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赵梅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   650000

摘要:目的:对脊柱骨折采用综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用于基础,采用综合护理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下肢深经脉血栓发生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D、FIB,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均少于基础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并促进患者症状转归,早日康复出院,临床可将这种护理方法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脊柱骨折;术后综合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临床中多见脊柱骨折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主要是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缺少运动[1]。所以引起了下肢活动减少,发生神经脉血栓,加上手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以进一步增加了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2]。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会导致下肢静脉瓣功能受到影响,使患者恢复速度降低[3]。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临床十分重视脊柱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希望能够使患者术后尽量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一个年度内的综合护理的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报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基础组45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1到72岁,平均年龄46.5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0到73岁,平均年龄4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未体现出明显区别(P>0.05)。

1.2方法

采用常规术后护理用于基础组,具体包括按照患者不同的手术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脊柱外科护理。

采用综合护理用于观察组,具体包括:(1)评估风险。采用专业的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第二天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程度,结合患者不同的年龄、疾病史、创伤程度、孕产史、肥胖情况展开评估,总分低于两分为低风险,三到四分为中风险,超过五分为高风险,超过七分为极高风险。按照风险评分的不同,为患者制定护理干预措施。(2)低风险患者在手术后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基础护理,比如每日定时按摩下肢、指导肢体功能锻炼和日常进行卫生处理,勤换褥垫和睡衣。对于中度风险,除了低风险护理内容以外,需要口服阿司匹林防止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风险需要在以上的护理标准的同时,配合相应的药物干预和治疗,间歇利用充气加压装置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治疗,必要时配合高压氧仓治疗,能达到较好效果。极高危风险在以上的标准下,定期对患者的下肢皮肤颜色及疼痛情况、肿胀程度、皮肤温度进行观察,若发现有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时进行处理,以降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

1.3观察指标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术后7d血清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3)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1. 结果

2.1两组干预后7d血清D-D、FIB水平,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D、FIB,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均少于基础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干预后7d血清D-D、FIB水平,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比较[x±s,n(%)]

组别

例数

D-D(mg/L)

FIB(g/L)

住院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h)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基础组

45

252.60±70.01

3.82±0.21

9.78±2.25

12.42±1.62

7(15.56)

观察组

45

201.68±70.00

3.32±0.18

6.02±1.52

9.25±1.01

1(2.22)

t/

-

3.4503

12.1268

9.2891

11.1390

4.9390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26

  1. 讨论

脊椎骨折是骨折的常见一种类型,这会大大损伤患者正常的血管功能。血管功能受损后就会影响血液凝结,造成血液长时间处于高凝状态并发生应急反应。患者在脊柱骨折手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卧床时间长,加上血液的高凝状态,很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综合护理。由于患者的骨折程度、骨折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临床上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风险类型,结合不同的风险类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常见的包括更换褥垫,勤换睡衣,帮助患者按摩下肢,口服阿司匹林和利用充气加压装置以及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等等

[4]。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包括患者的下肢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和疼痛情况。如果发现有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要及时进行预防,降低对患者身体的损害[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D、FIB,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均少于基础组患者(P<0.05)。可见综合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体现了护理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特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脊柱骨折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并促进患者症状转归,早日康复出院,临床可将这种护理方法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春利.脊柱骨折术后下肢DVT危险因素及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5):5.

[2]陈露.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的应用[J].健康之友,2020,000(004):165.

[3]张轶姝.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肢体疼痛及DVT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5):3.

[4]帅征.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7):3.

[5]夏瑶,陈洁.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