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输液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1

 儿科门诊输液的护理体会

吴宗华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133000

摘要:儿科门诊所收治的患者多为小儿,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为输液治疗,在此期间想要避免护理缺陷,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就必须积极开展护理工作,全面落实科学的护理方案,对输液区域合理设置,并改善输液环境,规范操作流程,对护理人员严格要求,提高其专业水平,加大管理力度。基于此,本文提出儿科门诊输液的相关护理方法,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儿科;门诊输液;护理体会

引言: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也是对患者生命抢救时的首要治疗方式。就儿科门诊而言,它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收治患儿的主要场所,但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加之工作量较大,往往会出现护理缺陷或差错的情况,尤其是门诊输液过程中,一旦出现不良事件就会引起家属的不满,甚至导致护患纠纷事件发生,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1]。另外,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弱,在治疗时往往会出现哭闹现象,这增加了输液的难度,加大了护理工作量,这也是导致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应加大护理力度,开展全面的护理,本文提出儿科门诊输液的多个护理角度,并做出如下综述。

1 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较大的患儿进行鼓励和安抚,从而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放松,并配合穿刺。

2 血管选择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儿的情况合理地选择穿刺血管,年龄较小的患儿可选择头皮静脉进行穿刺,若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大,则选择脚背、手背等部位的静脉。

3 穿刺手术的灵活运用

若患儿水肿,其静脉可见程度较低,且弹性较差,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分析静脉走向和解剖位置,并对局部进行按压,以此将皮下水分暂时驱散,发现静脉后进行穿刺。如果患者失血较多,穿刺后回血不易,护理人员则需要使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之后连接头皮针,采用一边进针一边抽吸的方法,观察回血状态,如果回血则连接输液器。如果患儿较为肥胖,存在较厚的皮下脂肪,静脉十分隐匿,则需要护理人员了解静脉的解剖位置,通常情况下此类患儿的血管弹性较高,且位置固定,所以采用这种方法顺着静脉走向进行摸索,进入静脉后完成穿刺。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控制好压脉带的距离和松紧度,要保持适中,压脉带一般在小儿静脉穿刺处上的4cm或5cm处,如果儿童较胖,则需要将压脉带压紧。如果新生儿或早产儿,其皮肤细嫩,则应放松[2]。另外,如果患儿需要长期输液,可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

4 环境护理

儿科门诊应该将留观室面积扩大,同时为了保证光线充足和通风良好,应在四周安装较大的窗户。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病区卫生的打扫,并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提高舒适度。

5 对输液区设置进行改善

在护理的过程中,可将配药操作台的形状进行改变,以中间圆洞为主的半圆式操作台,将垃圾区设置在圆洞处。为了家属围观穿刺过程,影响护理人员视线,可将注射操作台加长,在输液大厅中配备悬挂式吊环,保证其可适当滑动,同时在输液室配置小儿玩具,墙壁悬挂卡通图片,或播放动画片,从而吸引儿童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定期进行输液区域的消毒,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6 合理地设置流程

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保证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有专人进行配药,注射时应有专业水平高的护理人员完成,相关管理人员加强巡视,从而落实查对制度。

7 加大输液过程的管理

由于小儿表达能力有限,所以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有计划地完成各项操作,并仔细耐心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查对,避免差错事件发生。由于小儿重名的情况较为常见,如果护理人员发现重名,应在输液单中签署家属姓名。另外,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表现出热情的态度,并在护理操作中保持动作的轻柔,从而引导患儿积极接受治疗[3]。另外采用鼓励性语言和赞美性语言对患儿进行鼓励,使其增加信心,从而稳定患儿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在此过程中如果家属有疑问应第一时间解答。在输液完成后,若需要起针,应提前检查是否完成输液,避免漏输的情况,并指导家属正确按压针眼。

8 讨论

儿科门诊输液室对护理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静脉穿刺的技巧,并合理地应用沟通技巧,严格按照各项规定进行护理操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还要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免护理差错的情况发生,通过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提高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孟雪. 沟通技巧在儿科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29+233.

[2]安宁. 个体化护理减少儿科门诊输液护理投诉的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9):218-219.

[3]郭霞,任春妮. 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08):1356-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