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几点认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关于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几点认知

郑洪伟 ,李晶

天津建工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各方面制度也越来越健全,为确保建设工程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提高建设工程的管理水平迫在眉睫。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业,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来促进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管理在建设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建设工程管理能够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降低建设项目的造价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快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现在,以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建设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管理体系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建设工程管理是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广、贯穿整个建设项目的系统过程,在目前的很多建设项目中,对建设工程管理的认知不够、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全面的贯彻建设工程管理,也无法充分的发挥建设工程管理的作用和效果。首先,在建设工程管理体系上,很多企业仅仅停留在管理体系的建设上,满足于有体系,但不追求体系的完善程度、运转效果等,因此不健全的管理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建设工程管理的作用,也降低了建设工程管理的运行效果。其次,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由于弱化了工程管理的作用,所以很多管理岗位未设置专职人员,或设置了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对于岗位分工、责任落实等均未进行明确,以至于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工程管理的作用,影响了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1.2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欠缺

管理制度是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约束性规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就无从谈起建设工程管理的效果。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有些企业在施工管理人员的配置方面,没有将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与相应的施工岗位进行安排,也有一些单位没有按照相应的岗位责任来划分相应的管理内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个环节上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或者一些流程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的现象[1],这将导致建设工程管理无法实施,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大问题。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技术水平,而在实际工程开展中,所配置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交底,无法满足建设工程管理的要求,既无法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在技术上指导一线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且安全意识淡薄,无法认知到安全隐患,因此,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均得不到保证和改善。

1.3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在当下网络时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便捷的网络能够提高建设工程管理的效率,改善建设工程管理的效果。而有些企业无法从认知上改变,仍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管理方式中,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无法利用信息化建设来加速建设工程的管理,从而导致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低、效率差,在一些新工艺、新技术上无法实现对接,影响了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2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探讨

2.1完善和优化建设工程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建设工程管理高效实施的前提,在健全的管理体制下,可以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这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不同的参建单位按照自身的工作特点和目标要求来健全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以促进工程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转,如监理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结合自身的工作特性,对于巡视、旁站、平行检验、验收等各个管理环节上进行体制完善,规范流程,责任明确、落实到人、追溯有序等,从而提高监理单位的管理水平,实现监理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既定目标。其次,以建设项目为中心的整体管理体制的完善,各个参建方在同一个建设中各司其职,共同管理,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有统筹性、系统性的管理体制,来约束建设项目的各个参建方。如在材料的质量管理体系上,施工方选择的供货商由监理方、建设方联合审查、考察,确保供货商的综合实力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的材料供应;在材料的进场上,施工方进行自检,对于材料的型号、材质、规格、外观等认真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有复试要求的进行见证取样送试,复试合格后应用到建设项目中,从而确保了材料的质量。可见,通过闭环的管理,能够有效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完善的管理体制,提高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2.2落实岗位责任、设置奖惩机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施主要靠人的管理,通过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素养来实现管理目标,因此,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是保障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规范执业行为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将岗位责任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人,让每一个管理人员熟知个人的岗位责任,积极从建设项目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确保个人职责的圆满履行

[2]。通过每个岗位人员的积极努力,来促进建设项目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如在隐蔽工程的验收上,在操作工人自检合格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验收,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整改,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对隐蔽部位再次进行检查验收,这样通过自检、验收、复验三个环节的验收,能够有效保证隐蔽部位的质量,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其次,设置奖惩机制,对于建设项目的管理,有奖惩才能够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浮于应付、流于形式的管理方式,对于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的管理人员要进行惩罚作为警示,对于认真负责、切实履行岗位责任的管理人员要予以奖励,以促使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再接再厉,以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效果。

2.3改进和探索科学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手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系统、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专业的管理技术来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因此,为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需要不断改进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优化管理手段。可以通过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汲取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搭设管理平台,并予以足够的资金、资源上的支持来确保管理平台的运转和实施,以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来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通过过程中的反馈进行不断的动态优化调整,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来提高其管理手段。如建设方在造价目标的控制上,钢筋综合单价,建设方通过采用扩大的综合单价,除考虑常规的用量、损耗量外,还要考虑马凳筋、梯形定位筋等用量来综合考虑填报单价,这样以来,施工方在钢筋使用上只有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各方的共同管理,有效降低了整体的建设成本。

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各个参与方的共同努力,从管理体制上健全,从管理人才上引进,创新和优化管理模式,积极引入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为建设项目的整体目标实现奠定基础,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加跃.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J].四川水泥,2019:253.

[2]曾纪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措施探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92.

[3]刘汝荣.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房地产导刊,2019:114.

[4]封小平,周遵武.论如何提高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J].居业,201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