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态传承视角下纳西东巴祭祀数字化传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3

基于活态传承视角下纳西东巴祭祀数字化传承研究

卢波赏1,        ,赵冬梅(通讯作者),  ,陈玉凤2, ,陈鹏鹰3, ,蔡鹏丽4,   ,严帷洁5

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678000

摘要:纳西族东巴文化是经历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珍贵遗产,是纳西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传播的范围较小,渐渐被边缘化,面临着传承的严峻挑战,本文以纳西东巴祭祀文化数字化传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活态传承视角运用数字化技术来保护东巴文化,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纳西族东巴文化,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底蕴。

关键词活态传承;东巴祭祀文化;数字化传承

引言

“东巴文化”的概念是1981年纳西族智者和万宝等人从本族的东巴教义中提取而来,东巴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以东巴教为核心的原始宗教文化。“东巴、东巴经典、东巴文字、东巴绘画、东巴舞、东巴音乐、以及东巴的各种祭祀活动构成了多元的东巴文化体系”,包涵了纳西族的社会历史、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天文医学、民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东巴文化又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范围较小,渐渐被边缘化,面临着传承的严峻挑战。烧天香祭祀仪式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西族民众对除秽、厄运转化、镇压仇敌等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民族信仰,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烧天香》祭祀动画,在制作动画中融入传统、生动形象的东巴文字,有利于更好的宣传和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纳西族东巴文化和东巴文字,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和发展,丰富我国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纳西东巴文化传承现状

东巴文化面临传承断代问题。自然界遵循优胜略汰,适者生存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这样,纳西东巴文化也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今,延续千年的纳西东巴文化正遭遇传承断代的窘境。由于目前掌握纳西东巴文化的东巴传承人越来越少,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且新的传承人接力不佳,汉化现象比较严重的现实,东巴文化正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局面。

东巴文化被商业化和传承失真问题。随着东巴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部分地区对东巴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保护不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纳西东巴文化出现商业化的趋势,有的甚至改变了传承创新的本意,随意改动东巴艺术,造成了原有的东巴文化的破坏,比如,部分商家把东巴作为品牌标印在各种东巴文字图案的食品、中草药等标牌上出售。

东巴文化在数字化传播中缺乏新意。在收集、保存和传播东巴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最直接的“见木画木,见石画石”的方法,而这种传统的传播方法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同时,东巴文具有表达细腻情感的特点,这也是中国动画发展陷入低谷的重要因素:缺乏丰富的精神内涵。

东巴祭祀数字化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东巴祭祀文化为研究背景,以纳西族地方民俗活动烧天香和东巴象形文字为基础进行祭祀动画《烧天香》的创作,在动画创作中融入传统、生动形象的东巴文字,体现了传统文化和当代流行元素的独特结合,有利于更好的推广和传承纳西东巴文化,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纳西族独特的东巴祭祀文化和东巴文字,使其在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烧天香》祭祀动画的主要内容包括片头东巴文导入、烧天香仪式介绍、设置神坛、设置天香坛、设置神门、东巴祭司入场、击鼓、吹白海螺八个部分,仪式过程还添加了字幕解说,让观看者可以快速看懂动画的含义。最后在动画结尾添加具有交互性的识字练习测试,将在观看动画中所学到的东巴文字,在这里进行测试,寓学习于游戏,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使得它更符合受众的心理特点,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同。

创新点

解码纳西文化基因。解码纳西文化基因,挖掘东巴文化内涵,动画设计参照纳西族当地的烧天香祭祀仪式和东巴象形文字进行创作,通过场景还原、实物图像补充等艺术形式,传达出东巴文字的最初形式,让尚未掌握东巴文字含义的群体,通过动画的具象演绎,理解其内在意义,展现东巴文字的整体面貌,呈现出烧天香的祭祀文化。  
    活态传承焕发新生机。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在动画设计中加入现代化元素,不但增加了动画的趣味性,而且更能体现出烧天香祭祀活动中所保存的民俗特色,让它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结合东巴文字设计场景,展现东巴文化的古老性,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让这个古老的民族祭祀文化重新焕发光彩,使纳西东巴祭祀文化通过动画这种比较新颖的数字化方式进行活态化传承与发展,让大众对我们纳西族的东巴和东巴的祭祀仪式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增强东巴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兼顾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在动画结尾添加具有交互性的识字练习小测试,将在观看动画中所学到的东巴文字,在这里进行测试,检测自己的学习结果,寓学习于游戏,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使得它更符合受众的心理特点,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同。
    焕发视觉新体验。数字动画以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强大的感染力,为纳西东巴文化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将烧天香祭祀仪式与Flash动画相结合,促进了纳西东巴祭祀文化的活化。

东巴祭祀《烧天香》动画创作实践

在动画创作中,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动画的关键,它可以表达动画的主题和画面美感,独特的角色造型设计不仅能深入人心,而且能增加动画的艺术性。《烧天香》祭祀动画的角色造型素材大多源于东巴象形文字,其设计原理是根据现实生活中人或物的具体形象特征进行再创作,东巴文本身是一种原始、写实并且具有美感的象形文字,在设计中加入现代语言和技巧,使动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创造符合新时代美学、给观众带来新奇感的动画艺术。角色造型设计主要遵循写实的特点,在角色创作过程中,在遵循东巴文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将东巴文字符号打散、变形、重构等手法创作成不同的角色造型,使用油漆桶工具涂色,这样既能凸显出东巴文字的生动性,也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祭祀仪式动画在角色设计中也生成了专门的角色库。

表1-1角色库

角色造型

颜色

寓意

黑色、浅黄色

烧天香是纳西族祭神、祈福的一种礼仪, 用黑色和浅黄色是为了搭配标题和背景颜色使其不违和

灰色、泥土色

用泥土色代表大锅里面装着泥土

绿色、黄色

神树的颜色为绿色和黄色象征自然生物的生命力

黑色、黄色、灰色

祭香是祭祀时用到的一种祭品灰色代表祭香燃烧时的烟

《烧天香》祭祀动画中的动作制作主要采用逐帧动画的方式,逐帧动画是在时间轴上逐帧制作帧动画,其灵活性很强,能将每一个动作细节都完美地展现出来,更好地展现出动作的连贯性,非常适合于精细的动画。动画中人行走、柴堆、东巴走路、击鼓等动画都是是采用逐帧动画的方法,其中人行走、东巴走路、击鼓是通过将自然、写实的东巴文符号打散,动作分解,与现实生活中人物走路和击鼓的动作相联系,在合适的帧与帧之间改变人、东巴的腿和手的位置、弯曲程度,将东巴文符号拟人化,目的是用原始写实的东巴象形文字来表现烧天香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仪式过程,柴堆是采用逐帧动画的方式对矩形工具和火焰图片放大缩小制作而成,因为东巴文中没有火焰相关的字符,所以使用矩形工具绘制出柴堆,然后逐帧绘制火焰的大小,连续播放后就可以产生动画效果。

场景是展开动画片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是动画美术设计中的基本元素[2]。制作动画场景需要对纳西族烧天香祭祀仪式的真实场景进行考察,搜集仪式相关的素材,撰写创意构思和设计分镜头脚本,仔细阅读分析创意构思和分镜头脚本,了解仪式的主题思想、涉及的主要场所和发生的主要环境,据此创作场景草图。《烧天香》祭祀动画一共有8个场景,场景布局和色调设计都较为简洁,场景的布局主要根据烧天香祭祀仪式的过程进行构思,场景中的人物、房子、树木、祭品等素材都是使用东巴文字符号进行创作,动画整个画面的色调也是按照烧天香和自然景物的色调来设计的,如此的设计,更能突出纳西族的祭天香仪式的主题与整体风格。《烧天香》祭祀动画的场景主要设计了片头、村落景观、道场设置等场景。

片头场景画面中包括烧天香、神奇的东巴文、卷轴、人、烧天香简介等内容,场景色调设计较为单一,只有棕色和黑色两种色系,片头的设计先用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来引出,然后采用的是卷轴展开的效果,卷轴中是一些东巴文字。

动画制作完成后,对动画进行测试、发布,选择控制-测试影片对动画进行测试,在测试影片时要注意观察、查找动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问题进行改正;然后选择文件—>发布设置,勾选win放映文件,使发布文件后缀名为.exe格式,选择发布,最终发布的作品文件可以直接观看动画,其最终动画效果如图1-1所示:

                      图1-1

结语

纳西东巴文化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数字化的可控性、系统性和交互性对传统的文化传承模式做出了必要的弥补与革新。纳西东巴文化的数字化传承除了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外,还应该与旅游发展、学校教育等产业结合在一起,以进行更广泛的文化融合,同时,在数字化传承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娱乐元素,以及增加交互性的设计,以增强人们对东巴文化关注和保护的积极性,增强数字化传承的时效性,使其更加便捷、有效地传承。

参考文献

[1]张照明. 浅论东巴文字造型艺术及当代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9.

[2]张宁.东巴象形文字在表意性数字动画元素中的艺术表达手段[J].大舞台,2015(10):94-95.DOI:10.15947/j.cnki.dwt.2015.

作者简介

卢波赏,女,1998.12.24,壮族,云南省文山州人,现为保山市保山学院大数据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

赵冬梅,1981.12.1,女,汉,云南保山,保山学院,大数据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数字媒体

蔡鹏丽,女,1998-,汉族,云南省曲靖市人,现为保山市保山学院大数据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

陈玉凤,,2000-,女,汉,云南会泽,保山学院, 大数据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技术

陈鹏鹰,1998-,女,汉,云南富源,保山学院, 大数据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

严帷洁,1998-,女,汉,云南昆明,保山学院,大数据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

作者单位

保山学院  云南省保山市 678000

项目基金

保山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XSKY20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