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1
/ 2

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

王一明

身份证号码:450702198203080014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在物联网技术方面有了很好的创新和进步,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带来了很多技术保障。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引进物联网技术手段,以此来优化网络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防范机制,保障计算机网络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行。本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联网技术已经得到了持续性的改进,在物联网基础建设的过程当中,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各行各业在进行生产创造的过程当中,也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然而,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网络安全问题频发,造成许多现实问题,阻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更应当保障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优越性,以此为媒介来推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也避免在用户使用物联网的过程当中,出现资源丢失、信息泄露、隐私窃取等问题,从而制约了个人用户以及网络用户的正常运作。本文着重探讨网络安全处理方面的物联网应用方式,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具备现实意义的改进措施,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等级。

1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技术有了很好的发展,其发展的速度十分快。对于互联网的定义并没有准确的定论,而是结合着过去发展过程中,对于一系列物联网技术而进行的总结。物联网的定义,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物联网是基于物联网对整个实物形成关联和联系,有效地实现网络辐射区域之间的拓展。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物联网来对智能感知、计算、通信等相关类型进行阐述,在物品与物品之间能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以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结合网络和移动通信共同使用,形成完美的控制体系。在整个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有了很好的更新,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重点。因为我们每个人现在都不能没有它,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网络安全对个人生活至关重要,网络空间已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

2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法很好的保障系统隐私安全

物联网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fication,RFID)技术、红外感知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定位技术等多种技术为载体的一种具备着综合性的技术应用形式。它能够对所纳入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重复应用,使用物联网系统,能够在监控终端设备运行的过程当中,将私密的数据进行公开、透明化,再将所透明和处理的信息资源承载到需要的系统当中。现阶段,物联网系统还没有建立起信息管理的具体渠道,在信息系统构建的过程中,也无法对有关信息进行严格管控,导致在系统运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

2.2数据传输安全问题突出

互联网系统的感知层有许多途径能够实现输送的过程,在真实运转的过程中,感知节点的能力不足,也会使得整个物联网的系统缺乏稳定性,加大了数据信息遗失和损毁的概率。因此,为杜绝此类现象发生,使得安全风险的系数降到最低,在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当中,应当着重分析在系统运行时稳定性方面的调控方法。另外,感知节点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弊端,例如在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数据运转的错误,导致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也会使数据和有关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造成遗失。

2.3数据虚假攻击问题严重

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一般通过网络设备的运转来完成信息交流的过程,但是由于物联网智能终端设施和一般的网络设备具备着一定的差异性,最终就会使整个系统运作时的透明性、完整性等特征无法得到保障。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使用各种手段入侵到系统之内,来攻击物联网系统,也使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器在不同节点运作中产生稳定性方面的问题。

3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应对措施

3.1加强网络安全防御机制的管理

通过防火墙来保证用户信息和资料的安全,以此来提升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防火墙主要是将各项安全软件以及硬件有效地结合起来,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利用网络防火墙可以有效阻挡来自外部的一系列病毒,不断提高内部系统的稳定性,在整个工作运转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明数据的攻击,必须要加强对防火墙的维护,防止不良信息的进入以及破坏。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实时检测的方式,对内部的各个系统已经存在的风险密切地进行关注,及时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在物联网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属于物联网的防火墙,通过不同的模块进行隔离处理。

3.2构建健全的物联网加密体系

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当中,通过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此时,外物体和控制中心的信息交流都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之上,也通过网络来发送一些指令,提高了互联网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为了增加信息输送过程的稳定性,经常会采用逐跳式加密技术、端到端的加密技术等形式来保证传输信息的过程更加顺畅,不会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信息的泄露或信息的错误。逐跳式加密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时效性,它在应用的过程当中能够达到高速运转的目的,而且兼容性和反应速度也相对较快。端到端的加密技术要根据工作环境来考量,为保障相关工作在运转的过程当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当要注重研究端到端加密技术的弊端。这种技术应用形式不支持对信息的保护,因此在信息传输的过程当中,可能存在连贯性方面的问题。

3.3加强防火墙技术开发以及不断完善入侵检测手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常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利用防火墙技术来增加系统稳定性时,应当注重考虑物联网计算机系统的特性。通过对其特殊性的研究,采取适宜的方式来满足互联网计算机系统防火墙的要求。要以真实、实用为先,从而对数据进行全面的监测,达到提高传输体系稳定性的目的。在面对不同的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体系的过程当中,可以按照系统的差异,设置具备各自特征的网络防火墙,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等级。在物联网系统的运转过程当中,也能够使相关信息在访问时能够以更高等级的访问形式,达到对于一般病毒进行隔离、对特殊病毒进行单独控制的目的。通过这种形式,尽可能地杜绝病毒入侵,也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等级。使用物联网完成有关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应用层增加入侵检测模块,从而对入侵的内容进行识别,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这些具备针对性的手段,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利用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系统来提高安全等级的过程当中,应当尊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模式。以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前提,通过构建加密体系,保护用户隐私,从而加强对于终端设备的监控。还需利用防火墙技术对病毒进行识别,提高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指数,也使物联网技术能够拥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以上方法使用户在体验互联网技术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杜绝病毒的入侵,也防止信息的遗失和错误等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志强.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远程控制技术初探[J].电子测试,2020(13):96-97.

[2]刘东慧.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34.

[3]何飞勇,卜新华.基于物联网环境的网络安全技术分析[J].魅力中国,2021(5):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