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探索

孙桂英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摘要通过对校企合作经验的阐述,来探讨校企协同育人的意义及途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可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可实现学生毕业后就业零距离上岗,实现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多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多项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的出台及落实,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已从初级阶段晋升到中、高级阶段。实践证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可以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良好模式。

我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政策背景支持

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工作,从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政府各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指导性文件,把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中指出,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2017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上升到社会层面,旨在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办学,为多元化办学体制构建、多元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奠定方向[1]

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1.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职业教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是企业技术工人的“蓄水池”,企业的发展,以职业院校做后方;学校的发展也以企业为依托;学生的就业更是离不开企业。故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可实现三方双赢。

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能够了解企业前沿技术,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实训基地实力,促进专业教学的转型升级2,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2.提升职业院校育人质量

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课程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协同育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平能够到达企业技术工人中级以上的技术等级。另一方面,通过协同育人,学生与企业教师深入接触,感受工匠精神,学习企业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职业院校育人质量的提升。

3.促进职业院校长期发展

职业院校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制度,来保障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在与不同企业协作中,可灵活实施协同育人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PDCA循环不断改善、提升育人质量,促进职业院校长期发展。

4.提高师资水平

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企共建师资队伍,学校教师通过到企业教学、顶岗实践、技术服务、技术交流、横向科研、课程共建、教材开发等途径,逐渐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途径

1.“2+1”协同育人模式

我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实施的是“2+1”人才培养模式,“2”是指学生在学校集中学习两年;“1”是指学生在第三年全年在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实施校企协同育人。

在第一年,学生在校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安排学生进企业完成专业认知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熟悉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及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安排工匠大师和优秀毕业生进校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企业、专业及将来就业岗位的认知。

在第二年,学生在校主要学习专业课知识和专业技能,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技能实训。在学生有了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再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第三年实施协同育人,完成岗位实习课程教学过程。通过考察企业、企业宣讲、面试、学生参观企业等环节,学生选择岗位实习单位,企业选择实习学生,签署校-企-学生三方实习协议。在岗位实习教学过程中,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标准、教学内容、考核标准、企业教师配备标准等。学生服从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师傅)双重指导及考核。岗位实习期间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专业知识等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与提高,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直接在岗位实习企业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实现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2.“订单培养”协同育人模式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倡导“以就业为导向”的新观念,加快调整、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动订单培养、产学结合,使职业学校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企业。

“订单培养”具有单位人才需求定向培养,单位定向培养的学生可降低人员流动频率及人员流动损失,节省单位为招人、留人、养人等投入的人财物和时间等优势。所以,“订单培养”越来越受企业青睐。

我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在2021年,组织开展了“康师傅订单班”“华威订单班”“芯愿景订单班”“四化建订单班”等,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订单培养”可在第二学年的第4学期开展。前期,学校需调研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用人标准、岗位需求、合作意向等。组织企业进校宣讲,学生参观企业,再组织学生报名。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建培养方案、培养内容、考核标准等。

例如“华威订单班”,华威公司是一家无损检测公司,需求无损检测技术技能人才。“华威订单班”成立后,华威公司将检测人才技术培训移到校园,搬进课堂,与校内其他课程教学交叉进行,有计划、有质量地实施培训与教学工作,深入推进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方式。华威公司注重人才技术培训质量,派出经验丰富、学时渊博的行业专家做培训教师,并配备高端设备做实操技术培训使用等。校企共同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培训时间,校内培训计划连续开展三个月,假期进企业继续培训一个月,结束后企业择优录取,安排学生进企业岗位实习、就业;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焊接缺欠基本知识、磁粉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渗透检测、行业标准等;教学方式,采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方式,每天先安排1.5小时实操训练,后安排1.5小时理论学习;考核方面,每个项目结束后,安排理论和实操考试。

3.“课堂进企业”协同育人模式

专业技能课程,依据企业生产线情况,可以安排到企业上课,实施将课堂搬进企业。可安排半天企业生产线上操作教学,半天理论知识教学。课堂与车间融合,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技术融合,技能水平在生产线操作中得到提高,理论知识在生产线操作中得到巩固。“课堂进企业”教学内容可包括安全生产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相关专业技术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设备使用及维护教学、文明生产教学等。

4.校企协同“1+X”证书培训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发展模式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1+X证书制度”的实施,助推职业院校改革走向深入。

职业院校自身的软硬件若不能满足“1+X”证书培训要求,可以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软硬件校企协同“1+X”证书培训,也是非常可取的人才培养途径。

5.校企协同培训竞赛选手

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学生的实操技能教学是在企业教学中实施的,这样校企就可以联手培训竞赛选手,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也能提供参赛获奖率。

参考文献

[1]吕蔷蔷,叶美兰. 高等教育“一流多元”发展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改革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6月.

[2]韩梦如.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构建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

21)9:277-278.

.

作者简介:

孙桂英(1969—)女,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焊接技术教育教学。

论文需标注:本研究成果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资助,课题编号21ZJB02,课题名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