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伊茹贵

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摘 要】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因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我院就诊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结合牵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愈显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联用蒙医手法牵引和仰卧位旋转手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和疼痛症状的改善,且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改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蒙医手法牵引;仰卧位旋转手法;椎动脉型颈椎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无纸化办公成为人们的主要工作模式,大量人民群众日以继夜的在电脑前进行工作处理,这一情况的出现也导致了颈腰椎疾病的频发,影响者人们的健康。颈椎病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工作模式改变所致的伏案工作人群增多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率提升的主要原因,该疾病的出现会导致患者表现出颈部疼痛、头晕、眩晕和四肢麻木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大小便无力,甚至是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故做好颈椎病患者的对症治疗十分重要[1]。目前,临床针对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根据患者病情综合采用药物和物理疗法,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相关研究指出,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有着优质的效果,可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和症状的缓解[2]。为此,本文便选取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部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针对性分析了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月-8月间在我院确诊治疗,采用抽签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别纳入34例患者。实验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区间34-68岁,平均年龄(46.32±3.29)岁。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区间37-69岁,平均年龄(46.92±3.34)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行药物结合牵引治疗。①药物治疗:患者每日睡前口服氟桂利嗪(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H14020845),1次/d,5mg/次,持续服药3周。②牵引治疗:根据患者由专业医生进行牵引治疗,20min/d,每两日治疗一次,持续治疗3周。

实验行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①蒙医手法牵引:患者先取俯卧位,术者对患者颈椎两侧的软组织进行揉捏,位置上肢枕骨上项线,下至胸椎中段,持续20min。而后患者取坐位,术者对患者的颈肩部进行揉、捏、滚、按等操作,持续10min。患者每日治疗1次,持续治疗三周。②仰卧位旋转:患者治疗前先进行影像学检查,术者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方案调整。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将左手置于患者左颌部,右手食指右后至前的推开患者疼痛部位的软组织并贴于椎板处,手掌向无名指方向侧取,两手合力将患者的头部转向左侧,右手食指抵椎板协同发力将椎体旋转固定至最大位置,1次/d,持续3周。

1.3 评定标准

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差异。

治疗效果:治愈(颈项肩臂疼痛及相关症状、体征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颈项肩臂疼痛及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肢体功能明显改善,仅在劳累及天气变化时有轻度症状)、好转(颈项肩臂疼痛及相关症状、体征减轻,但不显著)、无效(症状无改善)[3]。[治疗愈显率=(治愈+显效)/n*100%]

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采用《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包含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和心理及社会适应情况等项目,满分3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越佳,日常生活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当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比较

表1显示:实验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愈显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比较 [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治疗愈显率

实验组

34

13(38.24)

19(55.88)

2(5.88)

0(0.00)

32(94.12)

对照组

34

9(26.47)

14(41.18)

10(29.41)

1(2.94)

23(67.65)

t

-

-

-

-

-

6.0867

p

-

-

-

-

-

0.0136

2.2 组间治疗前后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差异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水平分别为(14.68±1.32)分和(15.04±1.3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18、P=0.2703。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水平分别为(22.36±1.51)分和(19.68±1.4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4894、P=0.0000。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该疾病多见于30-40岁的青壮年,是一种由骨刺压迫椎动脉或血管病变致供血不足所致的颈椎病类型,会导致患者出现眩晕、耳鸣、恶心和下肢无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健康。目前,临床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结合物理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但有研究指出,药物的使用仅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病情,且长期服药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本文研究了仰卧位旋转手法和蒙医手法牵引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愈显率和治疗后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优质作用。经临床分析发现,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局部肌肉痉挛状态,有助于患者生物力学状态的缓解、促进与重建,从而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4]

参考文献

[1] 崔黎明,王晓风. 仰卧位旋转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指数变化的影响[J]. 自我保健,2021(20):53-54.

[2] 赛西雅拉图. 蒙医手法牵引结合仰卧位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2020(43):40.

[3]林育辉. 浮针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04):698-699.

[4]赵玉林. 蒙医传统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18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