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南四湖在济宁生态文明建设中功能效益的发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浅议南四湖在济宁生态文明建设中功能效益的发挥

孙秀芹1, ,王建强2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 济宁市 272000

摘要:本文在总结南四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基础上,分析了南四湖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中存在的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分配不合理、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结合当前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提出了调整用水结构、南四湖增容、实施好河湖长制、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等意见建议,为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南四湖 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

正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中有着贯穿全脉的作用,水生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南四湖作为山东省、济宁市重要的地表水水源地,其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优劣对济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1、南四湖对济宁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山东济宁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境内河湖众多、水系发达,南有鲁南明珠南四湖,北有黄河、大汶河穿境而过,中有京杭运河贯穿南北,泗河横贯5县2区,全境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117条,洼地和湖泊占全市总面积近三分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南四湖位于济宁市南部,为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串联而成,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5至25公里,湖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承接苏鲁豫皖4省8个地市53条河流来水,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总库容60.22亿立方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生态文明建设中,南四湖发挥着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

1.1社会效益

南四湖入湖河道众多,除湖西堤、湖东堤、韩庄运河枢纽、二级坝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之外,还有众多中小型涵闸建筑物。各类水工建筑物成为济宁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1.2经济效益

南四湖是一个多功能湖泊,集蓄水供水、水产、航运、生态、旅游于一体湖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棉粮生产基地、能源基地,也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2014年12月调水以来,至今累计调水54亿立方,南四湖发挥了重要枢纽作用

1.3生态效益

南四湖2003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被评为国际重要湿地,具有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范围内遍布木本植物水生植被浮游植物,鱼、虾、蚌、蟹、贝及各种鸟类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素有生态宝库之称。

2、南四湖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南四湖生态文明建设无统一规划

南四湖地处鲁西南,大部分由微山县管辖,又因地处苏鲁交界,地理关系复杂,是全国唯一两省没有勘界的地区。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环保、水利、农业、航运、旅游等各部门一度各自为政,南四湖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划,南四湖管理存在九龙治水而水不治的无奈。随着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级战略实施,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2.2用水结构不合理

在全省范围内济宁市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存在地表水利用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同时南四湖地表水多年平均可利用25亿立方,济宁平均每年利用地表水资源10亿立方左右,南四湖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地下水是河湖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涵养水源,也是植被生长的基础条件,对维持地表植被、调节江河径流、维系良好生态环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超采会引发地面沉降、植被退化、河流断流、地面塌陷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

2.3水资源分配不合理

南四湖属边境性湖泊,随着周边地区工农业的迅猛发展,水资源鲁、苏两省共用,各用水单位按各自取水能力取水,盲目无计划、无序取水,流域管理机构和区域管理机构各自为政,造成河流径流量严重衰减,入湖水量大幅减少,干旱期甚至危害南四湖生态安全,如2014年南四湖区发生严重旱情,湖泊水位降至生态水位以下,市水利部门协调通过南水北调应急调水8000万立方米,才得以缓解生态危机。

2.4水利配套设施不完善

针对地表水取水浪费无节制、入湖口排污、粗放式灌溉费水等现实问题,现代化的引提水、节水配套设施、对水质水量的实时监测监控设备还不够普及,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信息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需要。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急需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配齐相关设备设施,实现对取水用水的智能化管控。

2.5面源污染压力大

南四湖流域面积约31700平方公里,入湖河流53条,流域内煤矿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和庄台生产生活都对南四湖造成面源污染,对南四湖生态持续产生负面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以来,国家进行水污染综合整治,特别2017以来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加大了对南四湖流域、水域、岸线的综合治理,流域水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3、意见建议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方针和治水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水利工作总基调,按照我市五水并用”“六水共治的治水思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合理管理模式,促进南四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叠加释放。

3.1编制南四湖生态保护规划

积极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抢抓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升级为省级战略的重要发展机遇,编制南四湖生态保护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依托南四湖生态优势,突出生态功能定位,健全经济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多规合一,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规划蓝图。

3.2深入实施好河湖长制

河湖长制实施5年来,南四湖有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湖长,实施一湖一策南四湖保护治理方案,2019年以来开展清理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治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严格落实问题清单、动态销号、挂牌督办、红黄蓝牌警示制度,取得阶段性成果。下步要按照省市河长制工作部署安排,发挥各级河长核心作用的同时,厘清部门单位职责构建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实现湖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3.3实施南四湖增容工程

南四湖是流域内唯一承泄区和洪水唯一出口多年来南四湖平均弃水量15.5亿立方米。面对水资源日益短缺形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雨洪水资源化,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供给。综合考虑南四湖上下级湖宽容、汇水面积、防洪与兴利水位,聘请有关专家在精确测算基础上,进行上级湖提高兴利水位可行性分析,如果各方面条件合适则可考虑实施南四湖扩容工程。

3.4转变用水结构

鉴于地下水超采引发大量生态问题,建议逐步提高南四湖地表水利用率,实施多用一盆地表水,保护一方地下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与南四湖增容工程相配套,多用南四湖地表水对改善因地下水超采破坏的地质环境和生态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符合我市优先使用非常规水,积极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的用水原则,符合我市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五水并用,节水、供水、蓄水、洪水、涝水、污水六水并治的治水思路,同时与当前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国家产业政策相一致。

3.5持续开展污染防治工作

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国家关于新旧动能转换有关政策,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推动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探索降低能耗的产业方式。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好美丽乡村三年攻坚计划,改善人居环境,降低入湖河流污染物排放,减轻南四湖面源污染压力。

  • [参考文献:
  • {1}}]孙征. 重力流污水管网硫化物产生特征及沉积相中微生物分析[D].长安大学,2019.
  • [2向婧怡. 面向水生态文明的水资源管理及水文化建设途径[D].华东师范大学,2018.

1孙秀芹,1982年出生,工程师,水利工程管理专业

2王建强,1991年出生,助力工程师,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