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陈媛

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  娄底市湖南省  417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变得更好,同时,对于医学护理的要求和需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应当具备培养专业护理技能人员的条件,其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对于培养专业护理人才也有着重要意义,护理院校也是培养这些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本文就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期望提高中职护理院校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 行动导向;护理;中职教育

引言

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中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护理人的任务,其办学质量和办学特点影响着护理行业未来的发展。由于现在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中职院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降低,学生们大多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来学校学习可能只是为了混一个文凭,对于学习的兴趣很低,这都影响着护理专业将来人才的整体质量。而社会上对于优质护理的需求日益旺盛,中职学校应响应社会需求,转变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以满足社会上的人才需求。行动导向模式应用于中职的护理教育中,以教师讲授为导向,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感受和实践当中学习新知识,掌握课堂内容。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含义

行动导向模式最早来源于德国的教育学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教育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知识与理论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进行亲身体验和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对所学知识的全新认识,正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其成为专业性人才。护理专业的中职学生学习就业方向十分明确。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是他们学习的重中之重。行动导向模式正好针对其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能帮助其在学习知识后进行实操演练,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模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和临场发挥,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时,能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处理紧急事情的能力。教师的引导和修正又能帮助学生判断如何才能更正确地处理问题。

二、职护理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不够灵活,课堂氛围枯燥。与其他院校的教育不同,中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较差,由于实际方面的原因,学生们都是学习成绩较差,自制力较差,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群体。对于这种大部分学生基础都比较薄弱的生源,学校在教育教学上本来就有较大困难,教师可能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习惯,重拾学习兴趣。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教师采用的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根据教材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并不按照学生们学习的基础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这对于一部分自觉性较高、自律能力强、学习基础相对好一些的学生来说,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学习目标,但这种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来说,让其投入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来这些学生对于学习不感兴趣,若课堂的教学方式十分乏味枯燥,他们对于需要学习的内容就更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若教师一味地讲解课本上内容,缺乏实践环节,即使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没有进行锻炼,也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学到的是形式化的东西,而不是实际的东西。如此一来,培养出的人才是不合格的。

2.课程设置有待完善。目前多数中职院校针对培养专业人才设置的课程与社会需求有些脱节,据调查,许多毕业后的学生进入社区医院、国家二级医院等地方进行实习时,需要学习很多新的东西,这说明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没有详尽的考察对口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有哪些。没有详尽的调查和了解,学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针对性就不强,学生学到的是比较广泛的医疗知识,但并不精,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迅速胜任工作内容。

3.学生对职业缺乏认同感。许多教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并不重视。其教学仅局限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其专业技能。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表现并不如意。如在集体当中荣誉感较差,对于工作的自豪感和与其他人沟通的能力都比较弱,学生逐渐对工作的认同感下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校期间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当今时代不仅对于人才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还要求其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三、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专业教育的策略

1.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就业方向模拟器真实工作环境,在工作环境中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让其提前发现并熟悉自己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再进行自主解决和教师协同解决,以避免步入真正工作环境之后遇到问题时手足无措。例如,教师可定期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工作环境模拟演练,模拟在社区医院突然有老人心脏病发,让学生轮流进行事件处理,模拟结束后,老师需要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一一细致的评价,哪里做得不足,哪里有可取之处,学生们在独自完成事件处理后也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回顾反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就知道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时间应如何正确处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的学习印象更深刻,学习心态也会变得积极主动,能感受到学习在实践当中是有很好应用的,对于他人的生命健康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也会更敬畏生命。

2.设置与就业相关的课程。老年护理康复医院或社区医院等都是中职护理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毕业之后去到的主要工作单位。学校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适时调整,而明确了就业单位后,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应加入许多与社区医院和老年护理等相关的专业对口知识内容。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融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教师应定期对市区医院工作内容进行调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项目。让学生了解未来工作模式以及工作内容,学习时更有方向性和目标性。

3.通过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融入教学工作中,除了让学生亲身实践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教师在课上分享真实工作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作当中可能会遇到的更多情况。真实工作案例所包含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广阔,是多年来工作中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但在分析这些真实案例时,教师应以一名引导者的角色进行教学,首先可以将案例呈现给学生,但不说明案例的具体解决方法,让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自身认知和专业知识发表如何解决问题的观点,再全班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一个更完善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真实的工作案例,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及解决办法,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总结

 现阶段中职护理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形式不够灵活、课堂氛围枯燥、课程设置有待完善等。教师可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将其应用到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工作场景中得到更好的实践和锻炼。设置一些与就业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提前接触到工作内容,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在课堂上分析过往真实案例,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更多突发情况,并掌握解决办法。中职院校应大力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健全和完善教学体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琴.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刍探[J]. 成才之路, 2021,(5):2.

[2]李云峰.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性探讨[J]. 环球慈善, 2021,(1):1.

[3]彭靖. 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设计——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