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怀做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用情怀做教育

郑书凤

迁安市第四高级中学(迁安一中西校区)

走进迁安市第八实验小学,你会发现许多这样的文字: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滴水穿石,润物无声,润德楼……别致、创意、文化。文字中孕育了水的所有品质:透明、灵动、至柔、坚韧、包容……水韵八小,就有着这样一位如水的校长,她就是柴翠云——一位用情怀做教育的仁者。

因热爱而选择,因自律而优秀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因为爱上教师站立的三尺讲台,一支传递知识的粉笔,一副声情并茂的教师形象,恋上被老师给予的温暖与幸福,从小在柴翠云的心里便播下了“长大要做教师”的种子。中考填报志愿柴翠云未和任何家人商量,直接在志愿书上报了师范,从此便开启了她有声有色的教师生涯。

1991年毕业进入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有幸赶上发展平台——市教研室培养青年教师,在一个大家共享的机遇面前,柴翠云抓住机会,不断自我打磨,听课、评课,深刻反思,取长补短,打造自己最优课堂。她见解独特,眼光长远,注重知识间的相通性,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在出色的完成本专业——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跨学科听课。柴翠云说:不做好充分准备我绝不走上讲台;一生只为一件事,那就是教学。正是凭着这份热情与严谨,柴翠云很快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仅仅19岁,便代表学校为全县教师上引路课,示范课,参加各种教学比武,省电教馆录课曾被联合国远方师资培训班入选为培训教材。三年的业务锤炼与打磨为柴翠云今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她在三尺讲台上的精彩绽放开启了良好开端。

在那个挤破脑袋也要把工作从农村调到城市的年代,柴翠云做了一个逆天的决定:我要去沙河驿红庙子小学任教,年仅22岁的柴翠云对教育单纯到只剩痴狂。如她所言,教书没有城乡概念,在哪里都可以把教育做好。1994年柴翠云走进了基层——沙河驿红庙子小学,这一去便是10年。在这里,柴翠云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农村学校实施包班政策,一位教师兼任本班内的所有学科。任教学科的增加,教学内容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凭着对教学与生俱来的悟性和灵感,再加上当年跨学科听课的经验积累,她迅速完成了角色的转换,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红庙子小学是农村窗口学校,每学期都要迎接各种形式各个级别的检查督导以及参观活动,柴翠云尤为喜欢这种正规、严格的魔鬼历练。她说教师只有不断激发才能挖掘潜力,才能走向优秀。1996年,年仅24岁的柴翠云被提为学校教导处主任,开始引领全校的教学,也培带了一批优秀教师。当时一个完小辐射着几个村小,教师组成较复杂,有代课教师,老民办教师,村小教师,还有复式班的教师等,培带难度很大,但柴翠云天生就有水一样的凝聚力,每到一处都会把“众多的人”汇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当年,在为全镇老师上示范课的重大活动中,有12位教师都是她培带的;由此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红庙子小学、沙河驿镇全面推开。

做了校长之后,柴翠云的教学情缘更加浓烈,她一有空便走进课堂,听课,经常参与教师阅卷,看学生数学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语文书写笔画是否端正等等,她认为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把握教学漏洞,从而有效解决。同时,她要求每位教师的课都要过关,每次考试学生的成绩都要过关,做到心中有数。教育是一份责任,关涉着每个孩子的成长,也承系着千万个家庭的喜乐。教育需要良知,需要一份博大的情怀,柴翠云做到了。

心载教育情怀,勇挑使命担当

“人站在一个位置,就会有一个位置该有的情怀。”作为一名教师,要精于业务,关注学生;作为主任,要团结好一个团队,并不断引领壮大;作为一名校长,就要心系师生生存状态,学校整体发展,甚至每个家庭的荣辱喜乐。

2009年,柴翠云选择了另一个全新的领域——特教校长。对她来说,那是一个需要大爱、需要大智慧的地方,她要真正成为一群残疾孩子的妈妈。谈起特教生涯,柴翠云几次热泪盈眶。看着一群各种缺陷的孩子,她心里难受,作为一校之长,作为这群孩子的妈妈,究竟该给他们怎样的教育?怎样的管理?究竟能为她们做些什么?他们未来的生命又该如何绽放?带着这份惶恐,这份担当,柴翠云试着走进他们,和他们握手、拥抱,没有生疏,没有任何的违和感,只为了能让他们更快地接受自己。她谈起一个叫王凯的脑瘫孩子,当把手伸向他时,他一直望着她,之后竟冒出了一句让柴翠云非常震惊的话:“校长,你不嫌我脏吗?”这句话让听者心酸,柴翠云难受至极,她深刻感受到孩子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受到孩子渴求被接纳的渴望。那一刻柴翠云于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要用爱拭去每一个不安,疗养每一份自卑;她要努力实现一个梦想:让更多人的帮助这群孩子,让社会接纳这群孩子。于是她发起一课堂一计划,用绘本阅读唤醒孩子们的智慧;在公开场合为大众讲“我和孩子们的故事”,以唤醒世人的爱心,志愿帮助孩子们;发起特教学校志愿者招募活动,带孩子们到各公众场合演出,义卖各种手工制品,让更多的人走进残疾儿童,多一份接纳;让残疾儿童走向社会,多一份自信。看到孩子们幸福的模样,看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入学校,看到那种普特融合,和谐共生的场景,柴翠云眼睛湿润了,她感到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2017年,由于工作需要,柴翠云被调入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任校长,她高瞻远瞩,与时俱进,认为孩子不能错过“阅读饥饿期”。她总是提到朱永新老师的一句话:“阅读就像美食一样,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不断想吃,读了好的书,也会让你不断地去找好书读。”柴翠云清楚的知道,阅读对于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性。她在全校范围内提倡全员阅读,以此带动家庭阅读,确立学校“读书节”,打造“读书家校联盟”,家校共进,学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读书热潮,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的长远计,为孩子的发展计。同时,启动“三百”计划(即百名家长组建“家长学校”,百名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招纳百名家长志愿者),打造良好的家校关系,让学校走向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2020年庚子鼠年,疫情从天而降,死亡随时造访,柴翠云从腊月二十八到来年的6月30日无一天缺席的坚守在学校。她说,学校就是她的家,她是这个家的大家长,她必须随时为老师和学生们做好准备,守护师生平安。谁是最可爱的人?奔赴抗疫一线的战士,坚守村口的值岗人员,八方援助的友人……而她,守卫一方学校,为师生安危随时待命的人,同样可爱!

2020年7月1日,柴翠云又被调往迁安市第八实验小学任校长。八小,施工尚未完成,设备未曾采购,教师没有到位。她就是那头拓荒的牛,来到这块土地上播撒希望。一切从零开始!两个月的时间,一手督促施工,一手做开学全面准备。一遍遍讨论设计方案:食堂的改造,道路的硬化,苗木的栽植,直到深更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人晒黑了,脚踝浮肿,脚底磨出了泡……日夜奋战两个月,9月1日,1400多名学生如期开学。入校路线、防疫管理、车辆接送、食堂就餐、延时服务等等平稳有序。柴翠云回忆说,那是炼狱式的两个月,压力山大,茶不思饭不香,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但她挺了过来。她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并努力争取,就一定能实现。朴实的语言诠释的是一位实干家的执着与追求,一名教育者的情怀与担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年已49岁的柴翠云,在诉说她一生的教育生涯时,依然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是啊,一份教育者的情怀,一份对教育事业的无比赤诚,足以让柴翠云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