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生态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2
/ 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生态保护

郭耕雷

610481199408106218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已获得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仍存在多样化污染态势。在宏观政策层面,对于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已出台明确的指导方案。政策驱使下,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提升城市污水的再利用价值,使城市再生水资源形成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可以进一步推进水污染治理进程,促使实现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生态保护;处理技术

引言

市政污水具体是指城市在应用水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和污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我国属于水资源分配不均衡、总体水量不足的缺水大国,但用水量较大,我国平均每年用水量多达6.3545×1012m3,因此,对市政污水进行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十分重要。在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脱氮脱磷是重要环节,同时还要实现低碳处理,提高碳源的利用率。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工艺技术陈旧、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废水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1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概述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而当前,城镇人口密集,排放的生活污水量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理,将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我国的城市污水治理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至今,我国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制度还不完善,处理效果也不理想。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种。其中,常用的物理处置方式为集中式、重力分离式、离心式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多个水体的集中式处理,其应用十分专业化。而化学法是将有关化学药剂投入到生活污水中,并通过各种化学反应,降低废水中的各污染因子浓度,实现对污水的净化。生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废水中的生物创造一个适宜生长和繁衍的环境,使生物可以向废水中输送有机物,因此,大量的生物可有效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目前,对环境危害最小的方法是生物法,也是最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

2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存在的不足和缺失

2.1污水处理设施不完整

当前,我国污水处理成效与相关设施有很大联系,很多地区污水处理管道不健全,不利于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很多地区只注重排水管网、主干道和建设规模,容易忽视接户支管和收集管网的建设,最终造成污水收集管网效率低下,不利于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其次,管道使用方法。很多老旧地区污水管道与雨水管相重叠,雨水和生活废水混在一起,污水管网体系无法正常运转并发挥有效价值,生活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净化排放。

2.2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分布集中,再生水利用率较低

在部分城市中,由于废水处理设施分散,导致再生水难以回收。而大多数旧城区的下水道都是以集流方式为主,要想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必须重新设计成分流式,或设置一套排水管网,但这样做会给之后的管网布局带来很大麻烦,也会减少中水管道的数量。目前,国内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都是通过二级处理方式将生活废水直接排出,使再生水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生活废水的循环利用效率也是污水处理工作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2.3施工准备不充分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应当预先编制报表和计划,其中包括项目投资额度、具体建设规划和建设进程,给污水处理工程做好长期规划,推动后期项目建设和完工使用顺利进行,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仍存在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甚至存在建设资料不合理不规范等现象,不利于污水处理工作有效进行,给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生态保护

3.1多角度完善管控运维体系

近年来,城市污水治理受到全社会的持续广泛关注。城市污水的治理程度直接影响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政府相关部门在落实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国家出台的相关基础法律法规为依据,不断对城市污水治理体制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城市污水治理工作正式开展之前,相关单位需要组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对城市的实际用水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详细梳理城市的整体用水情况,对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污水治理的布局,明确治理规模与技术路线,对城市污水治理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可行的资金计划与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效果,相关部门在实际落实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城市污水排放收集系统进行有效构建和完善,采用分段实施的方法来落实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化流程。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能够持续稳定达标排放,相关部门还需对设施运维单位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进行定期督导,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导致设施停产。

3.2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监督管理制度

污水资源化利用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责任。如邯郸市采取了将监管工作专门化的做法,根据《邯郸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城市再生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再生水利用的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这一规定有利于统一监管职权,明确监管责任。即使在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了其他政府部门仍有权行使各自职责,但是由于监管工作的专门化,有利于日常监管职责的真正落实,实现规划、监管、标准检测等工作有效衔接。专门管理机构的级别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而异”,无论是设立单独的部门还是机构抑或授权机构,都需要专门管理机构的参与,以保障污水资源化利用监管作为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效运转。

3.3合理安排污水处理厂建设区域

污水处理职能效用的发挥,需要通过加强城市污水厂建设和布局来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区域要合理规划,确保为城市污水排放和处理工作提供可行性方案与思路。传统污水处理厂建设位置不够科学,一般情况下需要污水自行流动,然后运用管网拦截,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水资源大量消耗,同时给污水回收利用造成巨大干扰,无论是建设用地还是处理用地都会出现大规模消耗。基于此,污水处理厂在城市中的建设区域要谨慎挑选。在确保其功能价值有效发挥的基础上,降低建造成本和费用,为污水回收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3.4合理规划城市环境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中,要把规划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从而促进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通过对规划和设计的内容加以改进,会促使城市建设更加合理。同时,城市规划和环境污染的关系也十分紧密,因此,保证城市的合理布局,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比如:一座城市已启动了规划,并将城市生活污水治理融入到了城市的建设之中,保证了污水的处理质量,从而就很容易达到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市政污水处理已经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并且提升城市化的建设。形成一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驾齐驱的良好状态,则更是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市政污水处理的方面上,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的同时加速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秦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9):120-122.

[2]刘莎.环境保护中水污染处理技术及其再生利用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7):232-233.

[3]杨学文,闫毓洲.张掖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联动一体化的思考[J].城乡建设,2020(09):55-57.

[4]GB/T18920-20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S].

[5]李璟.环境保护中水污染处理技术与再生利用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