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经验

杨墨池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历史是一条一往无前的长河,2021年只是自然流淌着的时光长河中的一点,但是在中国历史中,2021年却绝对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时间点,中国共产党走过她整整100年的岁月,这一百年是波澜壮阔的100年,是惊天动地的100年,对于中国历史来说,甚至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它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我们现代人无法估量的。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

当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了解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的时候,只有在历史的全貌中我们才能对历史中的某一事件有着相对准确的解读。

在第一阶段的7年中,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七年。

这七年中,我们主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稳固政权,二是完成过渡。

任何一个政权建立的初期,必须要实现政权的巩固,中国共产党在立国之初也必然要完成对政权的巩固,为此,中国共产党在立国之初主要做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解放全国大陆。二是镇压反革命。三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四是整党整风三反五反。关于完成过渡,主是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当政权稳固、道路确定之后,新中国开始走上他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的10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10年。

中国共产党非常明确,我们革命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打碎一个世界,而是要建设一个新世界,而打碎那个旧世界只是我们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前提。

1953年,为建设新中国,我们开始了一五计划,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也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大氛围下,毛泽东受赫鲁晓夫“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 启发提出了“中国15年赶上和超过英国”的行动口号,在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最后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错误的发生,并不是任由其发展的,从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开始纠正我们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大家都知道的七千人会议,就是为了对我们过去的错误进行反思和总结的,在这次会议上几乎所有的领导都进行了自我批评。

第三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

文革十年的主色调是革命、斗争、批判,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资产阶级法权。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中的《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得非常明确:“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当然,也正是建立在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的反思基础之上,产生了2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上的最后一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1976年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大转折的2年。

十年文革结束之后的中国,开始致力于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清查他们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工农业生产,但是大的思想转变并没有产生。1977年2月7日“两个凡是”的提出之后引起思想领域的震动,直到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真正引起思想领域的大讨论,一直到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结束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从此,中国开启一个新时代。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29年的历史,中国取得了哪些成绩,举不胜举,择其最重要的,我说四条。

第一,终结了中国百年屈辱史,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进程。

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毛泽东提出希望苏联提供原子弹研制的相关帮助,被婉拒。中国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原子能事业最终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远程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艘攻击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1971年11月23日,联合国通过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台湾的“中华民国”代表的决议,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在这29年中实现的。

第二、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中华崛起之基础。

习主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一重大意义如果我们结合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这次阿拉斯加中美会谈我们更会有深刻的体会,这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进程的大问题。而这所有一切的开端,都来源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社会主义是后世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第三、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制造业大国的基础。

从总体上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

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而形成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主席深刻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而现在,我们伟大抗疫精神不会凭空产生,肯定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也肯定与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不断涌现的各种革命精神一脉相承。

三、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的正确态度

第一,学习历史,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习主席说,“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一切社会科学都是建立一定的立场基础之上的,正因为如此,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样,对于历史观,同样是没有纯而又纯的历史观,一切历史观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立场基础之上的,由于立场的不同,人们看待历史的角度,得到的观念会有很大的不同。

只有我们拥有了正确的立场,我们才不会随意的割裂历史,故意地删选历史,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努力都看成了历史发展中不可断裂的一个链条。

第二,学习历史,我们要有正确的历史思维。

习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三句话说清楚了历史思维的本质。

第一句话: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

第二句话: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

第三句话: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第三,学习历史,我们要有积极的使命意识。

我们学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娱乐大众,不是为了“还原”历史的真相,不是要从历史中找到否定自己的理由,而是要从历史中找到推动我们进步的能量。正如习主席所说,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学史的目的不仅只是对上一代人的长征路进行总结与评价,而是怎样才能为走好我们自己的长征路汲取能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