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层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秋,魏巍,李娟

乐山市市中区中医院 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层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手术室接诊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层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水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5.22%(P<0.05);观察组环境管理、护理安全、药品物品、消毒隔离、教学培训、护理文件、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19.57%(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6.96%(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优势,提升手术室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风险,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层级管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的不断进步,加之外科医疗器械的发展,以及手术技术呈现逐渐专业化、精细化,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以及业务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是承担手术的重要阵地,其工作人员任务重且繁琐、差错风险系数较高,对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等要求较高。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仍是我国现存的问题,因此如何优化使用人力资源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护理管理问题。为了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充分发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本研究探讨了层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拟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7~86岁,平均年龄(43.16±1.09)岁。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42.98±1.45)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为手术治疗患者;②均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①急诊手术者;②认知障碍、精神异常者;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层级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成立层级管理护理小组:组员为科室所有护理人员,由科室护士长担任层级管理组长,同时也是层级管理的核心力量;根据组内其余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临床经验以及能力等进行层级划分,依次分为专科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由组长对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促进护理人员形成分层次管理的意识,以便于层级管理模式的开展。在培训过程中组长应及时解答组员的疑惑,帮助组员解决问题,并注重培养组员的团队意识,共同协助完成护理工作。②实施方法:由组长负责安排及协调科室的全部工作,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并监督护理质量;专科组长需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培训计划、专科轮转计划以及考核内容的制定,并在组长的指导下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管理对应的专科,负责专科手术配合流程的制定,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管理;高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配合手术医生做好病危患者抢救工作,提前准备抢救所需设备和药品,以便能够及时开展抢救工作,并积极参与护理培训计划的制定;初级责任护士需对科室及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学习,进行专科手术轮转,同时需掌握手术配合的细则,熟悉手术室各项工作的流程。此外,每个层级人员不仅需完成本层级的护理工作,还需对下一层级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完成,下一级护理人员同样需要协助上一级护理人员工作,同时为有效激励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需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对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护理人员给予纠正,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镇痛泵滑脱、手术指示标签信息写错、仪器故障、未摘取患者首饰、引流管脱落)发生率、护理质量水平、患者并发症(切口感染、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环境管理、护理安全、药品物品、消毒隔离、教学培训、护理文件、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x±s,分)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科学理论已经渗透至各个领域,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管理科学体系。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下,未充分考虑护理人员职称、学历及能力高低,所承担的护理工作基本一致,护理工作主要围绕护理操作展开,不利于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易造成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护理质量降低,以及人力资源浪费。而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手术室护理管理需求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该模式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能力及年限层级分配工作,做到逐级把关,责任落实到个人。相关研究显示,该模式能最大限度发挥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潜能,调动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层级管理模式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明确分工,使护理权责明晰,在对手术室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有效实现手术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之层级管理模式能调动不同级别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进取心,使得层级管理模式在满足专科护理需要的同时,能有效提升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优势,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晓虹,许超,黄伟.层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4):148-149.

[2]朱航.层级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2):186-187.

[3]吴艳.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与手术分级应用的探讨[J].健康之路,2018,17(10):368.

[4]王维霞.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7):167+169.

[5]刘玉香.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1):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