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以学生为主体”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1]

刘明君1,邵贵成1,史慧敏1,荀艳琴1

(忻州师范学院 电子系,山西 忻州,034000)

摘要: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专业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在四年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是,该课程内容较多,涉及课程知识面宽,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针对此问题,在新工科要求背景下,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引入课程思政设计,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拓宽学生视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考核机制的完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分析,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表达能力都有明显增强。

关键字:新工科;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交叉知识;案例驱动;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信息类课程教育更应该注重知识交叉性、应用型、综合型,更应该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1-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成为适应新时代的信息类社会应用型人才[3-4]。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课程中,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主要以数理课程、电路分析等为基础,理论推导较多,且涉及知识较广,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5-7]:一、缺乏建构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课程之间交叉知识点的讲解不充分,使学生无法掌握课程间知识的连贯性;二、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学生学习效率参差不齐,学习效率低;三、在新工科环境下教材有些滞后,使得学生对信息类前沿技术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创新目标

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成果分析,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进行介绍。

1)加强思政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改革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结合新工科“融合经典,注重前沿”特色,吸收教研和科研成果,使课程建设良性进化。

4)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改革内容和方法

2.1 加强思政教育

通过案例教学分析,启发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信号频谱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不仅要从时域分析信号的变化,尝试从频域分析重新认识信号变化规律。

例如,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强信号处理分析能力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性,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在分析信号变化过程中,引出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激励大家确定好人生目标,努力奋斗。在分析频域、复频域分析时,引出马克思唯物辩证的思想,指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从多角度考虑。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发现、勤于学习,为祖国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努力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2.2引入前沿信息处理技术,并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

为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引入电子信息类前沿技术,使学生了解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发展现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教研和科研优势,将教研和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中,例如图像融合技术、图像去噪处理技术、图像分割技术、信息类课程教学平台设计等,弥补新工科环境下教材建设滞后的问题,为培养信息技术领域卓越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2.3改革教学方法

1)构建学生相关知识框架

以信号与系统为核心,加强电路分析、工程数学及通信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构建学生信息类课程知识框架。

图1信息类课程群建设框架

2)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

(1)电子、通信专业中,信号与系统是考研的热点课程,为培养学生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适当的引入考研题,并进行分组讨论。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努力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的过程,促进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2)在课堂上,引入考研题、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引导式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把传统教学过程变为由学生主动参与,共同研究的过程;课程内容的改革可以引入动画、Matlab仿真等。在信号与系统教学内容中,时域信号变换、时域信号运算方法,变换域相关计算,例如信号调制与解调、抽样过程、滤波器设计等应用性内容,可通过Matlab进行系统构建、仿真分析,更加直观、生动的将教学内容演示给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新技术,提前布置问题,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网上的精品课程学习,提出相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实验部分引入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同时设计一款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软件平台,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建模和分析方法,通过改变参数,了解信号变化过程。

2.4过程性考核形式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在信号与系统课程讲授过程中进行如下的尝试:

1)平时作业的布置,并对作业进行及时批改。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10%。

2)分组布置作业。将代课班按宿舍分组,根据Matlab和信号与系统课程的联系以及信号与系统中考研知识点,可以给每个小组布置利用Matlab软件编程的设计型题目或者是布置考研题,让他们在课后查阅资料,进行编程或者对考研题进行解答。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15%。

3)课堂讨论。每组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班里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同学先将所做的工作进行讲解,其次,可以将做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最后,其他同学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从而促进每个同学对这门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加深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15%。

4)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3 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分析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效果分析,学生考研率保持在25%左右,2017年考研率达到41%,报考信息类课程考研人数逐年增多,从历年考研专业课成绩分析,成绩在100分以上为80%,学生的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中,选择信息类设计题目的比例逐年增多,达到了50%,而且,学生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岗位实习、课外申报项目等,均展现了较好的专业基础。

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来看,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创新有利于优化、整合信息类课程教学内容,改善了课程间脱节的现象。创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促进信息类课程群体系的建设。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思想,提高信息类课程教学质量,使得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4结论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新工科”建设背景,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究。结合当前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转变教学方法,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向综合应用型人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阳, 赵睿.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1):3.

[2] 贾雅琼, 俞斌, 李欣,等.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工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20):3.

[3] 张莉, 李东明, 董婷婷. "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教学[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2, 14(2):3.

[4] 石岩, 陶然, 赵娟. 信号类贯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Ⅲ课程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1):3.

[5] 王昭. "信号与系统"课程创新探索[J]. 无线互联科技, 2021, 18(19):2.

[6] 张霞, 黄淋云.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1(4):175-176.

[7] 吕瑞兰, 解培中. 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30-34.


[1]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项目批准文号:J2021571);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专题项目(项目批准文号:JGZT201601);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项目批准文号:JGYB11)”成果;

作者简介:刘明君(1981-),男,山西临汾人,忻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智能故障诊断等研究,硕士。

邵贵成(1964-),男,山西忻州人,忻州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理论力学,硕士。

史慧敏(1987-),男,山西忻州人,忻州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图像处理,硕士。

荀艳琴(1988-),女,山西临汾人,忻州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智能寻优算法,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