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邓赟燕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实验小学 536100

摘要:在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了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心。而口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笔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同时也是构成计算能力的关键部分。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口算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语文学习中,应当让书写成为半自动化的基本技能。那么,在数学学习中,笔者认为,应当让口算成为半自动化的基本技能。口算能力是学生一项最基本的素质,良好的口算能力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准确性,而口算能力差是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一、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数学背景的认同,提升其学习兴趣,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其次,口算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思维、逻辑运算及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小学是学生思维成长和丰富认知的关键时期,只有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继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能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现状

(一)学生的口算练习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过程中,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以及核心地位,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在口算过程中展开有效的思维分析活动,才能促使口算教学高效开展,切实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思维处于活跃阶段,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的保持聚精会神,再加上数学口算中各种概念、法则以及原理多样烦琐,口算练习方法也缺乏创新,学生的口算准确率不高,磨灭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数学口算练习积极性的提升,进而导致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教师的教学工作推进也会受到极大阻碍。

(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若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面的学习都将成为空谈。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必须对理论知识、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有清楚的认知且理解透彻,不断地进行巩固和提升,并加以灵活运用。否则,学生将很难在课后自主完成练习题和作业等。

三、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口算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在口算学习中也是如此,只有当学生对口算有着强烈的兴趣,他们才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口算兴趣的培养。针对目前口算训练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兴趣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口算学习兴趣。比如,除了多媒体教学和情境教学等常规教学方式外,教师还可以将游戏教学、口算过级等教学方法引入数学课堂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以“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训练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和组织竞答活动,调动学生口算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将班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答。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口算题,然后让各小组选出代表抢答,回答正确的小组加一分,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高。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口算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口算是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思维敏捷性的重要体现。口算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以下两方面的训练。第一,一定要把口算坚持下去,养成习惯,长久的锻炼才能看到效果。例如,在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看图片计算数字。如公园中小丑的手里一共有15个气球,卖出9个,问:还剩下多少个?可以在黑板上画出15个圆形,而后擦掉9个,再让学生数一数还有多少个圆形,同理就可以推算出小丑手里还剩几个气球。可以列出算式15-9=6,通过查数字的方法得到正确答案。之后要举一反三,9个气球加上几个就是原来有的数量,即9+6=15。同样类似的习题还有:家里有13个苹果,妈妈吃掉4个,问还剩下几个。正确的式子是13-4。我们可以用摆木棍的方法,摆出13根,拿掉4根后,数一下剩下多少根,答案很明显是9。第二,要想提高口算能力,还可以举办一些游戏竞赛类的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轮流派出代表答题,得分最高的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三)做好算法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算理的讲解。在口算教学的环节中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口算,更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口算。如此,学生才能联系所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懂得口算的算理,并把相关知识予以融会贯通。数学教师要强化算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口算方法。例如,在教学“()+()=10”一题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帮助教师解决问题“:10个孩子一起做手工,共有两个工作台,每个工作台需要分配有几个孩子?”吸引学生参与口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现场演示,在游戏化的口算情境中充分讨论各种分组形式,学生就会轻松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再让他们与数学语言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口算方法,将自己的收获说给别人听,进行讨论和验证,达到将“教的过程”向“学的过程”过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形式多样加强训练

在教学“十几减8、7”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比赛过山洞”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中两个学生手拉手举起来当作是山洞,一个山洞的顶上写着8这个数字,另一个山洞的顶上写着7这个数字,其他学生则手里分别拿一张10~18中的数,在山洞前说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而充当山洞的两个学生则一起判断过山洞的学生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放他过山洞,如果不正确就让他退回等待下一次,两个充当山洞的学生如果有一人判断错误,就让该组再多一个学生过山洞,最后看看哪组先过完山洞。学生在这个游戏中不仅巩固了“十几减8、7”的口算,而且兴致勃勃、情绪高涨地口算着,丝毫不觉得这是在做口算训练,而是在快乐地玩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得到显著成效,而是需要数学教师长久地利用高效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口算意识较为薄弱,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口算能力普遍有待提升,教师对其不够重视,主要是因为考试未涉及这一内容。但是在解题的过程中,口算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解题效率,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口算思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成香.关于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现状与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3):71-72.

[2]张东录.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幻画报,2020(12):191-192.

[3]李立.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0(32):86-87.

[4]包敏.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131-132.

[5]蔡未芳.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