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建设与施工资料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论工程建设与施工资料的关系

姜军明

剑阁县水利局  四川广元  628300

一座工程建设的好坏,所有建设局外之人,仅能从工程外观形象上加以评判。但外观形象只是工程质量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地评判工程质量。很多时候,由于工程质量评定的过程资料的缺失,导致工程建设后期的资料收集成为一个难题。工程建设已完工,因建设资料的原因,不能顺利开展工程完工验收工作。现就工程实体建设和施工资料的重视程度、二者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设过程中,总存在着各种问题,最突出的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工程建设,轻资料管理。

(二)缺乏单元、工序工程质量评定过程

(三)重个人口头表态,轻实据的收集。

(四)设计变更、签证的随意性

二、施工资料保留的意义

(一)工程建设是施工资料的真实体现

施工资料的范围很宽泛,其实质就是项目的信息管理,它是个体系,涉及多个部门。从项目动工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原始地形地貌的复测记录,过程之中各方的往来文件,质量评定,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无一不涉及工程建设的推进和后期的结算,就二者关系来说,工程建设是施工资料的真实体现。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就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发现的新问题,需不断对原方案及时修订完善,报告请示,并加以执行。所有这些,都是施工资料的范畴。

(二)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客观见证综合体现

在项目建设中,承包企业重施工轻管理现象较普遍,未能意识到建设过程就是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工程质量是每一单项工程应满足其所需的使用功能和价值,应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在形成过程中有相应的技术资料作为映证。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任何文字档案形成,特别是工程变更、项目签证都涉及到后期的工程结算,建设方不能模糊设计变更与签证的界限,承包方不能在缺少明确答复前提下施工。现场作出的决定,要及时补办相关手续。施工管理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件材料,它是工程承包合同的一部分,与完成工程主体有着同样的重要性。

(三)施工资料记录的意义

一是通过文件表现企业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证明质量体系的适用性;二是用文件记录质量体系规定的贯彻情况,偏离标准情况及采取的纠正措施,工程质量达到规定要求的情况等。用这些记录来证明质量的有效性,证明工程质量已达到要求,这些记录文件就是通常所称的施工质量资料。在形式上,它可以是文字、图表、图纸、声像等不同媒体。在内容上,它包括工程管理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工程验收资料,是施工技术、质量和进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施工资料是建筑物的质量证明文件

施工质量资料详细记录整个工程实施始末:工程是否按设计要求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合法实施,都能在其中得到详细体现。

工程管理资料包括了工程开工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日志、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施工总结、工程质量保修及竣工图。以上资料从宏观上对工程实施的合法性、科学性、规范性、真实性等予以证明,是质量证明的基础文件。

施工技术资料含工程质量控制部分和工程验收部分。它包括反映了检验批从原材料到各施工工序的操作依据、检查情况及保证质量所必须的管理制度。包含但不限于设计文件(补充)、材料合格证及(检)实验记录与报告、施工记录和其他质量证明文件。对其完整性的检查,实际是对过程的确认,检验批乃至分项、分部、单位合格的前提,是整个技术资料的核心。

工程验收资料包括:单位、分部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及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它最直接地说明了工程各部分已按设计和规范实施完成,并且验收合格,是整个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

2.施工资料是工程预结算的重要依据 

工程预结算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变更单及技术联系单、签证单、隐蔽工程记录、竣工图等。

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工程特点、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施工企业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的配置及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本着技术先进、施工可行、成本合理的原则,对施工方法、施工方案进行的详细编制,最后报由建设单位批准。在编制工程结算时,施工组织设计是甲乙双方结算的重要依据。

施工过程经常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一些变更或采取一些措施,并且事后有些情况已经隐蔽或不存在,设计变更和技术联系单是记录这些过程的证明文件,是对这些变化部分结算的主要依据。 

隐蔽工程就是工程内在的实况记录,是工程隐蔽后主要的结算依据资料。

签证单是对工程微小事项变化的而引起的金额调整。

竣工图是结算的佐证资料。

3.施工资料为用户合理使用、工程扩建、改建、维修提供依据 

工程竣工后使用期间荷载的控制,各系统的功能信息通过施工技术资料传达给用户,使用户做到心中有数,以保证建筑物合理使用。建设工程的一个特点便是具有延续性,一个建设项目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往往分成多个阶段实施,也可能由于情况变化而进行改建,所有工程建成后必须维修。施工技术资料可以提供工程各项需要的信息,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改扩建和维修方案。

4.施工资料是鉴定各方责任的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十六字方针的指导思想,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完善了验收程序和组织,明确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评定的基础上验收,由监理(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等工程技术人员验收,强调验收应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并经监理(建设)、施工单位等验收人员签字认可,也是事后追究质量责任的依据。施工资料详细、准确地记录着各施工部位设计、施工内容、材料选用及验收状态、责任人等信息,这些直接为质量事故分析认定提供第一手资料和证据。

5.施工资料对施工进度、质量有把控、指导作用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具有动态相关性,工程资料是预先控制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根据数据来协调工作,准确地实现质量、进度目标。

(四)施工资料是工程工验收的必备条件 

施工技术资料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及完工验收之必需。做好施工技术资料能使验收过程更顺利,早日交付使用。

(五)施工资料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 

施工资料直接反映施工实际,也就反映了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一家好的施工企业,其施工技术资料必定是及时的、真实的、准确的、完整的,再加上装订精美,更是有力地宣传自己。

三、几点建议

(一)对承包企业施工资料的基本要求

应具有真实性、规范性、及时性、信息化要求。

(二)改变重工程实体建设而轻建设资料态度,工程资料建设与工程实体建设并重。

(三)重视工程质量评定工作,严格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标准评定。

(四)改变变更的随意性,严格变更审批程序。

总之,随着中国建设领域改革深入和建设相关法律的建立健全,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资料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过程与结果并重,更好地搞好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