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的“度”

/ 1

针灸治疗的“度”

王贵友

盐源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615700

IMG_256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所谓针灸治疗的“度”,是指针灸方法、针灸手法、针灸时间、针灸穴位的“度”,根据不同患者、病情、时节调整治疗的“度”,是保障针灸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

1.针灸治疗的作用

1.1“度”是针灸治疗安全的保障

针灸作为一种临床中常用、且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治疗手段,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针灸的安全性水平相对较高。但是,作为有创性治疗手段,针灸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在对患者风池、风府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时,一旦针刺深度过大,则会引发患者发生风险。又如,临床中部分患者在针刺期间,进针深度过高则会造成患者发生晕针、疼痛等问题。因此,对针灸的“度”进行把握是保障其治疗安全性水平的重要措施,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或晕针问题,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的安全性水平。

1.2“度”是针灸辨证施治的基础

辨证施治是中医最重要的思想理念之一,不同疾病、不同患者、不同程度、甚至不同季节,其针灸方案及针刺手段均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临床医师而言,应全面评价患者各方面病情,以患者为主体,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尤其针对部分年迈、小儿、久病缠身、病情复杂的患者而言,应对其多角度进行共同评价,从而确保辨证施治理论的正确应用。

2.针灸治疗的应用

2.1针灸治疗方法中的“度”

本质上针灸就是利用针刺或热灸的方法,针对人体局部的经络或穴道予以刺激,从而起到调节其气血的作用,因此,恰如其分的进行针灸治疗,账务其针刺或热灸的“度”是保障其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一般而言,对于病症单一、症状较轻的患者而言,多应用单一治疗手段,而对于部分病症复杂、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在此期间,各种治疗手段的搭配十分关键。也就是说,在临床治疗期间,针灸往往不是单一治疗的手段,而是针刺联合艾灸、针刺联合中药、艾灸联合耳穴压豆、针刺联合皮下埋线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因此需要对其治疗方法选择中的“度”予以把握。另外,针刺量也是需要在治疗之中进行重点干预的方面,其腧穴的交替、得气状态、强弱刺激等均需要在临床治疗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耐受性亦是针灸治疗方法中“度”的影响因素,对于部分紧张、疼痛阈值较低的患者,则需要尽量选择针刺量较低的治疗方案;而对于部分比较放松、疼痛阈值较高的患者,可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选择高针刺量方案。

2.2针灸治疗手法中的“度”

针灸治疗手法中的“度”主要体现在针刺深度、补泻手法等方面,其中,针刺深度方面,中医典籍《素问》中明确提出:“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因此,在治疗期间应用加强对针刺深度的把握,对于部分儿童、身形较瘦、老年的患者,宜浅不宜深;青壮年、肥胖的患者,宜深不宜浅。另外,依据患者不同的针刺位置、经络情况,亦需要对其针刺深度进行调节,尤其在头面部、胸背部的针刺,其皮肤表层较薄,则需要浅刺;而对四肢部则可适当加深刺激。中医典籍《灵枢》有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这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所谓补法,是以针刺为手段,鼓舞患者体内正气,使其恢复生机;所谓泻法,是以针刺刺激人体,以达到疏泻之目标,将其亢奋功能恢复正常。但补与泻并不是绝对的,在很多临床应用案例之中,医者不仅实施单一的补法或泻法,而是局部泻法祛邪、局部补法扶正。

2.3针灸治疗时间中的“度”

针灸治疗时间中的“度”则体现为留针时间、治疗频率等方面,其中,留针时间方面,绝大多数的临床针灸治疗留针时间均为30min左右,但临床应用方面仍需依据患者病情、耐受及体质进行具体分析,病沉且长期不愈的患者,需延长其留针时间,非此而不能活其效;对于部分小儿而言,则可减少留针时间,甚至可以不留针。治疗频率方面,一般情况下多使用每日针灸1次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际应用则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治疗频率,达到辨证施治的重要作用。另外,《素问》云:“春夏秋冬,各有所制”,是指在不同季节而言,针刺治疗技术亦有所不同,因此在临床治疗期间不仅应对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许结合时令调整其治疗手段,一般而言,春季经络应取浅表部位的络脉、各经荥穴、大筋和肌肉的间隙;夏季经络取十二经的腧穴、肌肉、皮肤之上;秋季经络取十二经的合穴,其刺入深度与春季类似;冬季取十二经的井穴、脏腑的腧穴,一般需要深刺并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2.4针灸治疗穴位中的“度”

穴位选择是确保针灸治疗效果的基础,其中的“度”主要体现在选穴及配伍方面,选穴多少需要依据患者病情进行确定,取穴少则应用在病情较轻的患者之上,其治疗力度相对较小,取穴多则应用在病情较重的患者之上,其治疗力度相对较大。在之间也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依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功效的穴位,由于穴位数量较多,除了穴位自身所具备的功能之外,还需对其穴位配伍情况加以明确,依据静脉分布、交汇及腧穴分布等具体情况,并联合患者体质,就其病情标本缓急综合考量,确保其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