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对策

王福旭

身份证:370811198509136510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与标准更加严格,以提升生活质量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环境保护工程迎来更高的挑战,进入新时代后转型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增强了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本文概述了环境保护工程中空气监测的背景与内容,剖析了进行现场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遵循原则、细化指标、加强培训方面,提出了几种有利于提升现场质量控制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对策

1环境工程空气监测流程质量控制目标

为尽早实现集约型、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为大众构建起生态绿色发展空间,应当采用快速有效的方式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环境保护应当以环境监测为前提,以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为根本条件,确保监测结论能够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但就目前来看,在环境工程空气监测工作开展期间,监测质量效率极易受到不利因素影响,获取样本的代表性及真实度不佳,还需要加强空气监测各环节管控力度,理清空气监测采样流程,制定专项可行的空气样品管控机制。

2大气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2.1质量控制体系工作不完善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中,专门创立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管理部门。为更好地实现其功能,有专业人员进行操控,但具体工作大多都在室内完成,难以将大气监测工作更全面地落实下去,工作内容过于单一。另外,质量监测工作的管理制度依旧存在着问题,大气环境实验室没有按时投入使用,计量认证工作停滞不前,以及经费不足的问题,都会对大气监测工作造成影响,整体监测体制不到位,监测制度不完善,严重阻碍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2.2监测现场人员工作不严谨

在实际的空气环境监测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严谨,无法满足空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虽然国家在空气环境监测工作中,对采样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也针对不同的样品进行了相应的标准制定,但是在实际的采样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凭借自身工作经验进行操作,无法落实空气环境监测中采样流程的规范化和可行性,经常会出现采样样品的损坏或者混淆,导致空气环境监测结果不够精准,也无法满足空气环境监测管理的要求。

2.3大气监测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

当前我国的大气监测工作当中, 所使用的相关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检测所得结果的精确性不高,和国外相比差距较为明显。 没有先进的监测仪器,缺乏科学的监测技术, 大气监测的数据准确性就得不到提高,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难度比较大。 除此之外,环境监测成果受到地域制约,而且监测的区域较为分散,呈现碎片化。 现阶段我国的监测技术还无法准确有效的实现局部区域的监测, 导致监测效果不太理想。

3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3.1加强培训,建设新型空气监测队伍

首先,建议对现用的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平台进行细致解析,使员工通过对平台的全面认识梳理监测脉络与流程,从而熟悉监测知识与技术及数据分析之间的融合路径,进而完成对员工知识结构的优化。同时,应从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立场出发对空气监测进行解析,使员工明确监测的重要性,从而理解开展质量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其次,建议从现场空气监测流程出发,利用工业设计思想培育监测人员在监测方案研发设计方面的能力,使其将前期部署、现场采样、样品保存、运输控制,以及资源配置结合起来,创新设计高质量的监测方案。在专题培训时,应围绕监测中使用的设备与仪器,开展对全要素分析方法与技术指标设置方法的培训,从而使监测人员按程序理解要素库与指标库建设,并将其与信息库联系起来抓取其中的数据特征,为数据分析技术的培训奠定必要条件。然后,从“采样点的布置—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抽取—数据分析—数据报告”等环节出发,结合空气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完成对监测人员数据分析能力的拓展训练,培育一支知识结构完整、专业技能水平高超、综合素质全面的监测队伍。

3.2 做好空气监测现场采样准备工作

现场采样准备工作直接影响环境工程空气监测质量水平,还需要在实际监测工作开展前合理规划采样准备流程,从根本上保障现场采样工作效率。对待监测区域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注重分析监测区域基本环境情况。制定专项可行的监测采样计划,明确空气采样工作的目标、内容与具体完成时间。加强现场采样收集容器、存储容器的管控力度,对现场采样环节进行合理分组分工,确保采样工作能够高质高效开展。

3.3完善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机制

在大气环境监测的过程中,相关的监测机构要熟悉我国关于大气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实验室和机构的组织认定管理办法。首先建立完善组织管理机构,配合物质设备满足大气环境监测的需求。其次针对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编制科学的工作计划和严格的审核机制,针对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不断的完善质量体系,为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再次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布点、采样等相关方面的作用,明确质量控制手册,从而能够满足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标准。最后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实验室认可制度,在大气环境监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构建实验室认可制度,从而为大气环境的监测提供有效参考。

3.4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我国环境监测质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云计算机技术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也开始受到关注。 在环境监测领域, 使用相关技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爬取等相关功能, 更好的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由于环境监测是一项周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 但在一些设备较为落后的地区,无法做到数据的全面开展。 因此提升相关信息技术的使用, 可以有效的从根源上解决环境监测工作质量。 运用信息技术来从根源上提高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质量。

3.5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

为加强污染物的排放控制,首先,环境监测部门要健全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查机制,明确检查监测标准,制止违法排污等现象。还要明确企业或个体的废气排放标准,加强企业废气处理系统建设,确保废气达标后方可排放,如发现有违法违规现象,要及时处理并严厉处罚。其次,要加强汽车尾气排放性能的监测和检测,对不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车辆,严禁进入市场。此外,秸秆焚烧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秸秆的二次利用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使就地焚烧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大力度宣传环保理念和监督管理,防止秸秆焚烧,促进大气环境有效改善。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数据的可靠度不高,所以在当前的空气环境监测中需要落实科学的空气环境监测手段,确保空气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支持。结合现阶段技术和经济发展要求,在环境监测中引入更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监管手段,满足环境监测数据和结果的精确性。总之,在我国的空气环境监测领域,仍然有较高的发展空间,为了满足空气环境监测要求,需要落实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在不断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为空气环境监测管理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肖林 .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4):18.

[2]孙丽丽.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0(4):127+129.

[3]姚慕平.浅谈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的质量控制[J].清洗世界,2020,36(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