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论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亓淑杰

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 济南莱芜271100

摘要:自2017年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家国情怀教育。在如今的中国,家国情怀在以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华夏子孙的个人命运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对于学生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形成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

关键词: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 教育

一,家国情怀的现实内涵

中华民族最不缺的就是历史,悠悠五千年的华夏史亦是说不尽的家国情怀。从《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到陆游临终前悲切之叹:“家祭无忘告乃翁”再到谭嗣同的临刑壮言:“去留肝胆两昆仑”。于古人而言,家国情怀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于如今的时代来说,家国情怀又意味着什么呢?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追求,是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使命感与责任感。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便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强则国强……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正处于高中的少年们永远是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一群人,他们有梦想,他们不停在学习,他们在为梦想努力的路上。他们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核心。

但是,在如今的时代,信息膨胀,娱乐形式各种各样,青少年面对的负面诱惑增强,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要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家国一体的意识与家国天下的情怀,则需要学校与教师们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通过历史史实来打开学生的史学视野,让他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艰辛过往,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奋斗历程,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高中历史中培养家国情怀的方法

1,将家国情怀渗入历史事件中。

历史是由事件组成的,在讲述这些历史事件时,教师们应当放弃平铺直叙的讲述方法,选择对该事件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其事件发生背景经行适当的补充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事件,为促成这些事件的历史人物而撼动,从而激发少年们的家国情怀,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

如,在进行《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大发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无论是北伐战争还是工农运动皆是典型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运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讲述一下背景——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生态,让学生了解当时中国分裂割据、民不聊生的状态。而后再详细讲解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具体过程。这样,学生在接受教学时,会深深地了解当时民众的困苦生活,理解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对解放民众的自由与思想的重要性。当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有关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知识点,家国情怀也由此产生。

  2,创新家国情怀教育模式

历史是具有年代感与厚重感的,许多历史事件对于现代生活的人来说非常陌生。因此,学生也很难在教学中将自己融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单纯的文字也很难帮助学生进入其中。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创新教学模式,运用科技手段来提升课堂效果,将收集到的一些史实相关的图片与音频形象的展现出来。这样不仅仅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也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地融入历史事件当中,深切地感受当时的环境,萌发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如,在教学《巴黎和会失败和五四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电影《我的1919》,深刻的展示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学生能够深切的感受到20世纪初,在列强林立下夹缝中的中国生存状态,清楚的了解当时的北洋政府麻木不仁、苟且偷安的心态,并为此而感到愤怒。当学生们看到五四运动胜利,卖国贼得到严惩时,一定会拍手称快。并深深得为以顾维钧为首的外交官维持住了中国的尊严而感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将个人与国家民族联系到了一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深刻的家国情怀。

除了多媒体教学,教师也可选用创设情景式教学、预先任务型教学等教育方法。如,在教学《抗日战争》之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去当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看一看,向英雄先烈致敬;也可以在课堂快结束时,老师带领学生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作为课堂的结尾。

  3,加强有关家国情怀的阅读氛围

  高中历史教材的篇幅有限,无法完整的将全部历史写入其中。学生学习历史如果仅仅只靠课本,很难对历史史实有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因此,课外书籍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也很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适当的推荐一些相关历史书籍,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展,历史素养也随之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也应该以身作则,陪学生们多读书,帮助学生们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如,在教学《红军长征》教学时,教书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读一些课外读物上关于长征路上条件艰难的段落,或者我国历代领导人对于长征的评价。从而让学生从更加深入的层面了解长征,更加深刻的明白如今安宁的生活来之不易。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当学生真正的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对于他的整个人生,也将受益无穷。

  四,结语

  家国情怀是一种情感,它的培养不像讲授一个知识点一样,讲过即成。它的培养需要过程,它需要将历史知识消化吸收,在学习中感受喜怒哀乐,最终内化为自己情感的过程。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追求成绩好。有能力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有情感、有同理心、有强烈家国情怀的学生。而历史相对于其他科目更加容易培养家国情怀,历史人物的嬉笑怒骂皆可以成为教师培养家国情怀的工具。所以说,只有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生动地融入家国情怀,才能让学生们自觉地接受,并成长为能够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刘志明.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6):4—5.

『2]钟福堂.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63(3):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