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3

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陈娅男 ,李,睿*

(云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云南昆明呈贡区聚贤街768号,650500)

  摘要:美育身为五育教育中必需的一环,具有协调各育发展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充分认识到了美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大力提倡美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处处可见美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化学之美,进而挖掘在中学化学中可实施的美育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育 审美教育 美育措施

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感到好奇,并乐于探索世界的奥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进行审美教育的传统,孔子提出“其教人也,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而化学身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直在带领人们发现更丰富的世界。那么,如何发现化学的学科之美、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化学教学之美、如何让学生领悟化学的生活之美,都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双领悟化学之美的双眼。

一、化学中的美学

1.1化学理论之美

化学理论的发现,处处充满未知的惊喜。人们偶然发现,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时,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了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后这种现象被称为达尔效应,而这束光线被人们浪漫地称为“耶稣光”。丁达尔效应的出现也寓意着光可被看见。被称为有机化学里的“建筑师”的凯库勒也曾为想不出苯环的结构苦恼不已,但一次马车上的梦解答了他的难题。他的梦中出现了一条咬着尾巴的蛇,他根据这个形状进而联想出了苯的结构。门捷列夫对当时发现的63种元素进行了分析、探究,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研究他发现它们之间仿佛存在某种联系。经过进一步的整理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通过这些物质的性质他创建了元素周期表,预言新的元素。而先后发现的多种元素都证明了门捷列夫对于元素预测的正确性。目前为止,这张表依旧没有被填满,还存在着未知的物质等待着人们去发现。这些发现,虽有偶然性,但我们仍可通过它们窥探到其背后的逻辑性。它们源于生活中的未知,却又在人们的思考探究与推理预测中展露真相。就是这些奇妙而诗意,严谨又规律的推理预测,构成了内容详实,结构完整的化学理论城堡。

1.2化学物质之美

大千世界,无一不是由物质所构成,所以世界的美丽来源于物质的美丽。从宏观来看,化学物质美在外表:闪亮的萤石,清透的水晶以及各色斑斓的宝石轻而易举就能吸引人们的视线。它们点缀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对美与色彩的追求。化学物质美在多变。碳元素,一个最是常见、最为普通的化学元素,但就是这样一种元素却可以构成性质迥然不同的物质。比如铅和金刚石,都由碳原子组成,一个莫氏硬度为1.5,一个莫氏硬度却为10,而造成它们性质差异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原子排列的结构不同。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物质的奇妙。

从微观来看,化学物质美在结构。Sulflower(硫花),它是第一个完全被硫取代的多环芳烃,它的结构就像一朵盛放的向日葵;足球烯,60个碳原子组成的稳定分子,它圆滚滚的结构和英国式足球一般无二。它们高度对称的结构让我们看到了原子排列的井然有序,感受到了物质结构的秩序和多样性。

1.3化学实验之美

化学实验之美,美在规范。整洁的实验服,干净的实验仪器有序的摆放在桌上,实验者流利而又严谨的进行着实验操作。化学实验的规范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它贯穿于整个完整的流程。每个实验者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培训,熟知各个注意事项。从操作规范到紧急处理手段再到实验室的各个紧急处理装置,都需要让实验者熟知,进行准确的记忆。实验结束之后,对于实验仪器的复位,实验药品的存放以及废液的处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化学实验的各个方面都透露出其操作与流程的规范性。化学实验之美,美在严谨。无机实验时的对于实验药品的严格要求;有机实验时对于流程的严格把握;分析实验时对于药品用量的严格控制;物化实验时对于操作的严格规范,无一例外都体现出了对于其实验流程的严谨性。化学实验之美,也美在浪漫。铅离子和碘离子结合后会生成微溶的碘化铅,而在几分钟之后就会有金色雪花缓缓飘渺而下,其过程可持续几个小时,这就是“黄金雪”现象;氯酸钾与糖果或是其他糖源反应时,会产生紫罗兰色的火焰和大量的热源,这种反应已经作为烟火被使用了几个世纪,这个艳丽的反应又被称为糖果爆破反应。诸如此类的化学实验现象不胜枚举,它让我们看到了独属于化学反应的美丽,也让人们通过实验探索总结出了化学世界里的客观规律。

   1.4 化学价值之美

    化学对农业、工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有着重要贡献。化肥、农药、植物激素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作物的健康生长以及产量的提高;各类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新型材料的研究促进了工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通过化学合成可以制造出功能各异的信息材料,主要包括电子材料和光电材料,这些材料使信息通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极大推进了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除此之外,化学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平时所吃的速食产品,比如自热火锅等的自热包就是通过氧化钙遇水放热的化学反应去对食物进行加热;还有所有的零食等,它们能够长期储存的原因就是使用了一些可食用的化学添加剂。还有人们平时使用的化妆品、护肤品等,都可以在里面看到化学成分的存在。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化学以及它所带来的价值,可以说,没有化学就没有我们如今的生活。

二、中学化学中的美育措施

2.1.善用教材,挖掘教材之美

    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执行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心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教材的作用就必须要领悟教材,灵活使用。

    教材知识体系的编写以及逻辑体系的呈现都经过了严格科学的考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充分体现出了知识的逻辑美。如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一共分为了12个单元,从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到最后一单元的“化学与生活”,从让学生认识化学到了解化学,最后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其结构就完美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五个课程内容以及需要让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后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教师就要在吃透教材内容之后,对教材中的理论、例子、插图等做一个编排,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让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使学科的教学依托于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做一些补充,比如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现场进行相应的实验演示等方式灵活补充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其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同。为了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更好的吸收知识,丰富学生感知,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是很好的一个途径。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通过日常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2.2引导学生,促其鉴美能力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们对美也不是一无所知,他们每个人对美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只是中学时期的学生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其审美能力并不健全。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在课堂中通过化学史的讲述让同学们了解到那些化学家们砥砺前行、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在其中渗透思政教学理念,让学生拥有并保持对科学的尊重。教师还可通过课堂即时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化学式的书写,对于书写正确且字迹端正的同学进行表扬;又比如在实验课堂中,对那些把实验仪器组装正确且动作规范流畅的同学或实验过后桌面干净整洁的同学提出表扬。这种积极的引导就会让同学们知道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哪种言行是正确的、是值得称赞的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成长。而这种赞扬,不但会强化被表扬同学今后继续做出这种行为的动机,还会使其他同学受到替代强化而增加他们做出良好行为的概率。久而久之,正确的审美就会在集体中蔚然成风,从而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而这个优秀班集体又会反作用与个人,促使其中的成员向好发展。

2.3注重自身言行,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指出,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青少年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周围的人、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教师又是除了家长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有威信的人,因此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相应的影响。在中学阶段,教师往往是学生心中威严的存在。因此,教师就更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学校中要衣着得体,举止文明;上课时有条不紊,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学生交流时谈吐优雅,落落大方。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都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审美教育的意义

3.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美育作为五育之一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而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美育更是重要的存在。通过物质结构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看到分子结构的美丽和晶体绚丽的颜色,更是让学生形成宏观与微观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引导学生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性质与结构,培养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唯物主义提出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我国古代一直倡导中正平衡的对称美,而这些在化学概念中都有体现,不规则的分子运动与物质的动态平衡。通过这些所进行的美育教学,不但扩展了学生的思想与知识面,也加强了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这一学科素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的过程当然离不开探究、预测的环节。而利用的美育手段不仅仅是让学生看到实验现象的美丽,而且让学生以此为基础,思考现象出现的原因,针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假设与推理,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同时深化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学生经过深入的学习会越来越认识到化学的价值,而化学的价值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化学人的辛苦创造。

3.2促使教师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提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目标体系,要求化学教师自觉转变观念,需认真研读经典美学名著如《美学原理》《西方美学史》等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品鉴能力,有了美学理论系统的支撑,才能自觉在平常的教学中多维度展示化学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欣赏美。在此条件下,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师自然会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与相应的教学能力,认真的进行相应课程的改进方案与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改进与完善,自然而然就会促进教师的进步,教学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

总之,通过美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统一的三观,合理认识各个学科的作用,以此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促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谦.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美学观[J]. 文理导航, 2019(29):66-67.

[2]吴中英, 吴晓林. 发现化学之美感悟科学魅力[J]. 化学教育, 2004.

[3]李建华. 中学化学课堂中的美学关注[J]. 教苑荟萃, 2011, (3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