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的高校体育锻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疫情背景下的高校体育锻炼

佘军奇

云南警官学院 云南昆明650223

摘要:2020年初,新冠病毒突然出现。在如此巨大的疫情面前,为了应对国家教育部的新规定,对学生怎样在疫情背景下还可以坚持体育锻炼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基于此,文章先是从疫情背景下加强体育锻炼的影响进行简述,继而深入分析了疫情背景下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策略,供相关学者借鉴。

关键词:疫情背景下;高校;体育锻炼

引言:

2020年2月中旬,一场没有防备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搅乱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全国各个地方的各大院校纷纷推迟开课,学生返校。根据我国国家教育部的硬性规定,各个院校都采取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教学方法。而体育运动,则作为一个不同于其他教育学科的新专业领域,除传授学生相应的运动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的运动中加以实践与体会,以此实现体育锻炼以及健康成长的目标。

1 疫情背景下加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一)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深度理解体育锻炼的内涵

在疫情背景下,人们应当贯彻与机体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紧密联系、统一的三位一体保健观念。其中以生理保健为基石,也是其他保健要素健康发展的前核心和有力保证。身心健康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社会身心健康,是全面关注身心健康的体现。社会适应性也是身心健康概念的科学外延,反映了时代长治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强身健体

高等院校学生是个比较特殊的团体。从幼儿园、小学、初中至高考,学业任务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尤其是初中以及高中。大多数学生都起早贪黑继续努力工作,基本都没时间开展体育运动。进入高校后,他们的学习压力相对舒缓,课后空闲时间比较多,这是提高体育运动的好时机。一个强壮的身体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还可以让我们有更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高校运动中,学习者在实践中加深和积累运动基础知识,亲自感受运动的成功与乐趣。

(三)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因为运动的开放性以及集中性,使得所有参加者可以在运动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在相互接触、耐心、包容、互相理解的层层递进过程中,他们都会审时度势,及时调适情绪,从而减少了无谓的矛盾,既实现了强身体魄的目的,也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情,为日后进入社区、相关企业时的提高适应能力以及调节能力奠定了稳健的基础。

(四)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医疗成效

如今,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对各种慢性疾病、神经衰弱等疾病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体育医疗手段。现在已经有了特殊针对性的“艺术医疗术”。如今学生中均有颈椎病痛、驼背或含胸、耸肩等不良的习惯形态,站立和跑步行走的姿势均不太正确,更不用说美感。体育锻炼作为运动融入大学的体育课程,能有效的提高同学的艺术涵养,提升实际医疗成效。

(五)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坚持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减少大学生们因为考试、竞争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紧张反应。可以减少劳累,促进身体放松;也能养成坚强英勇的品质意念,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以及积极向上、乐观的良好心态。

2 疫情背景下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策略

(一)促进信息化技术融合,实施预见性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更新而创新发展。从发展趋势来看,线上体育锻炼动作教学与线下体育锻炼动作教学相比,教学资源更广,各类体育动作的辅导材料和学习视频都能够在线上及时的查找并备份给学生,不仅为体育教师的动作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节约了学生与体育教师沟通之间的成本,这是线下教学无法达到的。目前,疫情仍有继续爆发的危险性,因此教师们应强化对现代教育技能的训练与掌握,并增强现代教育技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把现代教学技能运用于课程教育。高等院校运动理论教学课程可以在传统单线与线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需要加以改革,让网上教学成为传统高校面授课程的有效补充,并积极探索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习者提供全新的运动感觉刺激,锻炼动作教学内容得更直接、更有趣、更形象。

在以往的运动教学过程中,因为运动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实践性在体育考核各个项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怎样把运动实验和体育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教师平时教学中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受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学校需要开展大量网络课程,这就给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全面学习,创造了充分的教学时间以及认真思考时间。老师们采用了网络讲授、视频动作示范等教学手段,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居家锻炼教学效果。

(二)满足学生自身实际需求,创新学习交流平台

在采取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体育场馆开放,完善体育设施保障和供应,为学校进行体育活动创造优越的运动环境和多样化、项目完备的平台,适应学校运动活动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运动比赛的计划、组织与举办,使学生感受、感知与享受运动比赛的竞技精神,参加与举办体育赛事。感受真正体育的魅力,增强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随着高校体育科目这妞教学理念的改变以及时代的变迁,我国高等院校在学校体育锻炼这项工作中,将紧紧围绕着学生的自自身实际需求,并始终充分发挥着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价值。体育教师可在传统课程的根本上,采用各种方法选取学校普遍愿意教授的体育项目,使有关体育锻炼的课程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及丰富化。

(四)扩大体育宣传促进终身体育价值创造

针对病毒疫情的从天而降、对病毒疫情未来的走向未知的恐惧以及延迟教学的担忧等,在大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方面受到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或者冲击。要大面积传播后疫情时代以及运动卫生科学知识,预防不良病毒突然入侵,提高个人体质健康水平,促进终身体育价值观的建立。

(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居家学习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疫情背景下,不多数学生主要在家用电脑进行在线教育,运动时间基本为零,对身体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在这种非常时代,家庭运动教育就需要不负责任,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可以要求学生早上在充满新鲜空气的室外奔跑、行走、跳绳、利用室外运动器械锻炼、与父母打羽毛球运动。在上学间隙可以远眺,放松眼睛,用广播体操拉伸身体,俯卧撑、仰卧起坐、杠铃等运动能力锻炼。可参照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研究所,根据本次疫情中提出的家庭运动方法,选择性地开展个性化体育锻炼。在晚上学习完毕后,还可听听歌曲、做做瑜伽、或无按场所要求地开展放松的体育锻炼。老师还可要求学员将自己的运动内容,通过手机定时间、照片、视频等方式发给老师或班级组织。而经过老师的点评、学生自评网络共享、投票,就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学生每天星星、每周一星星、学生进行运动活动的学习兴趣、积极度和学生参与性,达到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

3 结论

的来说,疫情的爆发暴露了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缺陷,推动了大学体育培养机制的发展和完善。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行为与体育运动能力间的不相匹配,高等学校要承担高等教育的重任和职责,推动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同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以及提供稳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永新.面对疫情,教育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2020,02(07):0164-0166.

  [2]朱乃娟.做好防控疫情,同时应抓教育信息化机遇[N].21世纪经济报道,2020,02(06):0196-0202.

  [3]庄超仔,陈宜,李志聪.体育锻炼对预防冠状病毒的可行性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3(011):0165-0166.

[4]夏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及影响因素[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13(011):0169-0170.

[5]曹荣风.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培育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09(03):0139-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