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急症临床举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经方治疗急症临床举隅

肖钦运, 陈唤

成武东大中医医院 山东 菏泽 274200

【摘要】中医治疗急症历史悠久,《黄帝内经》记载的病名和描述的症状很多是急危重症,《伤寒杂病论》中就有不少治疗急症的方子,笔者在此略举三例应用经方治疗急症的病例,藉以说明经方只要辩证准确,药中肯綮,就会达到如鼓应桴的效果。

【关键词】经方; 急症; 临床举隅 

    中医治疗急症历史悠久,《黄帝内经》记载的病名和描述的症状很多是急危重症,如“五藏卒痛”、“厥心痛”、“煎厥”、“薄厥”、“暴厥”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其中不乏治疗急症的方子。《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笔者在此略举三例应用经方治疗急症的病例,藉以说明经方只要辩证准确,药中肯綮,就会达到如鼓应桴的效果。

1  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

    王某,男,67岁,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不通6天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按急性胃炎治疗,不见好转,并出现发热,神志模糊,遂急来诊。刻下症:腹痛拒按,呕吐,潮热,神志时清时昧,时有谵语,大便不通,舌苔黄燥,脉象沉弦。体温38.9℃,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血常规白细胞13x109/L,N80%。腹部平片示:于中下腹部可个3个液平。西医诊为急性肠梗阻,因家属不同意手术,遂输液加中药治疗。此属《伤寒论》阳明腑实证,急予大承气汤1剂鼻饲,以荡涤燥结,急下存阴。生大黄(后下)12g,厚朴20g,枳实15g,芒硝10g(烊化)。服药后6小时,得矢气,排出稀便2次,夹杂燥屎四五枚,神志清,腹痛呕吐消失,后用益胃汤调理而愈出院。

    按:患者发病前食油腻食物过量,饮食不化,积滞内停,化热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发潮热,大便不通,腹痛拒按,时有谵语,神志时昧。《伤寒论》第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证属阳明腑实证,方当用大承气汤通腑泻下。笔者用大承气汤治愈多例急需手术的急性肠梗阻病人,说明中医治疗急症只要辨证准确,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

    肖某某,男,72岁。因咳喘10余年加重7天来诊,在本地卫生室输抗生素不见好转,特来求余服中药治疗。刻下症:气喘不得卧,动则尤甚,咳吐黄痰,舌苔黄腻,脉滑,桶状胸,双肺满布哮鸣音,双肺底闻及湿啰音。胸部CT: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并感染,肺大疱。证属痰热壅肺、肺气不降,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味泻肺平喘、清热化痰:葶苈子20g,大枣8枚,芦根30g,冬瓜仁30g,薏苡仁30g,桃仁10g,紫苏子15g,莱菔子15g,杏仁10g,黄芩15g,桑白皮15g,鱼腥草30g,枳壳10g,桔梗10g。7剂气喘惭平,咳嗽吐痰明显减轻,双肺仅闻及少量哮鸣音。再服7剂后咳喘消失,嘱其常服药巩固,防止复发,巩固方为:葶苈子15g,大枣4枚,芦根20g,薏苡仁30g,冬瓜仁20g,紫苏子10g,莱菔子10g,百合20g,茯苓15g,黄芪15g,随访一年慢阻肺未急性发作。

:葶苈大枣泻肺、《千金》苇茎汤原是治疗肺痈喘不得卧吐脓痰之证的,然其与慢阻肺急性发作喘证痰热雍肺病机相同,故可用来治疗本证,笔者常用此方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肺炎、支气管扩张。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合紫苏子、莱菔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本人将葶苈子、紫苏子、莱菔子三子合用命名为新三子养亲汤现代研究表明,葶苈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改善心血管功能、抗肿瘤、止咳、祛痰、平喘、利尿、改善急性肺损伤和代谢紊乱、雌激素样作用等[1]。大枣健脾和胃,尤在径曰葶苈苦寒,入肺泄气闭,加大枣甘温以和药力,亦犹皂荚丸之饮以栆膏也。芦根善清肺热,薏苡仁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桃仁活血平喘,冬瓜子善于浊中生清,此物夏季在猪坑粪土中都不会腐烂,反会长出茁壮小苗,可见其浊中生清能力之强。桑白皮、杏仁平喘,黄芩、鱼腥草清泻肺热枳壳、桔梗宣肺利痰病情缓解后,减药减量加固本之剂缓图之。

3  小柴胡汤加味治高热

    张某某,女,19岁,发热39℃,在本地输液3天不见好转。刻下症:先热后冷,发热时体温可达到39℃,口苦咽干,不欲饮食,舌苔黄微腻,脉弦数。血常规、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胸片均正常。辨证为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加味治之。柴胡24g,黄芩9g,半夏9g,党参9g,甘草6g,生姜9g,大枣6枚,芦根30g,白茅根30g,青蒿12g。一剂体温降至37.4℃,三剂痊愈。

    按:发热为临床常见急症,有的能查出原因,有的查不出原因。中药治疗发热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用西医治疗无效及查不出原因的发热,中医辩证治疗往往会收奇效。《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根据少阳证主证及仲师“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训示,辨证患者为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加味治之,西药束手之疾药到病除。小柴胡汤柴胡用量24g,柴胡量小效果不明显,早期《方剂学》教材小柴胡汤柴胡用量为9g,现为24g。尚懿纯等认为,临床应用柴胡,大剂量多作为方中之君药,除和解少阳及泻火等常规功效外,更能推陈致新以治疗疑难杂症[2]。《施今墨对药》说:“芦根、白茅根伍用,出自《千金要方》……施老经验不论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以及原因不明之低热均宜使用[3]。”

参考文献

[1] 林雪竹,李蔚群,关永霞等.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22,24(03):555.

[2] 尚懿纯,曹式丽,焦锟等. 柴胡在组方中不同用量临床辨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212.

[3] 吕景山.施今墨对药[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2:21.

致谢:本文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宋恩峰教授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