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阿依妮萨·麦麦提

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农业农村局农产品检测中心 新疆喀什麦盖提县  846000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与人口大国,农产品不仅是人们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还是社会活动开展的关键。因此,应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农药残留检测策略研究应用的力度,从根本上促进农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文章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现状,介绍了农药残留检测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农药残留检测手段。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引言

    我国农产品的年产量较大,在国内食品市场中乃至国外食品市场中均占据较大的比重。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爆发,使得农产品市场中的准入门槛有所提升,只有质量符合标准的农产品才具备准入资格,并能向国外销售。因此,我国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控力度,采取多种安全检测技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筛选。其中,农药残留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检测技术之一,可以及时发现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因此,下文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法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分别研究。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监管能力持续增强,农产品标准化作业迈上了稳步推进的道路[1]。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过程中不注重量化分析手段的应用,无法明确农产品生产阶段投入品使用剂量超标情况,增加了农残超标隐患,威胁着农产品质量以及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由于质量控制缺乏量化数据支撑,导致现阶段人们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过分追求农产品的产量,盲目选择高毒害性农药或我国明令禁止使用的甲胺磷、氧乐果等农药,甚至存在不按规定使用、滥用情况,再加上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缓解中催熟剂、膨大剂、催色剂、保鲜剂的应用,导致农产品中农残超出国家标准几倍甚至几十倍,以“毒韭菜”“毒茶叶”为代表的农残超标事件屡禁不绝,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 农药残留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意义

农药问题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等各个环节中使用农药,导致蔬菜、畜禽、谷物、果品、水产品、土壤或水体中出现的农药直接或间接残留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工合成有机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含有机氯类杀菌剂、杀虫剂、落叶剂的农药的大量使用对人的肾脏、肝脏造成了严重危害,增加了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病症的发病率。针对农产品安全质量控制策略不够完善的现状,相关部门在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时,应该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各个国家制定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最高限值标准,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2]。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数据可视化、透明化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应用的力度,为各地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体系的建设提供制度和技术支持,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提出的要求,促进农产品品质的有效提升,加快我国公共安全战略实施的步伐。
    3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农药残留检测手段
3.1 经典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经典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其中,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兼具分析效能高、操作便捷、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灵敏度高等优良特点,且可以配置火焰广度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等多种检测器以及毛细管分流、填充柱柱头等进口仪器进样,满足多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需求。一般情况下,在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之前,操作者需要按比例配置混合试剂、空白对照,并利用“四分法”缩分,即将农产品不要的部分去掉后分成几个部分切碎、打浆、称量、单相提取、净化、定容。进而在单点或多点校正标准溶剂的基础上,进行样品检测。一般气相色谱检定中介质的干扰峰应小于标准要求最低校正水平,并进行两个添加浓度的回收,以便减少误差。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辨率较高的检测方法,且可以实现自动化快速操作,较之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温度适中,不易使得农产品中农药出现分解,准确度较高。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器为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赛默飞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过程中,可以称取农产品样品将其切碎混匀后加入氯化钠、丙酮、二氯甲烷后于超声波清洗仪中振荡匀浆,经过滤器过滤后放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取上清液。进而加活性炭脱色后再次加入无水硫酸钠,持续振荡后静置浓缩滤液,在甲醇-水流动相下,选择一定波长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3.2 农药残留检测要点
    经典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检测人员在使用该检测技术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制备样品。针对需要冷冻保存的检测样本,检测人员必须将检测样本运送、存储的温度控制在-20 ℃左右。检测人员在制备检测样本时,将半冷冻状态下的检测样本粉碎为小颗粒并搅拌混匀,避免由于检测样本水分流失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②准确称量样品。检测人员在称量样品时,必须严格按照检测工作的要求,向待检测样品中加入缓冲液后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再将其移入到比色瓶中,为后续检测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③根据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类型,选择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

[3]。避免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使用不合理而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的问题。
    3.3 合理选用农业种植技术,并做好污染防治
    要想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做好种植技术的选择。优先选择无公害的种植技术进行农产品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农药以及化肥的安全使用标准,在保障农产品生产效益的同时,对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二是要选择可行性较强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化肥用量及化肥种类进行科学选择,因地制宜的明确化肥使用方案,这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提高化肥使用率,有效改善农业用地的土壤环境。三是要做好农业种植基地的污染防治工作。对于周边存在重工业和化工厂的情况下,需要针对重工业和化工厂的“三废”排放标准加以明确,使其所排废弃物均能符合环保要求。在农业灌溉中也需优先选用未遭受污染的安全水源,谨防由于水源中存在有毒物质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
    结束语

中国是农业大国,蔬菜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位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中国蔬菜、水果、粮食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常发生,在给人们的食品安全带来威胁的同时,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出口业与中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应加强农残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根据各地区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及农药使用情况,开展各类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对农药残留进行全面合理的检测,从而规范农药的合理使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洋,李天雨,张文.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运用概述[J].现代食品,2021(4):143-144.
    [2] 李紫兰.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关键环节控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2):107-108.
    [3] 陈颖.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与应用[J].广东蚕业,2021,55(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