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保障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保障措施

吴岳璋

身份证:440982199003231434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气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家庭电器总量和用电功率呈上升趋势,建筑工程电气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严格按照国家电气设计标准,以居民用电安全和资源节约为设计基础,保证建筑电气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安全性;节能性保障措施

引言

电气设计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设计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难度也越来越大。但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气方面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相关设计者应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秉承安全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

1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建筑工程中的电气设计与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和生命安全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时一定要严格遵循设计原则,要在保证设计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建设成本,以求得利益最大化。首先,在施工之前,工程电气设计专业人员应先对整个工程建设做详细了解,并与其他施工人员进行探讨交流,以保证整个电气设计合理且安全,同时充分考虑设计的可行性,在建筑安全的基础上选用节能的材料与设备。其次,要保证电气设计的节能性,设计人员需先对建筑工程中的电气消耗量做出详细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融入设计之中,在满足工程电气设计要求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最后,工程电气设计应充分考虑适用性,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保证电能的使用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并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基础需求,为建筑设备运行提供帮助。

2电气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标准化的设计方案。在具体的施工建设时,必须要能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但是当前对于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在具体的电气工程施工中,特别是对于混凝土施工这一环节内容,不具有充足的文件数据和图纸的支持,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在设计单位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安排时,对于具体的电气安装位置的施工,所给出的标注和信息较为模糊,并不够明确,而且也仅仅进行了较为简洁的说明。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缺少较为详尽的设计信息,施工方、设计方难以开展具体的沟通和协调,这也会影响到实际施工的便利性,对于施工的顺利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有很大可能会造成施工的风险问题,威胁整体工程的安全性。所以,设计方和施工方也要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时地开展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如果遇到施工问题,也要及时向设计方寻求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双方的协作与沟通,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施工计划,提高整个施工的科学性。电力工程的标准。不管是住宅还是商业用电,都具有差异性的设计方案,但是对于建筑物来说,不同的面积和楼层也会具有不同的用电量。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也要结合建筑内部配电室的数量以及配电线的长度,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差异性的电力负荷的指示和明确,这样才能够实现配置的优化。防止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配电网应用,而导致其出现损坏的问题,不仅会对于建筑内部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会给建筑物埋下安全的隐患。防雷设计以及电源插座的问题。在建筑工程的强电施工中,要能够做好细节之处的问题,严格的根据施工图纸开展施工。在图纸上对于配电间的具体用电负荷量,进行了明确和标注。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会存在偏差问题,这就导致电源插座的设置偏离了正常的位置,使得电力的传输过程中没有稳定的电量。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加强防雷设计,这也是一项关键的要素。特别是对于夏季而言,常常会遇到雷雨天气,所以在这样的阶段,也就充分的凸显出了防雷设计的重要性。

3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保障措施

3.1安装漏电保护以及接地保护

建筑电气应加强漏电保护设计,由于建筑电气需要工作人员操作、检查、维护等,与人员接触密切,因此,建筑电气应重视漏电保护设计,在漏电保护方面,可选用额定漏电电流不超过30mA的漏电保护器作为处理突发漏电事故的处理器。此外,漏电保护器的选用应充分考虑电压、电流和短路分段能力的要求,并应合理规划漏电保护器所保护的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等,避免出现漏电或混乱现象,减少火灾隐患。接地保护分为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等,接地保护最主要的是保证电气设备与地面的连接稳定。第一,防雷接地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避雷装置,以降低设备附近的人或物遭受雷击的危险;第二,针对保护接地应注重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如果其金属外壳损坏,则会导致人员触电或起火等危险,通过与地面的稳定连接可有效地减少这类危险的发生;第三,所谓重复接地,就是把零线与地面金属连接,这样能有效地减少故障的发生和故障的危害程度;第四,按电源中性点来划分工作接地,这样能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的发生。

3.2选择合适的线缆载流量

一是线缆载流量的选择应与工作环境相适应,根据环境的地形特征、环境温度等因素,选择适合环境和符合标准的线缆截面积。另外,线缆敷设方式也是影响线缆面积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选择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并在选择时应预留一定的截面积,以避免因建筑电器行业的发展而带来的技术变革而导致之前所选线缆截面积的不足,这也是减少火灾隐患的重要一步。二是选择线缆时必须考虑电气线路所能承受的负荷量,确保载流量大于电气线路所能承受的负荷量,否则容易发生火灾。

3.3做好电气工程消防设计工作

为了实现电气火灾的有效预防,不仅要针对各种火灾情况,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措施,而且还要做好防火设计工作。比如,供电设备是人们日常用电的重要保障系统,设计者首先要保证供电电源设计的科学性,提高供电电源的性能,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消防电源的设计应同时满足日常和应急用电的双重要求,设计者可对原供电系统进行改造,将应急和日常供电有效结合,实现两种电源在不同情况下的自动切换,不仅能起到防火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浪费电能的现象。同时,应选择插座、电缆、开关等合适的部件搭配,对于易起火的部位,可选用阻燃性好的输电线路,并采用直埋、线槽、穿管等敷设方式,使电缆与外界隔绝,一旦起火,腐蚀性气体和烟气等对电缆无影响。另外,电缆绝缘层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内容,做好线路的固定,防止线路绝缘层因摩擦而损坏,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漏电现象。

3.4照明设备节能

首先,在对建筑整体进行设计时,可以将不同设计区域按照不同的颜色进行划分,对于分辨率较高的区域,应重视对其照明系数的设计。其次,要对照明设备的控制端进行有效的节能设计。照明设备应尽量选择声控、光控等模式,这种模式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有效避免因人为操作而造成的能源浪费,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但是这种节能照明模式只适用于楼道、公共场所的走廊,应用性较强的商业场所则不适用。再次,在建筑工程电气设备设计过程中,不应只关注设备利用,还应该通过改造设计的方式有效利用自然光源。针对建筑的具体特点,可以在设计时添加天窗、侧窗等窗户设计,以此实现对自然光源的有效利用,也能够减少居民对人造光源的需求量,进而降低居民采光设备的利用率,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最后,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可以选择具备较强节能性的设备,并且将这些节能照明装置与现代自动化科技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其节能性。

结语

在电气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强电施工也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必须要做好施工和设计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对于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提高整体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惠.建筑电气工程强电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19(03):71-73.

[2]张俊彦,林毅.强电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4):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