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2
/ 2

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范立军

15042319851212****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社会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控体系,更好地发挥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原则认知以及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地管理;宏观调控;作用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方式。它要求土地管理必需与宏观调控相协调,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在地位和作用上得到显化,土地管理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日程。在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土地管理成为我国宏观调控中新的政策工具。如何认识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如何发挥土地调控的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一、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1.1土地利用状况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分工越来越细。在分工发达条件下,各部类、部门、产业、行业、企业等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决定着经济发展是否协调、顺利。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农轻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各类内部结构等等。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改变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

保护耕地,实质是保护农业特别是保护粮食生产,使之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恰当的比例,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调整农业结构,就必须调整土地用途。粮食生产需要使用大量土地,发展蔬菜、瓜果、花卉、特种养殖等高附加值农业,也需要土地。在农用土地有限情况下,如何安排好两者的用地关系,是个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如果不允许调整土地用途,调整农业结构就是一句空话。但如果调整过多、过猛,又可能危及粮食生产。可见,从社会生产的物质运动和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来看,土地确实可在国家宏观调中发挥重要作用。

1.2地租是调控市场经济关系的重要杠杆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产是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的统一,物质交换(物质比例)通过价值交换(价值比例)实现。在社会价值运动中,土地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即地租的分配。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经济学把地租称为土地的价格。这个价格可以资本化, 从而使土地具有资本的形态, 能够与其他资本或商品进行交换。在实际生活中,土地所有权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权利,如田底权、田面权、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抵押权等等。这些权利的主体可以是合一的,也可以是相对分离的。在相对分离状况下, 每一项具体的权利都可能参与地租的分配。

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地租的食利性等消极的一面,而忽视了地租具有调节生产与交换的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有利于资本投向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行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在存在土地所有权垄断的情况下,生产价格的这种调节作用,离不开地租关系的配合。例如,在不同肥力的土地上经营农业,或是在城市不同区位上经营同一产业,或在城市同一地块上经营不同产业,同等投资的利润差别很大。因此,应明确地租关系,把因土地肥力、位置或用途引起的超额利润归土地所有者或各有关土地权利主体,生产者只获取平均利润,这样才能有效调节资本在不同级差土地以及部门和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在土地私有条件下,地租的这种调节作用只能是事后的调节,而在土地公用特别是国有条件下,国家有可能把地租、地价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事前的调控。比如,对规划的商业用地,征收商业地租,就可控制投资者盲目发展其他项目,保证规划的实施。

可以说,地租的作用,就在于保证平均利润率规律对经济的调节。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土地所有者拿得多了,用地者得不到平均利润,就会影响他的竞争力和积极性;土地所有者拿少了,用地者有超额利润,就可能盲目投资、盲目扩张。这两种情况,都会破坏比例关系的平衡,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前一种情况,如在有的国家的资本主义早期,土地所有权势力强大,甚至将一部分产业资本的正常利润以及工人工资都纳入地租,阻碍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当时不少资产阶级学者痛斥土地私有权是“无用和荒谬的赘瘤”,主张土地国有化)。后一种情况,如日本、美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如香港、台湾)都曾发生过的,地租与信用结合在一起, 产生地产“泡沫” , 导致经济发展大起大落。
总之,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物质运动还是价值运动,土地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实行土地公有, 国家有可能自觉运用土地,使之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独有的作用。

二、怎样实现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概括地说,在社会生产的物质运动中,政府通过控制土地利用即人们所说的土地资源管理,来调控生产要素的配置;在社会生产的价值运动中,政府通过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即人们常说的土地资产管理, 来调节生产、 交换与消费的关系。

2.1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利用规划

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指导,根据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以规划为依据,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发挥土地在宏观控调中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是龙头,其他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等,都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为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还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等。就是说,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土地利用规划。

2.2土地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分配土地收益

以地租理论为指导,在国家、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合理分配土地收益。通过合理分配土地收益, 充分地挥地租的经济杠杆作用, 调节市场竞争关系。

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必须明确土地产权,开展地籍调查,进行土地登记;必须建设土地市场,使地租、地价通过市场显现;要发展并管理各种为土地市场服务的中介组织; 国家作为管理者,要收税,作为所有者,要收地租(出让金、租赁费)等等。这些,都表现为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土地资源管理,各国共性的地方比较多,西方的许多办法可以借鉴;土地资产管理,较多涉及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实行土地公有,与西方的土地私有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作为市场经济,又与西方有共同之点, 因而可以也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的经验。

结束语:

合理分配土地收益, 还涉及农村集体经济内部的改革, 也应做专门研究。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与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密切联系,联系点是政府行为。为什么低价征地?为什么征地失控?为什么不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就是为了扩大政府的土地收益,将集体和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转化为城市建设资金。在某种程度上,或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近些年许多城市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将农民排斥在现代文明和城市大门之外为代价的,今后的改革应当是城市与农村联动,城市居民利益与农民利益兼顾。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不深化,城市扩张的动力机制不改变,农村的改革也会困难重重,特别是现在市管县的体制,县改区的做法,往往是强化城市和城市居民利益,弱化农村和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陶晓龙. 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3.

[2] 苗向桃. 论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中的作用[J]. 华北国土资源, 2014(3):2.

[3] 蔡闯. 浅谈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J].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