国企认识到了对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形式太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是通过组织培训会议,在会议中对党的政策方针和理论成果进行宣贯传达。这种教育方式太过集中化,无法有效结合青年员工的实际工作,也就很难作为其自我转化的动力。没有跟上时代发展需要,使用微信、抖音、微博、动画短片等新媒体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与员工加强思想和情感交流,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甚微。

三、做好国企青年员工思想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因“员工而异”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国企在开展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时要因个体而异。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不能要求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进行。在新时期,要想做好思想工作,就要求有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灵活的教育手段,根据青年员工的背景、所学专业、工作、层次的差异精准把控。不限制场地和时间,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员工开展思想工作,如此才能让国企的所有青年员工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有效将思想政治变成工作的动力,帮助青年员工将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之中。

(二)开展思想工作要精准切入要点

    有效开展思想工作就是指要确保相关的思想工作和青年员工的实际工作有较高的适配度。思想工作不可以只做表面功夫,笼统的进行材料的解读和学习报告,而是要精准的切入要点,在青年员工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进行有效落实。结合单位的发展帮助青年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找到清晰的目标,用最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另外,负责思想教育的工作人员也要化身沟通的使者,经常和青年员工做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寻找突破口做好思想教育工作[4]

(三)应用多样化形式展开思想工作

在对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中还要采用多样化形式,也就是说除了单一的组织会议了解国家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还要根据青年员工所处的时代特点,适当组织其参加一些培训、交流会或读书会等,利用多种形式,对青年员工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此外,当今社会处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为思想工作者加深与青年员工的沟通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可通过网络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更好地了解青年员工的意愿、积极为他们解决困难和答疑解惑。网络的发展也极大地开拓了思想工作的渠道,通过互联网的学习,也可以让青年员工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青年员工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学习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健康的娱乐内容,劳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就能让青年员工得到有效的引导。网络还让青年员工更容易参与到单位的民主管理中来,过去青年员工如果想提出一些建议,由于缺乏相应的渠道,只能面对面和领导说,但是这很容易让员工打退堂鼓。现在很多国企在网络上设立了匿名的意见箱,这样员工就会没有顾虑,领导也能及时了解青年员工最真实的想法,顺利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意见的反馈[5]

(四)正确看待青年员工特有的个性

    青年员工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由于社会阅历不深,加之又生活在新时代,思想比较新潮,所以青年员工大多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创新力强,在工作中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国企不仅不可以扼杀这些想法,还要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引导,鼓励他们为单位的发展献计献策和不断创新。因此,要正确看待青年员工的个性化特征,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6]

结论:综上,青年员工是国企的新鲜血液和发展动能,关系着国企的未来和发展走向,是决定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要正确掌握青年员工的思想状态,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正确思想政治引导,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激情,让他们在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同时推动单位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山石. 新时期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分析[J]. 活力,2019,000(24):53.

[2]刘斌. 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途径探索[J]. 青春岁月,2020,000(5):406.

[3]李杨. 新形势下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J]. 现代企业文化,2019,000(4):70-71.

[4]周铭. 如何创新新形势下国企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 低碳世界,2021,11(3):275-277.

[5]李涛. 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与措施[J]. 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000(12):136.

[6]刘钊. 关于国企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J]. 企业文化(中旬刊),2020,000(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