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总承包(EPC)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浅谈工程总承包(EPC)管理模式

张浩波,李向东,季永祥,张立鸿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公司

摘要: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加上国内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近年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模式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GC)模式相比,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在现今大规模工程建设领域具有极大的发挥应用空间。本文针对两种模式的不同点做了对比分析,找出了EPC相比GC的优势所在,并简要分析了现阶段EPC模式在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为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EPC);施工总承包(GC);工程建设

1EPC模式概况

1.1EPC的定义

EPC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Contractor)模式是指总承包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总承包单位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负责。

1.2EPC的发展

EPC并不是一种新型的承包模式。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在EPC工程总承包领域的尝试,但受到当时经济、管理、设计、建造等各方面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断发展,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相比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GC)的优势逐渐显现,加上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推动,EPC模式在国内的应用日渐普遍。

EPC也不是建筑业特有的承包模式,在化工、制药、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均有应用。虽然在建筑业的应用起步较晚,因具有较为典型的适应性,近年来发展迅猛。

2EPC对比GC的优势

2.1施工总承包(GC)的劣势

2.1.1合同造价

通过招标选择施工总承包单位时,一般以设计单位出具的施工图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其本意是为了更好的控制造价。但在国内工程实例中,业主单位为尽早开工,在未完成施工图设计的情况下就采用所谓的“费率招标”选择总包单位;施工过程中因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施工方通过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的手段改变材料、工艺、做法,可能发生较大的费用波动甚至索赔;这些问题对建设单位的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2.1.2工期进度

业主单位需等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招标,确定中标后安排施工单位入场,开工日期较晚,建设周期长。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若涉及变更,因参建单位较多,流程复杂,势必耽误工程进度,对进度控制及其不利。此两项缺点在建设周期紧迫的项目中尤为突出。

2.1.3施工质量

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但因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中,业主单位存在过多的流程控制和干预,普遍存在着甲指分包、分供的情况,这给总包方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加之工程建设项目各流程间关系密切,造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且权责划分混乱。

2.1.4组织协调

建设工程项目涉及业主、监理、涉及、勘察、总包等多家参建单位,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需业主单位对各单位进行协调,业主单位的管理压力大、其余参建单位之间协调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设计与施工联系不密切,设计要求在特定条件下施工困难、施工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等问题解决流程复杂,协调困难。此类问题又多涉及造价,由此带来了进度、质量、成本等多重矛盾冲突。

2.2工程总承包(EPC)的优越性

2.2.1高效从简

工程总承包模式以总承包单位为责任主体,由总承包单位全权负责从设计到采购,再到施工的全工程。将GC承包模式中各参建单位间的外部协调转变为总承包单位主导的内部协调,精简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同时由于采用工程总承包负责制,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后期可能存在的权责争议,极大降低了业主单位的管理压力。

2.2.2风险控制

EPC模式中,业主单位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设计、采购和施工的组织和实施均有工程总承包单位统一策划、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在此前提下,只要不涉及业主单位要求的变更,GC模式中出现的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等问题在EPC模式中均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业主方的风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2.3经济效益

EPC模式相比GC模式,工程总承包单位集中了其余参建单位的权责,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与发挥空间,利于运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优化设计、协调采购及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协调工作量,从而为业主单位及承包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EPC模式采用总价合同,集中权责,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后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费用增加及各项索赔,更易固定成本。

2.3GC与EPC的特点差异

2-1GCEPC承包模式比较

对比要素

施工总承包(GC)

工程总承包(EPC)

适用范围

一般房屋建筑工程

规模较大的投资建设项目

主要特点

设计、采购、施工由不同承包商按顺序进行

EPC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可交叉进行

设计主导作用

难以充分发挥

能够充分发挥

各环节协调

业主单位负责,外部协调

承包单位负责,内部协调

工程总成本

相比较高

相比较低

设计采购安装费用占比

相比较低

相比较高

投资效益

相比较低

相比较好

设计和施工协调

协调困难

协调方便

招标形式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或议标

风险承担

双方承担,业主单位承担较多

主要由总承包单位承担

对承包商专业要求

相比较低

相比较高

承包商利润空间

相比较低

相比较高

业主单位承担管理费

相比较高

相比较低

业主参与项目管理程度

相比较深

相比较浅

3国内EPC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缺乏深刻理解

国内很大一部分建筑承包商对于EPC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概念上,使用该承包模式后将工程中的采购、设计、施工进行分割管理,继续充当传统GC模式中业主单位的角色。此举并不能有效发挥EPC的优越性,很多承包单位因未认识到自身错误而质疑EPC模式。

3.2摆脱传统困难

EPC承包模式中,业主单位对工程实施的参与程度低、控制力度弱。作为工程建设的发起人,业主单位还不能彻底摆脱传统GC模式的束缚,在EPC中也处处干预总承包单位的工程管理,同样采用指定分包、供应商等“大家长”式的错误做法,很大程度的干涉了总承包单位总体协调、择优选用的权利,对EPC项目的顺利实施非常不利。

3.3总包能力不足

传统的GC模式已沿用多年,市场上形成了设计、勘察、施工等各专业单位分工配合的形式,大多单位立足一域,少有业业精通的综合型总承包单位。在此局面下实行EPC模式,依然难以摆脱多单位协同合作的局面,EPC仅做到了权责集中,生产效能尚有待提升。

4结论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相比GC施工总承包模式更有优势,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性。通过把建设过程中的权力与责任转交到总承包单位,减小了业主单位的管理压力,集中了权责,优化了流程。此外,EPC项目减少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可能产生的无效成本,协调方便,对业主单位及承包单位自身均能产生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样的,权责集中也意味着风险的集中,总承包单位如何把控施工过程各项风险,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为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又是一个新的有待研究的课题。

5参考文献

[1] 薛新献.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J].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2017(3),111.

[2] 建市规[2019]12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3] 王静.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浅析[J].管理之道,2016(6),43-46.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