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患者集束化PICC护理实践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6
/ 2

肿瘤化疗患者集束化PICC护理实践及效果

周红鸣

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卫生院  江苏无锡  214196

【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集束化PICC护理实践及效果。方法:择选本院2020.05——2021.05期间肿瘤化疗治疗门诊PICC维护处理患者共计200名,按照门诊就诊时间不同,将2020.05——2020.11就诊者纳入常规组,予以常规PICC护理;将2020.12——2021.05就诊者纳入实验组,予以集束化PICC护理,每组100名。对比两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P<0.05。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生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肿瘤化疗治疗患者接受集束化PICC护理工作后能保障治疗安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肿瘤化疗;PICC;护理;集束化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是临床针对肿瘤疾病治疗中的常用技术,保留使用时间长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在医疗机构中使用率较高,保证了患者后续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对于肿瘤化疗病人而言,PICC置管等于帮助患者建立一条长期给药静脉通道,能够帮助患者完成药物治疗疗程。虽然PICC使用过程中能够让药物快速在短时间内抵达靠近心脏等大静脉位置,药物快速被血液稀释从而保护着上肢静脉,静脉炎症控制明显,但保障患者预后同时提升PICC使用质量,开展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1]。集束化PICC护理干预下能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最大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本次门诊维护工作中应用优势明显。本统计由此分析肿瘤化疗患者集束化PICC护理实践情况和效果,详情可见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线性资料

    选出本院2020.05——2021.05期间接受化疗治疗后PICC门诊维护的肿瘤患者共计80名,基于就诊时间不同设立常规组(2020.05——2020.11)、实验组(2020.12——2021.05)予以不同护理干预办法,每组100名。患者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肿瘤疾病确诊符合化疗治疗体征。

    常规组:男患50例、女患50例;年龄范围30-72岁(均值53.04±4.27岁)。实验组:男患51例、女患49例;年龄范围30-73岁(均值52.96±4.25岁)。基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预计有效生存时间>90d;②化疗期间定期回返做PICC维护。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②存在精神病史和沟通障碍;③PICC置管时间<24h。

1.2方法

    常规组:护理人员向患者做PICC使用和维护的口头宣教讲解,叮嘱注意事项以及基本使用时间,发放肿瘤化疗治疗中的PICC使用手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认知。

   实验组:1.成立集束化PICC护理小组。由肿瘤科组织专科护士8名、PICC专科护士1名(中华护理学会认证)、护士长1名组成护理小组,医生和护士共同监督和帮助患者使用PICC同时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可能,护士长制定护理方向和集束化护理理念在工作中的融入办法,建立培训讲解控制护理质量。2.标准化导管维护。每次患者入门诊进行置管维护中,均需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质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确定皮肤完整性以及导管的使用功能性。管腔内不可有残留血液,检查导管无脱位、弯折、断开、移位等。每次患者入门诊进行PICC维护护理时护理人员均评估导管功能,使用消毒棉片清洁输液接头,建立脉冲式冲管,使用肝素以正压式封管。定期询问和判断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与颈部、上臂等是否有刺痛、麻痹感,测量和记录置管上臂的臂围、导管外露长度。按时更换辅料,皮肤消毒可使用洗必泰酒精溶液。门诊维护管理中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责任护士以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回访调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表1中,实验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P<0.05。

1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表(,分)

组别

例数

日常生活

导管观察

运动、异常处理

常规组

100

5.02±1.02

5.15±1.02

5.04±0.71

实验组

100

7.68±0.66

8.54±0.40

8.67±0.34

T

21.895

30.941

46.112

P

<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组静脉炎4例、渗血4例,总发生率8.00%;实验组渗血1例,总发生率1.00%。可见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X2=5.701,P<0.05。

3.讨论

    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多数通过化疗治疗干预,而在化疗施治过程中为使用药物需多次穿刺静脉,为减少穿刺痛苦提高血管的利用率,临床推广应用PICC能够持续性为患者开创静脉输液通路,方便化疗、维护简单。在PICC的操作维护过程中集束化护理干预相较于传统护理应用效果更理想,建立专业化小组集中讨论和解决门诊维护患者PICC使用中的各种问题,讨论提高PICC使用质量的关键,并对患者围绕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关键开展综合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化疗治疗中PICC使用的了解度和护理依从。护士在此模式护理指导下发挥集束化护理理念,能更准确的评估PICC的使用功能现状,准确、早期的识别并发症风险,规范了相关护理流程。建立一系列评价标准,明确消毒、封管、辅料更换、炎症判断、导管固定等内容,保证肿瘤化疗患者PICC维护护理执行中的步骤更具标准性、流程性特点

[2]。集束化护理策略下护理人员针对肿瘤化疗者建立的护理工作更具有综合性优势,通路建立后开展科学、系统的护理管理,控制导管使用中并发症影响,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结果可见,实验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肿瘤化疗患者集束化PICC护理效果理想,可提高治疗效果,实践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洁,徐毅. 改良式集束化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03):347-349.

[2]胡莉琳. 集束化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