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例单纯高龄孕妇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3

697例单纯高龄孕妇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

谢颖,黄杏玲,廖丽斌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目的 对单一指征为高龄的孕妇胎儿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了解单纯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情况,探讨高龄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对697例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单纯高龄孕妇进行绒毛穿刺术、羊水穿刺术及脐血穿刺术,行绒毛组织、羊水细胞及脐血细胞培养并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 共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35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5.02%(35/697),胎儿染色体非整体异常发生率2.01%(14/697)。在35-39岁、40-49岁两个不同年龄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分别为4.72(18/381)、5.38%(17/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57%(6/381)、2.53%(8/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纯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检出率较低,且高龄孕妇妊娠率明显降低、自然流产率显著升高,对单纯高龄的孕妇可以在进行充分告知相关产前遗传学诊断NIPT的必要性、局限性及风险由其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关键词]高龄孕妇;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

国际妇产科联盟将分娩年龄35岁的妊娠定义为高龄妊娠,此时期的孕产妇称为高龄孕产妇(AMA)[1]。我国于2021年实施了三孩生育政策,预计高龄孕产妇的比例会进一步增加。高龄妊娠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关系密切,高龄是产前诊断的主要指征之一[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推荐高龄妊娠首选侵入性产前诊断作为检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方法[1]。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稳定性,被作为染色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羊膜腔穿刺属于侵入性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发生感染、流产等风险,不容易被孕妇及家属接受,不利于在基层医疗体系及大样本人群中推广。NIPT作为近几年产前诊断领域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与入性产前诊断相比较,具有流程简便、安全性高(无创)、检测时间早、快速、可靠,且易于接受等特点[3]深受广大孕妇及家属欢迎高龄孕妇是染色体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染色体异常发生密切相关,对于单纯性高龄的孕妇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对 697一指征为高龄的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了解单纯高龄孕妇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情况,探讨高龄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为高龄孕妇提供适宜的产前筛查及诊断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 2019年07月至2020年12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因高龄一指征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697例孕妇( 35 岁)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预产期年龄35岁;经产前遗传咨询并知情同意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排除标准:伴超声异常的孕妇;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或拒绝产前诊断的AMA;双胎妊娠的AMA和/或夫妻双方同型地贫携带的AMA;夫妇双方或其中一方染色体异常者。产前诊断穿刺孕周11-28,通过对高龄孕妇绒毛穿刺12例,羊水穿刺670例和脐血穿刺15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高龄进行分组,分为35-39岁、40-49岁两组,分析不同高龄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情况,对比两组胎儿染色体异常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1.2研究方法

1.2.1 介入性产前诊断:所有孕妇均进行产前遗传咨询,并被充分告知相关产前遗传学诊断的必要性、局限性及风险,经孕妇知情同意及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根据孕妇就诊孕周不同采用不同的介入性穿刺术,所有介入性操作均严格按照产前诊断管理办法中的介入性产前诊断穿刺术常规进行。

1.2.2 染色体核型分析:所获取的绒毛、羊水和脐血进行细胞培养后,以G显带染色(必要时加做C显带或N显带)制备染色体标本,每例标本按照ISCN(2016)标准,油镜下分析20个分散好、中等长度的中期分裂相,发现嵌合体或异常核型时加数到100个分裂相。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处理,采用卡方(χ2)检验(Fishers检验)对组间、组内染色体畸变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病例染色体异常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单纯高孕妇697例,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35例,其中常染色体非整倍体9 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5例,平衡易位3例,倒位1例多态染色体10嵌合型6例,其他染色体1例。

2.2 不同年龄组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 将孕妇按照35-39岁、40-49岁进行分组35-39岁组孕妇381人,共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18例,常染色体非整倍体4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2例平衡易位和倒位3例多态染色体5嵌合型3例,标记染色体1例。40

-49岁组孕妇316人,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17例,常染色体非整倍体5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3例平衡易位1例多态染色体5例嵌合型3例。35-39岁组、40-49岁组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率比较详见表1

1 不同年龄组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

分组

35-39岁%

40-49%

2

P值

总病例数

381

316

染色体异常

18(4.72)

17(5.38)

0.156

0.693(>0.05)

染色体非整体

6(1.57)

8(2.53)

0.803

0.370(>0.05)

   常染色体

4(1.05)

5(1.58)

0.080

0.777(>0.05)

   性染色体

2(0.52)

3(0.95)

0.044

0.834(>0.05)

平衡易位/倒位

3(0.79)

1(0.32)

-

-

多态性

5(1.31)

5(1.58)

-

-

嵌合体/其他

4(1.05)

3(0.95)

-

-

3 讨论

对胎儿明确致畸效应的异常核型以非整倍体为主。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高龄孕妇长期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卵巢功能开始退化,卵细胞数量与质量均下降。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构型异常率上升,减数分裂时发生纺锤体形成障碍,染色体不分离的概率增高[4]研究表明,21-三体、18-三体、13-三体以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染色体疾病[5],并且高龄是21-三体的明确独立高危因素[6]但是关于孕母年龄与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风险的关系相关研究尚少,结论不统一。

本研究对697例单一指征为高龄的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异常核型35例,发生率为5.02%,其中35-39岁、40-49岁两组孕妇发生率分别为4.72%、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升高趋势。在本研究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在异常核型中占大多数,发生率2.01%,在35-3940-49两组孕妇的发生率分别为1.57%2.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21-三体在非整体异常核型中占比最高20.00%,发生率为1.00%,在35-3940-49两组孕妇的发生率分别为0.79%1.27%2=0.062,P=0.803(>0.05)。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位居非整倍体异常核型的第占14.29%,发生率为0.72%,在35-3940-49两组孕妇的发生率分别为0.52%、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发生率较高的染色体异常为多态性的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占25.71%,发生率1.29%,高于国内夏家辉等[7]报道的群体发生率0.82本研究显示单纯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检出率较低,但是女性生育力随着年龄增加显著下降40岁以上妇女妊娠率明显降低、自然流产率显著升高[8]部分高龄孕妇难以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风险。近十年来,无创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的应用与发展给高龄孕妇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NIPT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以评估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风险的一种产前筛查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孕妇外周血血清学筛查,NIPT具有高检出率及低假阳性率的优点[9]但其在性染色体异常方面符合率并不理想鉴于目前有创性产前诊断医疗资源的短缺及其有造成胎儿流产的风险,有学者提出40岁以上孕妇胎儿非整倍体发生率明显高于35-40岁孕妇建议将羊水穿刺的年龄风险切割值提高至40岁,40岁以下孕妇选择产前血清学筛查或无创DNA产前检测等技术,40岁以上孕妇直接行产前诊断,可以有效提高胎儿非整倍体的检出率,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入性产前诊断[10]

综上所述,单纯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检出率较低,且高龄孕妇妊娠率明显降低、自然流产率显著升高,对单纯高龄的孕妇可以在进行充分告知相关产前遗传学诊断NIPT的必要性、局限性及风险由其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高龄妇女妊娠前、妊娠期及分娩期管理专家共识(2019).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1):24-26.

[2] LIN C J,ChEN C P,ChIEN S C,et al. Chromosomal deletions detected at amniocentesis[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4,53(1):62-67.

[3] Yanhui Liu,Hailiang Liu,Yi He.et al.Clinical performance of non-invasive prenatal served as a firsttier screening test for trisomy 21,18,13 and 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 in a pilot city in China[J].HumGenomics.

2020,14(1):21-29.

[4] 夏家辉,李麓芸.染色体病.科学出版社,1989:273.

[5] 陈雯,胡娟,刘群等.女性年龄对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构型的影响.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7,24(1):6-9.

[6] 周燕,冀小平.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技术的应用.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5,8(4).

[7] 雷雨,董旻岳.孕妇年龄影响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8(4):409-413.

[8] 宋娟,陈士岭,孙玲等.不同年龄妇女的胚胎着床和临床妊娠结局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9):1539-1541.

[9]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产前筛查与诊断专家委员会.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实验室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5):341-346.

[10] 邹波,张莉超,施丹华.孕妇年龄风险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5,32(1):125-127.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课题(Z20190232)

通讯作者:黄杏玲 E-mail:5706225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