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模式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模式的运用研究

牟兴秀,刘原,雷利红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以心血管内科患者为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2020.8-2021.10,选取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90例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5例是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45例是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模式;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模式;满意度

心血管疾病属于常见病,也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问题。该病的死亡率极高,并发症多,治疗时间漫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尤其是疾病反复发作患者[1-2]。长期处于身心状态不佳状态,会导致患者产生悲观情绪与悲观想法,最终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积极利用科学护理模式调节患者身心状态,帮助患者坚定治疗意识,无疑可在治疗患者疾病、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3]。本文筛查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为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模式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8-2021.10,筛选心血管内科患者,以90例为对象,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男女比为28:17,年龄范围及均值是32-75岁、53.76±12.14岁,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比是2011104。观察组,男女比为26:19,年龄范围及均值是31-75岁、53.48±12.15岁,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比是1812105两组资料对比,显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结合现有内科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干预。

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1)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护士需主动和其沟通交流,明确其心理状态、承受能力、护理需求,结合获取情况适当调整干预内容与干预方法。若患者焦虑,则需耐心宽慰患者,讲述患者疾病的诱发原因与康复方法,缓解其焦虑情绪,促使患者放松身心。若患者抑郁,则定时播放积极向上的音乐,同时和患者家属、朋友沟通交流,获取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让患者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中康复,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使患者积极向上配合治疗。若患者忧虑,则向患者介绍同类疾病、治疗效果理想、病情控制优良病例,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缓解其忧虑情绪。(2)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通风、干净、舒适、整洁病房。在患者进入病房并安顿下来后,主动向患者、家属介绍自己的身份与工作内容,和患者构建初步友好关系。之后向患者介绍同一病房内的病友,普及病房内各项物品使用方法,讲述科室环境布局,明确各个重点区域的实际位置,消除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明确患者的主治医师后,还需主动向患者讲述医师的丰功伟绩,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患者住院期间,严格遵照护理程序查房、巡查、护理,护理期间尽量动作温柔,轻柔轻脚进出病房,为患者创造优良的休息场所。(3)生理干预:护士需为患者提供营养膳食,指导患者食用富含蛋白质、富含维生素、清淡好消化食物,并向患者阐明保证营养饮食对疾病康复的积极影响。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嘱咐患者每天喝温开水500ml及以上,还需为患者提供腹部按摩,促进患者的胃肠道活动。指导患者定时下床活动,改善全身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预防压力性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通过简易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4]获取。(2)满意度,通过心血管内科自制调查问卷获取。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 22.0

2·结果

2.1生活质量分析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生活质量(n=45例,x±s,分)

组别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

总体健康

观察组

16.75±2.14

17.15±2.26

16.58±2.35

15.99±2.47

对照组

11.47±2.01

13.21±2.08

11.89±2.25

11.02±2.21

t值

8.276

9.001

8.456

8.769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满意度(n=45例,n/%)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2

12

1

44(97.78%)

对照组

17

19

9

36(80.00%)

X²值

-

-

-

6.092

P值

-

-

-

0.001

3·讨论

心血管内科承担着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重任,疾病类型较多,患者疾病特殊,所以临床护理需求较高,护理问题频发,如患者负面情绪严重、护患关系不友好等等。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临床护理有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成为心血管内科护士必须解决的问题。全新的护理理念与护理模式无疑可在心血管疾病康复中发挥理想的促进作用,优质护理模式则是比较典型的新型护理方案

[5]。护理主张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利用科学河流的护理措施,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内涵,达到提升护理整体效果的目的。护理还重视患者的环境、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需求,主张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康复提供更好的基础。

综上可知,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冯金桃,吴丽琼.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6):138-139.

[2] 李晓艳. 关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3):230-231.

[3] 李贝贝.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30(1):119-120.

[4] 陈洁.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1):235-236.

[5] 张锦云. 优质护理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探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