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检测方法措施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论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检测方法措施应用

杨,芳

郴州市生态环保局资兴分局 

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环境保护及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环境监测从而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成为保护环境的重中之重。而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环节,其不仅可以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而且可以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指明方向。实际中要有效地针对不同污染影响因素,有效选择合适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环境保护的监测水平,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笔者撰写此文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应用

前言:对环境监测,目前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监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环境监测则可弥补传统环境监测的不足。整体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前提,是生态管理的基础,是生态法律法规的依据,所以,生态环境监测不容忽视,要抓好每一项工作措施。

一、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生态环境监测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融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处理功能,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方式。

环境保护以减少或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为终极目标,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环境监测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可以说,开展生态监测可弥补传统环境监测的不足。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是环境监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二、环境监测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首先,为环保工作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开展的基础,环境监测的数据将直接用于环境评价指标的确定、污染程度的量化分析、排放标准的制定等。通过特定的环境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反应污染源头,针对污染物组分、含量、污染程度等开展环境评价工作。环境评价工作则有助于分清环境治理中的主次矛盾,理清不同污染物之间的治理关系,明确治理方案,实现有序治理。其次,可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物的扩散。通过对各地生态环境指标进行测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质量,查找出致使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具体的污染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治理手段,有效控制环境污染范围的蔓延,防止污染物继续扩散而带来新的污染。对于还没有出现污染的环境,要进行有效的预防,降低出现环境污染的概率。

三、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当前环境监测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环境监测,却忽视了生态环境方面的监测。而且,监测能力、监测技术、监测经验以及监测设备等方面的缺失是限制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的侧重点也慢慢的向着生态环境的监测偏移,并且在逐渐探索生态环境监测的方式,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化手段,在生态环境监测中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用,同时,还有非常多的技术手段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没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监测工作当中。

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几个方法措施

    1、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体系

  要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制度体系和执行标准进行不断完善,通过一系列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健全、完善、统一的监测规范和监测标准。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国家建设的生态环境监测点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建立基本的监测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体系,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的管理力度。

2、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3、深化开发“3S”科技手段

所谓“3S”技术,是对GPS、RS、GIS这三项技术的统称。通过其地理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力,可以将地理环境中的信息数据,通过卫星采集与计算机转化,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能够开展更加有效的管理与分析。由此,也体现出了“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适应性。

4、加大物联网技术应用

  当前,物联网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物联网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范围较小。比如,仅用于水质、空气质量、金属监测等范围。相对限制了物联网技术的服务功能。我們需要采取手段拓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例如,可尝试用于噪声监测、废物监测等领域中。不断拓宽物联网的应用范围,提高环境质量体系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挥科学技术服务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

5、应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首先,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环境监测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各种数据处理应用。在绘制质量控制图时,使用Excel软件可以有效地提高质量控制图的存储和管理难度,大大提高质量控制图的准确性。其次,环境监测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上传本地资源,并通过网络共享,实现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加强实验室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更好的环境监测。同时,环境监测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软件,缩短数据采集、集成和审核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为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6、强化公众参与

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给予了环保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极大的信心,公民敢于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良好生存环境,这不但是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觉醒和进步,更是法律,尤其是生态法律的进步。各种环境监测手段及数据的公开化为公众提供了关注环境问题的平台,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参与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的平台,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兴起也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空间。

7、强化监测质量精细化水平

    要注重科学规划,监测规划制定、监测网络体系构建、监测方案设计要充分考虑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性,确保科学有效;要严防资源浪费、严格质量管理,严控数据质量、杜绝二次污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健全环境监测管理网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8、强化监测队伍建设

要吸引更多的专业监测人员服务于环境监测行业中来,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监测部门应该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定期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知识储存水平,能够让他们更详细地了解到最新行业发展动态与最新的监测技术应用。在培训监测人员业务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培养监测人员的职业素养。

五、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未来必须对环境监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而这又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因此,在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态环境技术的研究,切实推广相关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这对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应加强生态环境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定点培训专业的技术人员,从源头上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质量。

六、结语

    综上,开展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实际中要有效健全环境监测制度体系,应用先进的环境检测技术,强化公众参与,严控监测质量,强化监测队伍建设,促使环境质量问题有效解决并提升,且能够良好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尹常庆.对环境监测工作定位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8.

   【2】严文斌,黎文辉.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4):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