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压合采压裂技术在柳林地区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7
/ 2

分压合采压裂技术在柳林地区的应用

张贺

中联煤层气(山西)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

为提高柳林地区直井压裂效果,根据煤层纵向非均质性的特点,分析了压裂裂缝沿软煤和弱胶结面延伸的规律,对射孔位置、用液量、加砂量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针对柳林地区3号、4号和5号煤直井分压合采压裂技术。通过实际应用,16口井压后总日产气47600m³,单井最高日产气2800m³,分压合采井压后产量为单层压裂井产量的2.5倍。分压合采技术优选煤层射孔,提高了储层改造的针对性,确保裂缝在优质储层中有效延伸,提高了压裂改造效果,已经成为柳林地区直井多层压裂的主体技术。

关键词分层压裂,煤层气、直井

分压合采是多薄层油气藏常用的生产方式,可采用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分层压裂[1,2]、分层压裂与测试一体化管柱[3,4]、油管机械分层[5,6]、可溶桥塞分层[7,8]、暂堵转向分层压裂[9]等技术手段,在低渗致密气藏、低渗油藏和煤层气井[10-12]中广泛应用。

柳林地区3+4号、5号煤层一般采用直井开采,本文在储层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里以往直井水力压裂的不足,从储层非均质性角度优化了射孔段,提高了该地区直井分压合采的改造效果。

1. 区域煤层特点

柳林区块位于山西省西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东西7.7~13.2km,南北5.4~16.8km,区内构造简单,总体为一东北-西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局部被断层切割成次一级低幅度小褶曲或断块圈闭。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3+4号、5号煤层是该区块的一个主要含煤地层,3+4号煤层厚度0. 04-5. 84m,平均2. 3m,由东向西逐渐变薄、分叉。5号煤层厚0-5. 87m,平均厚为2. 19m,中部厚度平均2. 5-4m。煤层厚度与含气量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东南部、中北部含气量较高,其中3+4号煤层的含气量1. 15-17. 92m3/t,平均9. 86m3/t,5号煤层的含气量2. 46-19. 44m3/t,平均8. 4m3/t。3+4号煤顶板岩性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局部为粗、中、细粒砂岩,偶为炭质泥岩或粉砂岩;底板岩性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局部为细、中、粗粒砂岩或粉砂岩,偶为炭质泥岩。5号煤顶板岩性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偶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或炭质泥岩;底板岩性多为砂质泥岩、泥岩或细、中、粗粒砂岩,偶为粉砂岩、炭质泥岩或粘土泥岩。3+4号、5号煤顶底板整体以封盖能力强的泥岩为主,其次为砂质泥岩,砂岩仅局部零星发育,整体封盖能力较好,有利于煤层气富集保存[13,14]

各煤层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次之,二者所占有机组分比例都在92%以上。镜质组含量对煤层生烃能力和煤层甲烷吸附能力成正比。镜质组含量高表明区域煤岩沉积处于相对封闭的还原环境,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说明煤层具备够赋存大量的煤层气能力。

图1 各煤层显微煤岩组分分布

表1 煤岩显微组分

煤层

显微组分(%)

镜质组

惰质组

壳质组

2

56.1378.61

69.19

11.9535.78

24.83

/

3+4

45.2284.55

62.72

10.2447.63

29.29

00.35

0.02

5

11.8282.12

49.23

10.0552.80

35.91

00.19

0.02

6

50.0887.61

73.47

5.4031.62

15.80

/

8+9+10

45.5486.15

69.56

3.1748.36

21.51

/

注入/压降试井测试结果表明,区块内煤层的渗透率变化范围较大,整体变化规律随着煤层埋深增大而降低。3+4号煤层渗透率为0. 02-3. 44mD,平均0. 5mD;5号煤层渗透率为0. 02-2. 26mD,平均0. 6mD。煤层渗透率整体与构造及埋深一致,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

图 各煤层渗透率

2. 分层压裂主控因素分析

2.1 煤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以往柳林地区直井生产采用全煤层射孔,将煤与夹矸一次性射开,忽视了煤层纵向非均质性的特点,没有按照煤层的煤质进行垂向分层研究。由于垂向各煤体结构的差异,小层间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质也不同,导致压裂后裂缝没要按照预期方向延伸,裂缝沿软煤、弱胶结面延伸较多,造成主力目的层改造不充分,影响了储层改造效果。

图 煤层非均质性影响压后裂缝形态示意图

2.2 射孔位置的影响

射孔位置影响裂缝的开启,全煤层大段射孔不利于裂缝延伸。根据“优质储层”针对性射孔的原则,在北部3+4号、5号煤采用分层压裂工艺,优选射孔压裂层位,确保裂缝尽可能在目标储层内延伸。通过软件模拟,分段射孔后裂缝在各个小层均匀延伸,达到了提高储层纵向改造效果的目的。

图 分段射孔裂缝形态模拟

2.3 压裂强度的影响

通常,在低渗砂岩储层中,压裂施工液量越大,压后形成的裂缝长度越大;加砂越多,人工裂缝内导流能力也越大,即增加施工强度可以提高改造效果。煤层隔离发育,压裂施工中压裂液滤失较多,压裂液进入地层后造缝功能较弱。根据以往施工规模和压裂后产量对比关系,压后产量与施工规模不成正相关关系,即增加施工液量、砂量,产量不会线性增加。增加的压裂液量用于造缝的较少,更多的在近井地带已经滤失了。由于压裂液的滤失,增加的支撑剂很难运移到远端裂缝,堆积在近井周围,无法提高远井端裂缝的导流能力。通过分析单位压裂液量和产量的关系,发现产量随着压裂强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达到临界值时,产量增幅较小。

图 压裂强度与产量的关系(左:单位液量,右:单位砂量)

3. 现场应用

3.1 压裂施工情况

目前,柳林地区3+4号、5号煤层已经完成16口直井分段压裂施工,煤层平均厚度13.5m。共完成26层分段射孔,平均单井射孔厚度4.0m,射孔段占煤层总厚度的33.7%,累计加砂444.3m³,累计入井压裂液8739.1m³。单井平均用压裂液550m³,平均加砂30m³。

图 压裂液用量 图 加砂量

表 各井射孔数据

序号

煤层层厚,m

射孔厚度,m

射孔厚度占煤层比例,%

分压层数

1

14.81

5

33.8

2

2

15.69

5

31.9

2

3

8.45

4

47.3

2

4

9.22

2

21.7

1

5

10.01

4

40.0

2

6

10.11

5

49.5

1

7

10.28

4

38.9

1

8

10.11

5

49.5

1

9

13.46

2

14.9

1

10

20.4

5

24.5

2

11

26.8

6

22.4

2

12

11.05

6

54.3

2

13

8.95

4

44.7

2

14

9.18

2

21.8

1

15

22.39

4

17.9

2

16

15.07

4

26.5

2

平均

13.5

4

33.7

/

3.2 压后效果

目前解析产气的16口井日产气4.76×104m³,单井最高日产气1.1×104m³,单井日平均产气2800m³,其中的13口井日产气量大于1700m³,其余3口井因投产时间较短,仍有一定的提产潜力。3+4号、5号煤层分压合采后平均产气量高于单压3+4号煤,为单压5号煤日均产气量的2.5倍。在充分证明3+4号煤层为主力产气层的同时,在同井中实现了3+4号和5号煤层的合采,提高了单井生产效率,实现合成开发,降低了钻井数和钻完井费用。

图 压后产气量

4. 结论

1)分压合采实现了柳林地区直井3+4号、5号煤的合成开采,降低了油井整体投入,缩短了施工周期;

2)在直井分层压裂中,优化射孔段有利于提高储层纵向改造效果;

3)煤层压裂中,产气量与压裂液用量、加砂量不成正相关关系,施工规律达到临界点后,产量增加幅度较小。

参考文献

[1]李立政,卢秀德,孙兆岩. 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中的应用实践[J].钻采工艺,2015,38(2):78-81.

[2]徐延涛,杜建波,王明昊,等.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在双层套管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1,5:75-78.

[3]刘淼,卢澍韬,翟庆红,等.大庆油田徐深气田分层压裂与测试一体化技术[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22,16(1):30-33.

[4]张康,王永伟, 姬君翯.新型不动管柱水力喷射分层压裂技术现场应用[J].科学管理,2020,9:172-173.

[5]宋鹏举,徐路,王甲昌,等.超深高温高压气井机械分层压裂管柱研究及应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21,37(10):39-43.

[6]韩永亮,冯强,周后俊,等.直井全通径分层压裂关键技术及试验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20,49(2):60-65.

[7]武彬宁,彭少涛,孙斌,等.全可溶桥塞在煤层气井分层压裂工艺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18,38(增刊):118-122.

[8]张鹏,焦煦,崔振锚,等.可溶解滑套分层压裂技术[J].油气井测试,2020,29(6):45-49.

[9]金智荣,包敏新,李升芳,等.暂堵转向分层压裂工艺在薄互层油藏中的应用研究[J].复杂油气藏,2019,12(4):76-78.

[10]张双斌,郭红玉.潘庄煤层气井分压合采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煤炭工程,2014,46(5):51-53,56.

[11]金智荣,包敏新,李升芳,等.暂堵转向分层压裂工艺在薄互层油藏中的应用研究[J].复杂油气藏,2019,12(4):76-78.

[12]姚小军,孙泽良,刘斌,等.分层压裂管柱解卡工艺在煤层气井上的应用[J].中国没煤层气,2018,15(6):18-20.

[13] 姚勇,林亮,张贺,等.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柳林区块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地质因素分析[J].中国煤层气,2022,19(1):18-23.

[14] 刘天授. 柳林区块煤层气储层特征及产量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煤层气,2021,18(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