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隐患分析和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隐患分析和防范措施

郭春添

沂水敬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不仅需要注意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需要注意建筑竣工投入使用后用户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在建筑施工时,安全管理工作最为重要,其不但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还与施工单位、建筑企业、业主的经济利益等密切相关。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是确保建筑施工以及施工安全的关键,需要施工单位注重安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因此,在建筑施工时,施工单位要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避免发生安全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隐患分析;防范措施

1建筑安全施工的影响因素

1.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主体是人,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因人员所具备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操作能力,会对建筑安全施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工程施工中诸多安全问题与工作人员有关,如果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安全意识,未掌握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操作技术,那么将在施工中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1.2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若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就无法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某些施工单位的负责人通常会注重施工的进度、工程效益,不重视安全管理,这种想法会严重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并且,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监管机制,相应的岗位工作内容不清晰,不明确,导致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时缺乏管理依据,施工人员不服管理,这就导致安全管理工作表面化,无法很好地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1.3协作单位的安全管控能力还需进一步强化

一是大部分参建协作单位项目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二是相关安全管理要求只传递到协作单位管理层面,未能真正穿透到班组长和产业工人,一些班前会落在形式上;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协作单位配备的设备操作人员技能较差,依然存在未按要求持证或岗证不符的现象。

1.4施工安全水平待提升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依旧有许多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实际施工中更注重追赶进度,不注重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从而在施工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无法根据规范要求来管理施工人员操作行为,将难以保障施工质量,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将管理成本降低,会选择非专业人员开展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也不会安排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工程施工监督与检查,使得施工中出现许多安全隐患。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于突发事件无法快速制定合理措施来预防。由上述可知,施工企业注重工程施工工作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防范措施

2.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就本企业来说,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人力资源部门和安全监督、装备、工程等业务部门协同,在培训内容、形式、师资选用和课程筹备上做好谋划,做到针对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务必收到实效;二是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单位和行业主管机关举办的安全各类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法律意识;三是持续做好三类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训取证工作,满足施工现场正常生产活动;四是组织项目规范开设产业工人课堂,根据不同工种开展针对性培训,不断提升产业工人安全素养、意识、操作技能。四是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公司在菏泽、连云港、第六项目部等项目建设了安全体验馆,包括虚拟体验区、实体体验区、安全展示区、多功能教育区和多个体验项目,通过实景模拟、案例警示、亲身体验等形式,达到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技能、杜绝违章作业的目的。

2.2健全管理体系

首先,根据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方案和管理目标,以此作为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为施工和管理提供明确的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确保建筑施工和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而有助于增加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其次,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施工环节制定相应的责任机制,明确权责划分,保证施工安全管理责任能够得以有效落实。除此之外,将机制内容具体化,区分施工和管理的内容、流程、标准,制定安全责任相关内容,确保各个岗位的施工人员都能够明确岗位职责以及安全管理内容,以便顺利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安全。

最后,为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施工单位可以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安全考核活动,加强对考核的监督,保障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保证人员安全,提高施工建筑的安全质量。

2.3加强施工组织与设计管理

工程施工组织与设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施工人员考虑诸多因素,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资金成本的管控等,各因素都会对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以及水文条件进行勘察,合理分配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其次,依据工程建设要求选择建筑材料,科学设置排水系统;最后,加强施工方案的审核,重点关注安全事故频发的施工环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明确划分人员施工职责,全面开展安全施工工作,避免有形式化问题出现。另外,定期维修、更换或者是升级施工设备,注重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引进,由此提升施工安全性。为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需要加大投入防护用品以及设施的力度,同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意外伤害保险。

2.4优化施工技术,建立安全隐患“红线”机制

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必须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细微的调整,以此来增强施工效果和质量。另外,为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彻底消灭安全隐患,施工单位根据潜在安全隐患的危害以及出现的频率设定安全隐患红线。安全隐患红线一经划定,适用于整个工程所有施工环节,无论该环节是否曾出现过该类隐患,适用时间直至工程结束。逾越红线时,除了惩戒相关责任人外,还需扣除责任单位违约罚金,每次在上次基础上加倍处罚。如本企业有的项目已将未按方案施工、配电箱一闸多接、违规使用达到报废标准钢丝绳等安全隐患设定为“红线”。

2.5强化监督管理

首先,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及时排查施工环节存在的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辨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在实际施工前,全面分析施工项目的各种安全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细致分析并排查,同时检测施工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在实际施工时,施工方案和设备都不存在安全隐患,从而能够全面投入到施工建设中。

其次,对于施工建筑的关键环节和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重点排查,对于施工过程中危险性高,安全管理薄弱的地方进行重点监督,对于重点施工部位加大监督力度,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强化。

最后,对于监督管理工作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注重监督管理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以及公正性,施工单位可以采用旁站的方式进行监督,以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损失。此外,可以采用全程控制法,能够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预防、辨别和处理,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结论

建筑工程尤其是大型工程,其工程量大、施工时间短、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施工要求较高且难度较大,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科技以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传统的安全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场实际管理需要,只有紧跟发展的脚步,采用创新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保障该地区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献伟,王光新,傅志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10).

[2]施正伟,谢泽均,严文博.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探索研究[J].砖瓦,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