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草地资源管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加强草地资源管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

奴尔江·阿依提莫合买提

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畜牧草原监理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835803

摘要:目前,我国的草地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破坏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恶化导致大量草地出现了严重的生态性破坏。若要从根本层面上实现草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务必要以对草地资源的保护政策优化以及林草体制机制的融合为切入点,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优化草地的利用规划效果。笔者将不揣冒昧,试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有关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围绕“加强草地资源管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一题撰文,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对诸位同仁的工作优化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草地;保护;管理;生态环境;策略

引言: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合理的开发和有序的保护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共进,而这也正是科学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围绕草地环境和资源而开展的保护工作的目的是优化草地地区生态建设的多元成果并以之为基础取得富有质量和科学结构性的草地地区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对草地地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非单纯的资源消耗过程,对于一系列保护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也可以对草地生态和资源起到良好的间接性的保护作用,从而实现草地开发的“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充足的重视,仍然在事实上处于相对落后、粗放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当中,生产水平相对低下,畜牧地区的社会经济增速缓慢。随着诸多主要的草地牧场牲畜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牧民对当地草地开发烈度的急剧增加,同时又因为受到“跟风经营”、“竭泽开发”等风气因素的多元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都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草场的“三化”进度加快、虫害和鼠害严重泛滥、草场自然物种数量急剧减少,草地的生态多样性和自然稳定性被严重打破。

    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在本世纪初的天然草场总产草量约为4200千克/hm2,相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减少了约三分之一。此外,我国很多草地的植物生物群落的内部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负向变化,高品质牧草在所有草被资源中的占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将近60%下降到2010年的不到40%,杂草、毒草所占比重则在同一时间段内从31%剧增到接近65%,而草层的平均高度也从40厘米骤降到不到10厘米,草被的平均覆盖度也从接近80%的水平下降到当前的不足50%,草地退化面积已经超过了12万平方公里,虫害、鼠害受灾面积接近5万平方公里,规模达到了草场总面积的近三成;干旱、缺水的草场面积突破2万平方公里,占到了草场总面积的近两成,仅仅因为牧民放牧、垦荒、采石和草药挖掘等生产活动而造成的退化草场面积就接近1万平方公里。

二、完善草地生态保护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对草地地区的自然生态监测工作

    针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均是保证草地地区生态系统得到良好建设的先决条件,因此在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务必要体现出对草地地区自然生态监测工作的重视,一方面加大对草地保护的宏观力度,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草地中的可用区域、轮休区域和保留区域的设计做出合理规划,科学计算草地的合理牲畜承载量,为草地植被的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促进当地畜牧业和有关产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二)实现草地资源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的平衡

    在围绕草地资源而进行的开发和保护活动当中,有关单位和人员需要精准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开展有质、有序的禁牧和休牧工作,强化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提高对草地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利用效率。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有关单位和人员要严格规范自身的执法力度和方式,从根本上落实草畜平衡责任制,优化对草地生态自然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效果,推进草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的平稳、有序进行。

(三)优化对天然草场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成效取得需要从多个方面去采取系统性的执行策略。为了进一步完善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开发,有关部门要对草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跟进保护工作形成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推进系列工作的稳步执行,比如在草场的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应当进一步严格对饲料用草的收割作业督导工作,加大对违规收割、泛滥收割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完善对草场生态和内在资源的多维保护。

(四)开展退化草场的优质牧草补种工作

  草地、草场中的牧草补充、还种对于草地、草场面积、草量的恢复是很有必要的,这一项工作的执行非但不会影响草地、草场基准生态的恢复,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强化草地、草场的自我修复功能,有效降低乃至转化草地、草场萎缩的速度。在具体推进这一项工作时,管理部门要对工作的责任分配、进度、草种选择和补充、还种规划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形成清晰、严格的工作制度,以此来保证补充、还种不会因工作进度过激、草种引进缺乏生物保障而带来不利的反作用。

(五)建立草地地区虫害、鼠害预防监测管理系统

  虫害、鼠害以及各类植被疾病的有效防治也要在草地生态保护政策的建立、健全中得到进一步的凸显,通时有关责任部门还要将这一方面制度的制定作为一项“难关”去对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草地地区的鼠害、虫害、病害问题,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大力提高灭鼠、灭虫技术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通过培训以及激励学习等方式促进有关人员不断学习、掌握并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以及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设立与之相对应的培训、交流派遣、考核和绩效奖惩制度,为草地虫鼠病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和制度保障。就另一方面而言,有关部门和人员也应加快建立建设虫鼠病害预防监管系统以加强对虫鼠害的监控。具体可在草地上不同的监测地点设置监测点,并要求管理监测人员应当加强日常杀虫灭鼠工作,注意查看监控系统数据,对于虫鼠害严重的区域进行集中强化处理,定期对于高风险地区进行检测以及时掌握最新的防虫鼠害工作开展情况,为虫鼠害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一线经验及数据。

结束语:

草地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必须要在科学的范围和尺度内开展,要在增大对草地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实现对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从更高维度上彰显出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扩大草地资源和生态体系的保护成果,推动牧区社会经济和产业的科学发展与建设。随着大众环保理念的不断成熟,围绕环境保护而开展的工作和资源投入也愈发可观。现如今草场鼠虫害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加强草地保护建设的过程中,应参考当地实际的生态状况,科学合理地完善保护措施,培养专业型人才并提高其操作水平和能力。全面的治理才能有效改善草地生态环境,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俊平,雷霈雯.加强草地资源管理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J].文科教学,1996(03):75.

[2]李守德.发展草地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J].中国草地,1993(06):70+69.

[3]于俊平,雷霈雯.加强草地资源管理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J].文科教学,1996(03):75.

[4]刘高朋,马翠.中国草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西农经,2020(1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