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基于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究

缪爱琴1 ,周佳2

1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局,江苏 靖江 214500 ;2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江苏 靖江 214500

摘要:伴随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导致环境破坏愈加严重,必须有效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稳定关系,促使国内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大数据技术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大数据技术在融入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研究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应用;

1环境污染概述

环境污染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最主要解决难题,通过有效治理方案可控制环境污染程度,促使国内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在进行监测工作过程中,针对人类和环境影响相关物质排放量实施有效监测,全面管理与跟踪,优化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掌控环境发展状况,随后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防止后续工作受到影响。在日常工作当中,经环境监测获取相关数据,随后借助有效监测方案把控当前环境情况,分析引发污染因素,制定有效应对方案。在实施工作过程中,需按照环境污染主要特征选择有效方式进行解决,从而抑制污染扩散。对于未存在污染地区,则结合当前状况以有效且科学维护措施与防治措施等,避免或者是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2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大数据的优势

2.1 为环保工作提供良好铺垫

众所周知,我国本身国土面积较大,因此其涉及到的环境种类以及环境问题也相对较多,所产生出的具体数据类型和数量也极为庞大,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面对这样杂乱无章且数量庞大的数据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分析,而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将不同的数据进行分门别类使最终的数据条理清晰,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分析时也能够找到其源头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一系列的数据库,让数据有机链接,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生态环境统筹管理的大生态体系,从而为环保工作高效统筹管理提供良好铺垫[3]。

2.2有效减少环境保护工作成本

因为我国占地面积较广,因此想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人工成本对生态环境的现状经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选择合适的环境保护方式,传统的环境保护是通过人工对具体的数据进行收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另一方面,人工所收集到的数据在准确性方面必然有所欠缺,并且覆盖面也不够广泛,而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大数据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不同的数据体系进行分析且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序性。

2.3大数据的预测能力为生态保护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物联网技术已经不仅仅应用于过去与现在,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未来时代的发展当中物联网必将占据时代的半壁江山,其在各行各业当中都将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现阶段我国多数行业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仍然仅仅局限在对过去数据的分析与整合以及对现存数据的全面详细的收集,而事实上大数据的预测能力也是其能够为各行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一大重要特性,大数据技术能够根据过去与现有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虽然这种预测不能够保图2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证其必将实现,但是也可以为各项工作提供相应的预防[4]。比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现存的数据,预测出未来的环境可能遇到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大数据预测出来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当这种情况真的出现时,工作人员也能够有所防备,做到未雨绸缪。

3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大数据技术运用方式

3.1建立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库

生态环境保护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领域和环节其实种类较多,针对不同的领域和板块,应该建立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库,比如说在水资源管控方面应该建立其独立完整的大数据体系,而在土壤环境方面,又应该建立另外一种大数据体系。大数据库中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不同类型的数据体系,不同类型的数据体系之间也应该有相应的联系,这可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工作质量。

3.2制定统一标准,增加行业沟通

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不同类型的数据体系,这些数据体系存在不同的特点,并且其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但不同的数据体系之间,在整体的生态环境工作当中需要进行相应的交流,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制定统一的数据储存、分析以及预测的标准,来增加行业之间的沟通同时保证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5]。数据共享可以通过避免不同板块之间产生重复工作的方式来降低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3.3设立专业的企业行业监督体系

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源于企业产生的污染废物,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需要对污染物排放的相关行业以及地理分布有确切的数据统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当中,需要安装针对性污染物探测器来实时对企业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型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检测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污染物排放不合理的企业进行整治。

3.4构建环境保护意见采集平台

我国国土面积以及人口基数都相对较大,环境保护工作是面向大众且服务大众的,因此,这项工作不应该仅仅由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而是需要广大居民积极参入其中。因此要建立环境保护意见采集平台,开放民众为环保发声的通道,比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向政府提出环保措施并对企业不达标的废物排放进行匿名举报,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及时将相应政策向民众进行宣传。

3.5大数据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预警和智能决策体系

传统的环境保护工作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都是根据片面数据进行决策,当面对复杂且大量的环保问题时无法提出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在环保工作当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后,大数据系统可以随时对海量的监测数据进行挖掘和处理,同时通过回归分析或模糊计算等手段预测环境变化,对环境风险因子进行评价,对环境风险等级和范围进行划分,当出现环保问题时,智能决策体系也能够及时做出应对,以上方式可以有效加强生态环境预警系统的时效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生态环境的现状,通过大数据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预警和智能决策体系。

3.6建构生态环境管理数据库和生态环境重点项目数据库

生态管理部门针对环保问题的不同类型,应该建构不同的生态环境管理数据库并且要求该数据库能够服务于相关部门开展专题性宣传和指导工作。比如建立地区土壤生态环境污染地块污染数据库信息,可以对重点面源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并且保证专题环境管理要求的工作中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同时能够对权限共享的工作进行优化。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应该将改善环境质量增收的项目作为重点,相关工作人员结合重点项目完成对数据的整合和梳理,确保专项资金管理工作能够与实际应用要求相符,同时生态环境重点项目数据库还能够为后续申请专项资金提供保障和数据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尤为关键,目前大数据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者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合理手段提高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应用效率,有效促进二者融合以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文小明,刘佳,陈传忠,等.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环境监测,2021,37(05):107-108.

[2] 于海龙,王宏志,王海芳,等.江汉平原湖域拆围监测及其生态环境效益估算研究——以洪湖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12):100-102.

[3] 吴季友,陈传忠,赵岑,等.关于"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支撑能力提升的思路与目标[J].中国环境监测,2020,36(06):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