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身体攻击性行为及教育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3

幼儿身体攻击性行为及教育策略研究

刘家君

四川省内江市第三幼儿园 四川省内江市641000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学前期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之一,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的内容。引发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的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原因、自身原因、社会原因、教师原因。针对此,我们可采取以下努力进行改善:在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后家长进行及时的制止;根据幼儿的年龄、身心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识;正确利用社会资源对幼儿的影响;加强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正面引导。

关键词幼儿教育;儿童行为问题;身体攻击性行为

一、基本理念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是一种伤害他人或事物,以获取某种事物(座位、机会、权利等)为目的,并形成外部伤害的一种社会行为。它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语言的攻击,也可以是权利的侵犯。 攻击性行为最早出现于婴幼儿期,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幼儿逐步学会了控制攻击性行为。可以认为,婴幼儿期的这种早期攻击性行为,是日后侵犯、欺负,乃至伤害的最早雏形,这些行为不仅会对被侵犯者的自尊、情绪、学业等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而且对于侵犯者而言,也可能会导致日后行为失调或暴力犯罪。学前儿童的这一行为不仅不利于自身的人格社会化和身心健康发展,也同样不利于周围学前儿童的人格社会化和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重在探索总结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策略,以促进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关于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过去的研究中有许多不同的理念。班杜拉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社会学习性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一)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S. Vygotsky)提出来的,它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机能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由文化产品、活动和概念充当中介的、并受中介调节的过程(语言是首要的调节手段)。在该理论框架内,人类被理解为利用原有的文化工具创作新的文化工具,并由这些文化工具来调节他们的生理和行为活动。语言的使用、组织和构筑是中介的首要手段。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重要形式是通过社会和物质环境内的互动而得到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促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二语习得的社会环境。

二、概念界定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推行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连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连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期间,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期间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开始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宝宝大约在降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在此之前,宝宝依靠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来表示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除了以哭做为直接的交流以外,身体语言如脸部的神情、手臂与脚的摆动都是。在此时期,你越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就越能拉近你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越能激励他使用非语言的方法作为有效的沟通。

在本次研究中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在3~6岁期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

(二)儿童行为问题

当儿童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相适应,称为行为问题。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较为常见,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因此,区分正常的和非正常的儿童行为非常必要,目前有多种衡量儿童行为的量表可用于帮助划分儿童异常的行为问题。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至19.57%之间,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

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学、家庭环境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其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属于多病因模式。

儿童行为问题有多种分类,主要有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攻击性行文等,而在本次研究中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三)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是一种招致人和动物身体或情感受伤害的行为,或者是招致财物损坏或毁灭的行为。它可能是语言上的也可能是身体上的。拍、抓、掐、踢、吐、咬、威胁、侵略、羞辱、闲话、攻击、辱骂、欺负、毁坏和破坏都是攻击性行为的例子。虽然每一种行为都会带来伤害的结果,但是儿童使用攻击性行为却有着不同的原因。儿童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

在本次研讨中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比较频繁、较严重 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同伴交往中的身体攻击

      胡早早是一个胖胖的,语言方面比其他小朋友发展得稍弱的小朋友。他说的话很多时候小朋友们都听不大懂,并且,他很喜欢动手。可能这是他喜欢动手的原因中的一方面;

记录1:晨间活动的时候,朱懿轩小朋友在玩科学区的一个玩具,而胡早早也很想玩儿,于是就朱懿轩把玩具让给他玩儿,而朱懿轩不愿意,胡早早就很急躁的说着一些语无伦次的话,朱懿轩还是不愿意。于是,胡早早就出手了,一巴掌打在了朱懿轩的胳膊上。

记录2:户外活动时,老师引导着小朋友们排队整理,准备回教室。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插队是不对的,不能插队。胡早早一来就插到一个小朋友的身后,那个被插队的小朋友就告诉他不能插队,他没理人,继续站在那里。于是那个小朋友就准备告诉老师胡早早插队的事,胡早早一看到那个小朋友要告诉老师,就着急了,一下就把那个小朋友推倒在了地上。

从上诉的案例来看,胡早早在日常的活动中常常表现出对其他幼儿有攻击性行为,在晨间活动时因为别人没按照他的要求给他玩具,他就动手打人。在户外活动排队时,因为别人不允许他插队,于是他便动手打人了。同样在她进行表述时由于冰冰的词汇量并不多,并不能讲事情阐述得很清楚,当这种时候她就不会再进行阐述而是选择直接动手。

胡早早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受到以下方面的影响:

1、家庭原因:

家长是与孩子直接发生互动的养育者,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的行为和个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观念和方式在促进社会化进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早早无论在任何的事上都必须顺着他的意思来,要是不能按照他的意愿行事,他就会使用大哭大闹甚至动手或动口来达成她的意愿,从而导致了他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之后老师在与早早的家长进行交谈时才知道早早的父母是一直在外面上班的,他一直是爷爷奶奶带着的,并且有一个没有生育能力并且一直把他当儿子看待的叔父,家境条件优越。但是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工作,与早早在一天之中分离的时间较长,一起活动的时间减少,亲子之间沟通的时间被缩短,父母、祖父母处于愧疚的心理,事事都会顺着早早。并且平时经常有听到别的家长说早上入园前早早打他婆婆的事,而他的婆婆却不以为然,觉得他小便顺着他,这些更加助涨了这一气焰。一切的事情都由着他的意。这让他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所以家长的过度宠爱幼儿容易造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2、自身原因:

①早早的性格非常的爱热闹,对其他的小朋友也非常的热情,同时他的性格也非常的急躁。这些都是他的性格上的自然特征,而这些自然特征遇到适宜的环境,就容易产生出攻击性行为。

②语言的发展。通过观察早早语言的词汇量并不大,早早的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同龄的幼儿相比,发展是比较缓慢落后的。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早早不会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又急于的想要和同伴描述,自己的控制能力比较差,因而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争执、争斗。

③认知发展。在早早的意识里,打人这一行为只是她想达成她的意愿的一种方式,并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是错的。

四、改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一)家庭方面

带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在解决人际关系或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过多的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想到的能够解决问题或者能够沟通的方式方法的数量要少于一般的幼儿,而且也是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都普遍带有攻击性。这也与他们平时在家所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关联。就比如,早早因为是一大家人中最小的孩子,家人都宠着,做了错事也只是进行口头教育,并不会对他错误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这样只会强化幼儿的错误行为,而不会降低其错误行为的发生,得不到根本的改善。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作为幼儿的父母,应该重视并加强与幼儿心灵上的交流。只有加强与幼儿心灵上的交流,才能使幼儿信任父母并从父母那儿学会如何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父母也应该仔细的倾听幼儿的话语,了解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尽量不要打断与幼儿之间的谈话,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是十分的尊重,同时也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尊重别人;等幼儿讲完话后,父母要对其讲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这样父母才能更加便于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从而能够很好的遏制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二)教师及幼儿园方面

1、正面引导、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优化幼儿的活动环境,减轻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如:给予幼儿充足的活动材料,避免给予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刀枪、棍棒等),挑选富有教育意义的益智的影视节目,避免《熊出没》这样有攻击性行为的节目。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促进幼儿在行为和认知上保持一致。幼儿年幼无知,辨别好坏的能力差,我们要教会幼儿区别好与坏,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受人欢迎的,哪些行为是错的,被人讨厌的。在此来源根基上,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当产生纠纷和矛盾时,要注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多元性思维能力,学会用协调、更换等多种形式来解决纠纷和矛盾。

2、反面教育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我们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出“不一致反应”,即对其攻击性行为不加强,不予注意,而对其被攻击的幼儿却给予充足的关注,在此同时,我们用移情训练法正确引导。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并由情绪、情感的改变而带来积极的行为变化,幼儿逐通晓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去做,不利于他人的事就不去做。轻度的惩罚与合理科学的规则相结合,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在实施惩罚规则的同时创建合理科学的规则,帮助幼儿内化规则,如:值日轮换规则;小组长竞赛规则等。使幼儿自愿遵守规则,以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减轻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3、从培育被攻击者的自我保护能力着手,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经过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所好转,但亲社会行为不稳定,我们发现:他们的攻击对象都针对一些较弱小的小伙伴,一般被攻击者很少有反击行为,因而我们从培育被攻击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始,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采取的攻击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幼儿不加选择地挑衅任何一个小伙伴,有的幼儿则专门向弱小的孩子挑衅,这可能是他们认识到挑衅强大的小伙伴会遭到反击的原因吧。根据帕特森的“消极反应会强化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点,我们有意识地教给被攻击者自我防御的能力。对于攻击性较强的幼儿,只要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和家长的合作与沟通,并采取一系列的方法,社会、家庭、幼儿园形成合力。幼儿一定能在有效引导下逐渐学会适应他人,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掌握良好的行为准则,学会与他人创建和睦的关系,形成关心他人、与他人通力合作的良好品质,从而在源泉上减轻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成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4、对幼儿进行认知训练,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理解原因的能力能帮助幼儿正确的知觉情景,是成功进行同伴交往的前提。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从案例中不难发现,不管是攻击性行为还是非攻击性行为,他们对小伙伴做出的行为更多的偏向于报复,认为是故意的就报复得多,无意的就报复得少。因此对幼儿进行认知训练,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任务在于积极引导幼儿认知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从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从而为幼儿进入学校从事系统学习做好准备。

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作为一位幼儿教师,在处理攻击性行为的相关事件时,不能进行一刀切,要从多方面寻找诱因,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探索。再实施相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念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2] 班杜拉.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

[3] 蒋俊梅.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教育探索,2002.

[4] 王振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黄小莲. 攻击与被攻击策略与浅释.学前教育研究,2006(6).

[6] 胥兴春. 应对幼儿冲突的策略与技术.儿童发展与教育,2006(6).

[7] 佘翠花. 幼儿同伴冲突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