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生态振兴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生态振兴探析

王会芳

身份证号:411425199005205724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快速,乡村经济得到积极的发展,改善了农村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对各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布局,针对构建结构进行优化,切实强调了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也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因而,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而且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关系到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规划;应用效果

引言

在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是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现阶段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深入探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据此提出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并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路径,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的概念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区域范围内的国土空间进行开发和保护,通过科学管理为不同地区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开发和保护,既能为各项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重要保障,也能为一些建设工作的有序实施提供稳定的环境。综合来看,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一项重要指南,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既能促进新时代我国乡村地区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也能实现战略发展的高效开展。在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能有效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按照实施要求发展和提高农村地区产业经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能有效地开发和保护乡村的一些土地资源,构建清洁环境,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进而推动农村地区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环保设施有待完善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时间较晚,相关基础设施薄弱,而且我国地大物博,出现不同区域的乡村生态环保设施要求相差甚远的现象。我国在特殊时期过于注重发展经济,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落后使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无法得到保障。改革开放后,由于过于注重发展经济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且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新农村建设。虽然部分基层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也为乡村输入一些基础设施,期望以此解决农民基本生活问题,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乡村环保设施仍处于稀缺状态,不利于乡村振兴。

2.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同时由于重发展轻保护思想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也带来了土壤、水资源、大气等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在执行生态治理过程中,一些农民在意识观念上不够重视,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导致了农村生态治理工作流于表面,在一些农村更只是一个口号。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农民作为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应始终贯穿于生态治理的全过程之中。但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生活生存压力大以及长期传统生活习惯,农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之思维方式固化,从而对生态治理工作不理解更无从重视,不能正确理解自身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难以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导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推进难度大、力度小、效果差。

2.3生态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绿色环保制度贯彻不彻底

为了切实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贯彻落实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保障优势基于甘肃当地乡村实际发展情况,对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体系进行科学合理构建,并不断进行动态化的完善调整。然而,就现阶段而言,仍有部分地区存在着生态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绿色环保制度贯彻不彻底的情况,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埋下了较大隐患。此外,部分乡村地区还存在管理松散、排污严重、资源浪费等现象,具体而言,部分地区在建设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以及相关产业链时,并未设立相配套的运行机制,旅游基础设施的不完备以及对旅游产品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的匮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这种仅仅依靠乡村基本生态环境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贯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乡村振兴建设的顺利进行也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础上乡村生态振兴规划模式

3.1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生态管理意识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是一个重点和难点。现阶段农村产业发展大多数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因此,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的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态环境管理意识,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要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优化生态格局,将具有环境污染问题的产业格局进行重新规划,进而提升农村地区的环境建设质量,保障我国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环境治理和宣传工作,强化生态环境管理意识,积极完善农村地区的各项环保配套设备,修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来实现生态化农村建设。

3.2扩大生态发展主体,提升生态文明治理效能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治理的效能同样需要遵循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事实证明,仅依靠政府部门进行农村生态的治理是不足以支撑生态文明发展的。一要加强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无法发生改变,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要加强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领导性,对生态治理资金支撑的保障作用,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性。二要发挥农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关系到农村未来发展。

3.3倡导绿色农业发展,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我国的农村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的现状,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农村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比如采用不合理的种植技术,致使土地肥力减弱、出现盐碱化;过度放牧行为导致草原面积退化;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与污染物排放问题,不仅会致使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出现,还会严重致使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基于此,我国应大力倡导绿色农业发展,鼓励和创新使用绿色生产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致力于打造较为完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结构。从而从源头优化生物链系统和保障食品绿色化健康生产,切实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同时投入力度也明显增大,获取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乡村规划融合发展体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开展。政府也要针对各个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要重视为村民开展思想教育,做好各方面的协调空间,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实践,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建设和发展依旧任重道远,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必须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中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娜.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重庆市乡村振兴分级规划要点探讨[J].规划师,2021(16):42-46.

[2]贾铠阳,乔伟峰,王亚华,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尺度国土空间规划:认知、职能与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9(8):16-23.

[3]杜津桥.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村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路径探析[J].南方农业,2021(26):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