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与完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与完善研究

于虹霞,王玉龙,王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90

摘要:研究生奖助体系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于保障、激励、引导研究生成长成才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既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研究,推动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使其完成建立目的,实现育人功能,对做好研究生奖助工作,进而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 奖助体系 立德树人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研究生奖助体系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于保障、激励、引导研究生成长成才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该体系的有序有效运行既是重要的教育实践,也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既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研究,推动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使其完成建立目的,实现育人功能,对做好研究生奖助工作,进而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研究生奖助体系关键政策发布时间,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变迁历史划分为初步建立(1949—1990年)、渐进式发展(1991—2013年)、内涵式发展(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我国研究生奖助体系结构单一,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实现了保障研究生学业完成的最初目标,但无差别全部覆盖的规定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政策对研究生基本无激励作用,且单一资助经费来源导致政府收支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中央政府循序渐进地推进权力下放,研究生奖助体系内容日益丰富、形式逐渐多样,至2013年我国现行的多元化奖助体系主体正式形成,成为奖助政策演变的特殊节点。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决定向2014年全体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为保障顺利完成学业,该《意见》着重强调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在此背景下,政府相继出台并完善一系列奖助政策,提高研究生奖助标准,充分发挥助学贷款作用,保障不同受益群体合法利益。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凸显出立德树人工作在研究生奖助体系中的重要性。形成现行较为稳定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主体后,为提高奖助工作效率,研究生奖助政策转向内涵式发展,其制定主体转向关注研究生本身的发展,并开始重视奖助工作中的教育导向,但奖助体系的激励作用有限、保障功能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现状

在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视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坚持将资助育人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资助、育人成才”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经济帮扶为基础,以感恩教育为主线,以公益活动为载体”的工作思路,基本形成了“纵向全过程四保障,横向全方位四育人”的工作体系。

1.实现纵向全过程四保障。一是关注个体,严格筛查,保障初步认定真实可靠,根据入学时学生上交的《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综合学生绿色通道办理情况,辅导员逐一约谈了解学生情况,初步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二是联动家长,调动骨干,保障做细做好综合评定,通过“班长支书-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家长”日常工作网络综合评定困难学生,评定结果不在同学中公布。三是把好三关,持续关注,保障定期更新不留死角,聚焦入学季、就业季、毕业季等3个特殊阶段,敏锐发现、妥善处理、及时更新。四是利用岗位,运用载体,保障资助育人环境力量,为了将对特困生的帮助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将少数民族骨干、经济困难学生安插到辅导员助理、勤工助学岗位、主要学生干部这3个关键岗位上,并运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颁奖仪式、榜样库等载体,实现感恩教育和奉献教育。

2.做好横向全方位四育人。一是积极关注,情感育人,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际困难,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增强自信心,使之自觉将眼前经济困难作为锻炼自己克服困难能力和提高意志力的机会,从而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二是树立典型,榜样育人,引导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通过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赶、比、拼”的学习氛围。依托研究生各类奖学金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丰富感恩的内涵和育人功能。三是把握节点,仪式育人,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通过关键节点,强化仪式的育人功能,让感恩教育融入日常工作。隆重的奖学金颁奖典礼,让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特别是研究生“别说再见”毕业晚会,让同学们重温师生情、同窗情,激励学生心怀感恩、诚信做人、饮水思源。四是搭建平台,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回馈社会践行责任,增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考核,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鼓励学生奋发图强、励志成才。

三、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与完善对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聚协调各方优势资源,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创新,探索建立规划制定、经费配置、奖助实效和立德树人等四大环节相互衔接的多维奖助管理育人体系,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引导全校研究生成为助推我校“双一流”建设的生力军。

一是规划制定与经费配置相衔接,确保经费安排与奖助规划紧密结合。按照学校《全面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在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中密切协同,科学预算奖助目标实现的经费需求和收支状况,从顶层设计的组织层面确保全校研究生奖助规划制定与经费安排的有效衔接,建立起涵盖“三助”岗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货款、社会资助项目、临时困难补助及普惠化助学金等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层面的研究生资助体系。

二是经费配置与奖助实效相衔接,确保奖助实效与经费使用紧密结合。以资助育人和科研导向为指引,全面协调全校研究生奖助工作,形成了校院两级研究生奖助管理体制,确保研究生资助经费的归口管理、规范运作和常态运行。及时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学校《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研究生兼任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理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并编入印制《研究生手册》,做到全校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人手一册,明确评选条件和程序,规范奖助经费发放渠道和形式,确保研究生奖助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推进奖助目标与经费使用的良性互动。

三是资助实效与立德树人相衔接,确保完善体系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秉持“育人是资助灵魂”的理念,积极深化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在研究生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审过程中,高度重视研究生奖助工作的导向作用和育人功能,重点关注帮扶建档立卡等六类人员,努力做到在资助育人中完善体系,在完善体系中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坚持经济资助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不断深化研究生奖助工作内涵,定期宣传展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先进事迹,积极倡导爱国奉献、自立自强精神。坚持思想引导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把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作为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坚持科研导向和立德树人相结合,在奖助学金评审过程中,紧密结合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挥棒”作用,引导研究生追求卓越,同时积极争取各类奖助项目,帮促研究生潜心科研、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