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学思维开拓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高校美术教学思维开拓模式研究

乔檑

重庆三峡学院 

摘要:我认为工作室,每一个工作室都应该找自己的方向去培养,建立不同的理想。同学自己去找自己合适的空间,这个是没问题的,艺术并不见得必须要怎么样,或者不能说艺术不能怎么样?工作室有条件以后,内部要多交流,经常往外走,往外走这个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因为以前我都私下带学生去其他学校工作室,到外面去看,跟其他院校进行交流,跟老师同学交流,版画工作室他们做到了,我有条件也带过去,现在我们学院已经把这个建立一个机制了,所以这种交流活动啊,对外交流应该是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  思维开拓 

同学看我前些年画作品,让我给他们谈一下创作经验。我恰恰不再去分析这个作品怎么样?而是跟他们说,有一个规律,规律是每一年基本上会做一个全新的一个变化,这个也是我的一个试验。从我研究生开始,一直到现在我基本上做到了每年一个变化,有的是一个彻底的,一个完全跟前面没关联的一个变化,我想去做这种尝试。这一点我想给同学们建立一个信心,你们应该有勇气,假如我是对的,那你们也可以这样做,但是这有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同学不见得认为你是对的,这是一个问题。我提供的是一个态度,老师都可以这样去画,他都敢这么画,你就不要担心太多东西,我是这么去想的。但是关于某一个具体的创作,关于题材技法,那是具体事情,比如说你谈色彩,那可能色彩的一些关系,造型的一些元素语言,那是技法上具体的事情,在技法层面上肯定也有正确的,好的,不好的,需要去改进的,需要去讨论的,不是说做什么都是对的,不是这个意思。我的作品想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思路,就是你可以大胆去做你自己的,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直往前走。包括现在正在展览的毕业创作,是我们工作室的第一届,我写的前言也是这么说的,永远是一个开始,永远没有终点。就是我们永远是开始,难点怕什么呢?并且,我们不会走到终点去的,就是说,想让他们形成一种比较开阔的思路,通过我的作品或者我的教学思路,我想跟他们建立一个观念,其实在于你自己想走到哪一步。你想画什么东西,你慢慢通过美术史也好,通过当代的一些现象也好,你慢慢去研究学习,给自己一个机会,而不规定你怎么样子去走。我的作品的示范作用恰恰是反向的,就是我跟你提供说可以这么做,而不见得我是站的有多么高,我画的都不好,你跟我学习,我做不到我没这个能力。我认为同学恰恰比我画的好,因为我看见的是思路,他比较开阔的一种没有规则的,打破规则的一种自我的直觉的东西,这个东西很珍贵,即使这个事情情对他未来是不是意味着成功,这个不做讨论,但是探索是需要勇气的,可能这一点比其他的更重要一些。最近几年我也在尝试做一些综合材料的,甚至我一直在引进一些影像,声音的东西,都想尝试去做,但是我的能力,我的空间都不一定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我还是需要团队,我现在身在时代当中,就要去关注时代大的方向,时代的思路思。

我认为工作室,每一个工作室都应该找自己的方向去培养,建立不同的理想。同学自己去找自己合适的空间,这个是没问题的,艺术并不见得必须要怎么样,或者不能说艺术不能怎么样?工作室有条件以后,内部要多交流,经常往外走,往外走这个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因为以前我都私下带学生去其他学校工作室,到外面去看,跟其他院校进行交流,跟老师同学交流,版画工作室他们做到了,我有条件也带过去,现在我们学院已经把这个建立一个机制了,所以这种交流活动啊,对外交流应该是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我们以后继续加强内部的交流,工作室之间的那种专业交流,同学内部的交流以及同事之间多交流更有利于我们工作室整体发展,对于学院的层面也是在往前发展的。

用作品来说可能是最理想的,从操作层面它有一些还需要讨论,需要另外话题来讨论。另外一个从工作思路培养方式,因为毕竟工作室一届一届走下来,每个工作室有自己的经验,它的调整,或者是它坚持的方向,可能恰恰是其他工作室需要关注的,你不能每个工作室全部独立去做,如果出现问题就是共同的问题,那我就做了两次,对于学院层面来说,那9个工作室有可能这个错误要走九次,那对学院发展来说它就做完了,所以交流它也有好处,不光是对外,对内也是可以多种方式。培养模式和他们的一些理念以及工作当中出现的情况以及好的地方,它往往是可以借鉴的呀。我们艺术专业最后还是需要拿作品说话作品要宽泛一些,作品的结果要更宽泛一些。按我说,那可能是更看重这个人的发展前景是什么,而不是说就是作品。年轻人多给他们机会,看看他的思路是什么,它欠缺的东西是什么,它可以后面在弥补,但是有些东西他欠缺了,他以后他没这种思考,没有这种想法,是不是他有这种可能性,他意识不到这是问题怎么办,所以就需要多交流,

注重培养学生的一个思维方式,不仅是田野调查,还不要去束缚,不要去刻意教技法,而是打开思路。这是前提。不是不教技法,还是要教技法,要教的技法更具体一些,让你想清楚这个画面技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的,那是一种技法的差别,我就问你为什么这么做,你自己要想清楚为什么这么做,你说必须弯弯曲曲去画,那我们把那叫具体技法问题,即使我给予不了,我可以请其他老师来教你,比如说,国画的实验水墨,请到我们工作室来上课,那就是技法课呀。有技法,我只是没有规定一个前提,达到什么目标。甚至那种技法有可能是你自己创造的,就是我们不限于某种技法,也不规定用哪种表现形式。除非是具体的那种程度,一和二得到的答案是三,那只能是各加,只能用加这种技法你就不能用减,减不出来,这种效果必须用这种技法才能做得到,它是已经闭合了,没有更开阔的一种可能性。

我们可以来探讨技法,你思路成立了我们来计划什么方式表达,另外一个课时量少了,同学们往往有了思路以后,他的技法表达他就很犹豫,他做不到,在毕业创作有同学就是,同学们还缺少一种判断,他还是相信我的判断,我改一个错的他可能也跟着去。所以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思路起来了,我们又缺乏那种实践的经验不够。这个是课程的问题,在工作室叠加了很多工作量。比如说调查展览批评,需要讨论方案,你提了个方案出来,上课的时候我来谈所有同学也很无聊,有可能整个上午四节课谈了一个人的一个方案,工作量大的不得了,这个作业完成了,我来点评,那我点评的方式,有时候是我确实没办法了,我一个人说完了就好,但是,更多的启蒙是什么呀,同学去讲其他同学提问题,只针对这个事情来提问题,那其实是有多少人在场就有多少的一种意见,有可能是这种情况,所以这个需要大量工作需要工作时间,那剩下需要同学们私下计划,现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时间已不具备了关于技法的问题。所以我的课程设置我做了一种改良的,我有一个主课副课的设置。那主课,比如说我这个主课是画石膏,那我有一个副课,知道同学们画石膏不知道肌肉骨骼,我就让你去研究这个骨骼肌肉要交个作业出来,那就是副课,需要你私下做,但是老师辅助你。再比如我说田野调查开始了,在这个之前,我就会有一个副课,关于写作的问题,就像这样的一些教学具体情况。现在我工作室就是主课和副课的结合,它们是相互支撑的。对于大一的同学刚进来,技法什么都不会,我会让学生去临摹世界的名画风景,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让他知道创作的语言是什么,我也不去讲创作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不讲这个东西,而是通过自己去感悟。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每一个人的思路去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