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

刘尧超

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另外,目前高层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主体,在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混凝土材料。因此,施工单位应深入研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最初预制板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结构的建造,但目前混凝土结构是通过现场浇筑完成的。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必须进一步强化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运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负面因素,有效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混凝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频率高、消耗量大的材料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有效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控,并确保相关施工技术的逐步完善,从而推动建筑行业所具有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而为建筑行业的科学有效发展提供保障,确保其能够为社会与人民提供良好服务。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浇筑是将一些材料、水和其他相关物质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后,浇注成型,用于施工。但材料、水及相关物质在浇注过程中并不是随机选取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标准比例进行配置和搅拌。混凝土浇筑施工看似操作简单,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和操作环节值得注意。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可概括如下。第一,质检。无论是施工前还是施工后,都要注意混凝土浇筑形成的材料质量,并对此进行检验。第二,要把握好温度问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水的温度与环境都会对材料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要把握好温度,确保最终浇筑材料的质量。第三,在进行搅拌时在把握好温度等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要对混凝土搅拌问题加以重视。例如: 不同材料的投放顺序、材料的配比比例及搅拌时间等问题。

2、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2.1、配合比

首先,外加剂和碎石要合理使用。在调配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外加剂和碎石的用量能够足够满足整个施工过程的需要。此外,还需要通过混凝土的试拌来确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工作效率,以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做出反应,最终可以稳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如果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保水性差,凝结时间长,此时施工人员需要减少外加剂的用量,增加碎石的用量,使混凝土的凝结速度能够加快,提高整体的凝结效率,降低其中水分的含量。如果混凝土的拌和稠度较大,损失的情况相对严重,这个时候需要施工人员减少砂砾的使用数量,增加外加剂的使用数量,使混凝土的凝结速度能够降低,减缓内部的凝结速度,提高混凝土整体的水分含量。另外在配置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水泥中的水灰含量以及用水量进行合理调整,使整体的施工效率能够大大提升,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其次对粗集料和细集料做好科学计算的准备,在细集料的计算过程中,应当对细集料的质量进行计算。在粗集料的计算过程中,应当对粗集料整体的长度进行计算。

2.2、  搅拌技术

拌制前,施工人员应根据建筑施工要求,科学合理地拌制混凝土材料,并结合前期混凝土试验数据,明确每种拌合物的实际拌制参数,确保混凝土强度及其他力学性能符合规定要求。拌制混凝土时,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以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拌合物应按每种外加剂的先后顺序进行拌制,控制搅拌时间与力度,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避免因该环节操作不规范对后期混凝土使用性能造成影响。故需要在投入混凝土前,首先应当计算好实际的投放量和投放顺序、比例、时间等,这其中的细节直接或间接影响混凝土材料的浇筑效果和安全性。所以针对混凝土搅拌机而言,其有着一定的容量和速度的制约,因此每次投放搅拌材料比例都需科学合理,依照实际的需求进行原材料的投入。在混凝土投放时,应确保施工材料投放的均匀性,把控好混凝土材料的保水性和聚集性,为混凝土配比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最终保障混凝土的成品易用于工程建设,若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需增加一定量的其他物质时,则应当确保混凝土搅拌过程规范,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保障实际过程中的混凝土使用效果,更具有科学和有效性。

2.3、浇筑技术

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检查标高、位置、强度、尺寸、高度等。模板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施工位置,检查相关构件的数量和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内的钢筋、油污和杂物,严格控制模板内的孔洞和缝隙。使用模板时,要用清水湿润,但不能有积水。浇筑混凝土时,应由低到高分层浇筑,每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配筋和混凝土捣固方法确定。在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在底部填充水泥砂浆,如果浇筑高度超过 3m,则需要采用流管或振动流管使混凝土下落。混凝土浇筑时,应反复观察模板,检查支架、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位置,如出现变形、位移等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2.4、振捣技术

第一,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进行适当的变动,调整合适的距离,但距离要求一般不超过40 cm。其次,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混凝土的移动距离可不大于4倍振捣半径,振动器与侧模的距离应控制在10 cm以内。再次,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深度根据相关规定不应超过振捣器本身长度的4倍,同时振动棒在振捣过程中,不能随意碰撞模板、拉杆以及钢筋等处,防止出现损坏现象。第四,插入式振动棒在振动时间上要进行合理控制,时间既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如果时间过短的话,会导致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不够严密,使整个振捣过程失去意义。如果振捣时间过长的话,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崩溃的现象,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如果混凝土整体停止下陷,不再冒出气泡,并且表面整体出现平坦的话,这就说明混凝土的振捣过程非常正确,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2.5、温度控制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温度是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混凝土内外温差将超过25摄氏度,出现温差裂缝。可以看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在内部埋设水管,通过循环冷水来降低混凝土中的热量,通过冷却和搅拌水来避免水化热。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必须控制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允许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施工作业,如果必须要在夏季进行浇筑作业,可以选择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时要对入模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阳光对骨料进行直接照射,要保持骨料中的水分充足,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原料,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在进行搅拌时需要加入粉煤灰对混凝土的比例进行调节。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在施工前、施工期间和验收阶段,必须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分析,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所应用的技术的完善。加强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督,确保施工中涉及的各项施工技术符合规定要求,并按照既定施工流程依次完成各项作业,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强瑞.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浅谈[J].江西建材,2016(18):116.

[2]谢立鑫.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37):13-14.

[3]尹晓雪.关于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