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张云云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干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住院表现出喂养不耐受的4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干预组腹胀消失时间、胃储留量、达全胃肠喂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奶量、体重增加相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应用,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综合护理干预

早产儿一般指胎龄不超多37周,体重不超过2500g的活产婴儿,尽管早产儿存活率随医疗技术发展而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早产儿因为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各种消化酶供应也比较缺乏,较易发生腹胀、胃潴留等一些喂养不耐受症状,新生儿智力及体质发育受到消极影响[1]。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为了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护理。本次实验研究会着重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的改善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20例,女性9例,男性11例,胎龄30~36(33.57±0.61)周,日龄1~5(2.90±0.14)天,出生体重1800~2200(1900.06±182.22)克。对照组20例,女性10例,男性10例,胎龄30~36(33.81±0.71)周,日龄1~5(3.00±0.25)天,出生体重1850~2250(1952.14±162.22)克。以上资料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温箱保暖;安置合理体位;监测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预防感染及出血;呼吸循环支持;早期禁食2-3天,后视胎龄、吸吮能力、排便及腹部情况给予经口喂养或管饲喂养。干预组则基于上述行综合护理:(1)暖箱遮光(暖箱外壁罩上深色布罩),营造黑暗环境;(2)鸟巢围拢患儿,喂奶后取头高足低右侧卧位半小时,促进胃排空,减少返流;(3)非营养性吸吮,在喂养之前让患儿吸吮5-10 min的橡皮奶头;(4)早期微量注射泵泵奶(病情稳定者生后12小时内),采用经鼻插入胃管,保证胃管位置正确,胃管体外与吸入所需母乳的注射器相连,注射器安置在注射泵中,按每小时0.5-1ml / kg或每天5-20ml / kg,匀速注入,每2小时换一次奶液及注射器,适量加奶,并检查胃内残留奶液情况;(5)5-7d后如喂养耐受或喂养量达到20ml / kg / d,即给予重力鼻饲喂养,每次喂奶时间大约为15min,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的方法。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腹胀消失情况、每日进奶量变化量、胃储留变化量、达全胃肠喂养时间、体重增加量。

1.4统计分析

实验所有数据测验的录入与分析均采用SPSS22.0,计数指标的录入格式为(%),检验方法为χ²;计量指标的表述格式为(),t予以检验。对P<0.05予以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标记。

2 结果

干预组腹胀消失时间、胃储留量、达全胃肠喂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奶量、体重增加相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早产儿喂养 不耐受改善情况比较(

组别

倒数

腹胀消失(d)

奶量[ml/kg·d]

胃储流量(ml)

达全胃肠喂养时间(d)

体重增加(kg)

干预组

20

2.56±0. 92

96.00±31.00

1.98±0.48

10.21±2.74

1.12±0.22

对照组

20

4.25±1.56

63.00±16.00

4.25±0.24

15.51±2.49

0.52±0.15

t

4.173

4.230

18.917

6.402

10.07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早产儿胃肠功能弱,胃肠动力差,发育不成熟,吸吮及吞咽协调能力差,胃排空延迟,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易发生呕吐、腹胀、胃食管返流、吃奶困难等。分娩后立即给予足量喂养是不适宜的,而长期禁食又可导致肠粘膜萎缩,双糖酶活性下降,肠粘膜屏障功能减退和渗透性增强,细菌移位及感染机会增加等。因此需及时予以干预,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2]

本次研究中,干预组腹胀消失时间、胃储留量、达全胃肠喂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奶量、体重增加相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相较于常规护理,可更好的改善患儿的喂养情况。分析原因为:相较于常规护理的刻板、单一,综合护理干预更注重整体干预,致力于为早产儿营造更具安全感的环境。其中暖箱遮光造成黑暗环境,可以兴奋迷走神经,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使奶量增加;鸟巢围拢患儿安置合理体位,可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及安全感,有利于喂食量消化,减少胃残余量及返流,进而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非营养性吸吮会刺激位于口腔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在不增加摄入量的情况下加快胃排空,缩短胃肠道转运时间,促进吸吮反射的成熟,改善早产儿的生理行为,减少激惹和能量消耗,增加经口喂养的安全性及适应能力;早期(生后5d内)微量注射泵泵奶可增加肠道组织细胞发育,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的排泄,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且对呼吸功能影响小;5-7d 后采用重力鼻饲胃管喂养,逐渐过渡到常规经口喂养的方法,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体质量有大幅增加

[3]

综上所述,对于早产儿表现出的喂养不耐受情况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对患儿喂养情况以及消化功能的改善做出双重保证,从而优化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曼丽.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预防对策分析[J].哈尔滨医药,2021,41(05):84-85.

[2]白东梅, 王春芬, 白媛.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4):220-222.

[3]张燕.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8):12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