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4

 浅析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万绮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225001

摘要: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能提高中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还能极大地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责任重大。本文主要探索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概念、国内外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以及对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展望,希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能成为整个教育发展战略的突破口。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1] 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与各项劳动就业制度相一致,课程设置内容及教学模式要与企业岗位需求、就业准入标准的要求相衔接。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什么样的人、在哪里培养、谁来培养、培养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六大要素组成,其命名往往采用某一要素的最显著的特征。[1] 如我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英美等国的“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英国称“工读交替”,美国称“产学合作”),日本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瑞士的“洛桑模式”以及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等。[2]

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单单是校企合作模式下,就有很多的分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产学研合作模式等。除此之外,还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概念内涵

(一)校企合作的概念

“校企合作教育”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欧洲的“产学合作教育”, 其基本内涵是“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与我国“订单式”、“产教结合”、“准员工2+1式”、“产业、学校、科研院所相结合”等相关表述不同的是:美国称“产学合作”,德国称“双元制”,英国称“工读交替”,日本称“产学研”,瑞士的“洛桑模式”以及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2]部分国内学者也对校企合作的概念做出了相关界定。其中,费云生先生认为,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与市场需求相接轨,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其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3]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要求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4]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校企合作的模式划分主要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方案中的时间、 空间和组织要素的不同组合为依据,可以从实际中存在的众多模式归纳为“学年分段”模式、“阶梯分段”模式、“半工半读”模式、“弹性安排”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教学工厂”模式、“场内基地”模式、“行业主导”模式、“职教集团”模式这9 种主要模式。[5]不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色与功能,地方政府和各高职院校应该共同努力,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三、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探究

(一)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1.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以校企双方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标需求指向所进行的信息、知识、资源及行为合作活动,以期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校企协同培养具有五种基本模式:产学研结合,开放教学;协同遴选,注重实效;依托科技园,拓展协同空间;建立联盟,形成特色;注重能力,共同评价。[6]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主要体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行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构建“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

[7]

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是学校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交替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其运行方式就是将理论教育与企业实践教育相交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最近多年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2+1”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即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前两年以学校教育为主,第三年以企业实践为主。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将工学交替视为教学模式。陈继红将工学交替视为一种教育模式,认为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工学交替是其中的一种。[8]

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企业)与培养单位(学校)签订协议,充分发挥双方教育资源优势,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及管理,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组织学生就业的教育方式。目前,我国实施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直接订单和间接订单两种方式。其中,直接订单包括学前订单、学中订单、毕业季订单三种方式;间接订单包括与中介机构订单、与中间企业订单两种方式。[9]“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按照达成订单——招录学生——实施培养——上岗考核——岗后关注五个阶段来展开。

5.“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合作又叫官产学合作,源于美国的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形成于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的1955年。它是指学校与产业部门在教育和研究领域进行合作的教育体制,即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企业工作交替进行。[2]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又称产学研结合,也来自于美国的合作教育,基本内涵为: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10]

(二)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1.美国的“协作式”(FPD)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美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世界公认的最为先进的模式,特别是美国的“协作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分层和职业能力,强调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对学生进行定量和定性双重考核标准,为美国培养了大批人才。[11] “协作式”培养模式本质就是“教学—科研—生产”型模式,美国在这样的思想下建立了举世瞩目的“硅谷”,学校和企业的互动,实行联合培养人才,使得“硅谷”带给美国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双元制”(Dual System),指的是一种私人办的企业作为“一元”,与国家办的学校作为“另一元”,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起源于德国高中阶段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企业承担约三分之二,国家承担约三分之一。[12]这种模式被德国人称之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3.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工读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现代学徒制是对古老的学徒制度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它通过工读交替的教学模式成功地实施了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模式。[13]“工读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又有个通俗叫法,叫做“三明治”模式(Sandwich Education),是指按学期交替进行行业基础知识教育学习和实习工作,这样的培养方式,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日本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官产学”人才培养模式)

4.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具有一套完备的体系,其公立的TAFE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学院遍布全国各个城市,构成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和特色,被国际职业教育界称之为“TAFE模式”。[14]

5.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新加坡的“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模式,是林靖东先生在发现大专院校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企业界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所创造的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二者紧密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15]

四、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我国的高职教育既坚持“大力发展”,又着力“提高质量”,在规模扩展和内涵提升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呈现出七大转变:办学理念由封闭转向开放,评估指标体系由本科压缩型向高职特色型转变,师资引进与培养由学科型教师向双师结构转变,教学内容由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课程系统建设由稳定的学科课程向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转变,办学模式由单一学校办学向校企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转变,培养方式由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16]

(一)我国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导向”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原则。在这样的办学原则下,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会有着比较明确的目标指向,也不断尝试着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上推陈出新,以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选择频次最高的合作方式是学生到企业实习,这也是多年来的传统方式。除了这种方式外,校企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积极引入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学校教学、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与专业设置等积极让企业参与到具体的办学教学中来的方式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尝试。以上多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企业参与学生的学业评估方面,双方的合作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在我国各地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既有类似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又有类似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有类似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模式等。

(二)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面临的困境

从理论预期上讲,校企合作育人既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还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是多方共赢的一场实践。但从实践操作上来讲,在合作形式、内容和成效上,我国的校企合作育人活动跟很多发达国家相比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即所谓的“校企合作失灵”。[17]

对于目前校企合作育人的困境与局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的谨慎投资使校企合作遇到困境,并且部分企业实际参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形式参与大于实际参与的问题。从高校方面看来,他们认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不佳,会直接影响高职毕业生实践经验,进而影响毕业生质量,最终会对高校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不良影响。从学生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认为,在高校与企业进行的合作教育、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自己充当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角色,面临着“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另外,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学到的东西有限,会耽误学校文化教学。

五、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类型特色的创新。即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关键。首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体制基础;其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工作平台;最后,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为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基本保证。[18]

只有“出口旺”才能带动“进口畅”,学生高质量就业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实践证明,要使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出口旺”,就必须使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就业的高质量以及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保证高校在教育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各高职院校要努力办出课程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和相应的课程教材,加强人员培训以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同时,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筑人才培养的直系上升通道;最后,还要合理选择协同育人企业,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努力做到与学校科研成果共享,着眼于长远利益,以求互利共赢;其次要制定精细精准的合作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最后要重视全程参与合作教学成果的监督评价与验收,及时调整,改进,优化合作方案。[19] 对于政府方面,首先,地方政府和各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明确政府对校企合作的责任,加强统筹;其次,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以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最后,地方政府要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同类型的院校和专业,出台因地制宜的校企合作政策,通过政策驱动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卉.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与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19(17): 36-40.

[2] 韩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J]. 教育与职业, 2010(2): 30-31.

[3] 费云生. 创新校企合作平台  促进校企发展共赢[J]. 职教论坛, 2011(11): 4-5, 8.

[4] 竺世萍.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14.

[5] 余祖光.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4): 5-11.

[6] 杨路. 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31(1): 62-65.

[7] 吴家礼,许芳奎.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0(32): 26-28.

[8] 陈继红. “工学交替”实训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尝试[J]. 职教论坛, 2008(10): 41-43.

作者简介:万绮(1994—),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在读硕士,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1] 韩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J]. 教育与职业, 2010.

[2] 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