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怎么用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怎么用药?

韩新叶

成都市蒲江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633

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出现生病的情况,疾病与健康一直是生活中绕不开的两个重要话题,有一些头疼脑热我们可能知道要怎么解决,但有一些疾病发生后,我们可能会茫然无助。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例,大多数人对其发生后要怎么用药并不了解。下面将简单介绍,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需要怎么用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什么?有哪些症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急症,主要指患者消化器官出现病变,使得消化道出现急性出血的情况。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主要症状包括黑便、呕血等。有关统计显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在 50~100/10万,病死率在10%左右。当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后可以依据患者出血量不同进行区分,患者出血量在数小时内达1000ml同时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情况的为大量出血;需要进行大便隐血检测,试验结果阳性为隐性出血;患者出现明显的解柏油样黑便、呕血等症状,未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显性出血。一般医护人员在判断患者具体病情过程中,除充分关注患者具体病症外,还会充分结合患者既往病史、体征、病因、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以便于全面结合患者情况,给予患者综合有效治疗,快速止血,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

那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出现的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现的主要病机为组织病变,引起消化道出现出血,常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包括以下几个:(1)门静脉高压。当患者出现门静脉高压后,可能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后破裂出血。门静脉属于各器官血液通往肝脏的必经之路,当“目的地”出现病变,例如出现门静脉炎、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等病变时,导致门静脉阻塞,脏器血运出现异常,引起静脉曲张后破裂出血。(2)上消化道疾病。上消化道疾病引起患者继发出血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些上消化道疾病包括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食管癌、食管炎伴糜烂、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3)血液病。血液性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增加患者出现出血的概率,例如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增加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4)邻近组织或器官病变。上消化道邻近组织或者器官出现病变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例如纵隔肿瘤、动脉瘤破裂后,进入消化道,使得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5)胆道疾病。胆道疾病出现后,也可能使得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例如胆囊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管癌等。(6)烧伤等。除了病变之外,严重的创伤或者大型手术后,患者由于机体应激性溃疡也可能引起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研究表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80%~90%继发与非静脉曲张性疾病有关。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怎么用药,你真的了解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心理等造成的影响巨大,为了尽可能快速止血,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给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发病后,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给予其科学药物治疗。通常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如此用药:

1.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这样用药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常见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类型之一,多数患者由于此种原因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当前针对此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药物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方便易行、价格低廉,更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考量到此类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在胃底静脉曲张,因此治疗中以调整门底静脉血流量、血压等为主要方式,可用药物包括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血管收缩剂、生长抑素等。(1)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进入患者身体后,可以有效阻断血管平滑肌 α1 受体,并起到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通过将门脉血管扩张实现降低血管阻力的目的。此类药物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为理想,相对安全,一般无副作用。(2)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此类药物可以通过让患者内脏血管收缩,降低内脏血流量,从而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此类药物尽管止血率相对较高,但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较大,患有心绞痛、高血压等患者并不建议采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3)生长抑素。此类药物同样可以对患者内脏血液循环产生调节,进而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作为胃肠道刺激素,此类药物优点在于其可以修复损伤组织黏膜,止血远期效果好,同时不会对患者血压产生明显影响。相关研究报道,采用此种方式进行上消化道止血治疗效果同血管收缩剂效果相近,并且此种方式治疗可预防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4)硝基类血管扩张剂。此类药物当前已经被证实,可以使得肝内侧枝血管阻力下降,有效降低门脉压。临床上为有效止血,改善急性上消化道患者病情,常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硝基类血管扩张剂等药物。(5)血管收缩剂。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当患者用药后,药物进入患者体内,收缩血管,减少血流量,使得食管基层出现收缩情况,缓解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症状。有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上,其可降低门静脉压力达 23%~36%,减少门静脉血流量 35%~50%,有效止血。(6)钙通道阻滞剂。此类药物作用机制为,组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减少血管收缩,使得胃底门静脉压力减小,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目前可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此类药物较多,其中硝苯啶、汉防己甲素等药物均可以实现肝硬化患者脾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减少的目的,降低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凝血酶、甲肾上腺素、H2受体阻滞剂等其他药物,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方面也有一定疗效。

2.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这样用药

临床上,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除胃底门静脉曲张外还包括上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等疾病。一般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后,对于无明显禁忌症的患者,需要在24 h 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以快速止血,避免出血情况持续加重。一般内镜下止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类:(1)质子泵抑制剂。此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胃酸,药效持久,起效快,作用强,并且无药物耐受性,根据患者病情可以适当增加使用剂量,以有效降低手术率与再出血率,并且内镜检查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除了可以确保患者安全外,还可以使得患者镜下治疗风险降低。(2)促胃动力药。胃镜检查对患者胃肠道准备情况有一定要求,使用促胃动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将胃内积血排出,确保胃镜下可以获取患者清晰影像,提升整体病变诊断准确性,显著降低胃镜重查率。(3)H2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也可以对患者胃酸等产生抑制,但其抑制效果有效,很难确保委胃内pH 处于中性水平,一般在低危患者治疗中较为常用。(4)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药物类药物。此两类药物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上,均可以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胃酸分泌,提高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同时有效止血。

以上是关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用药的简单介绍,当出现疑似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时不要惊慌,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另外为促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尽早恢复健康,在整个治疗期间不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还需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科学控制自身饮食,降低食物对消化系统产生的刺激,最大可能辅助治疗,助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