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与市政给排水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海绵城市建设与市政给排水策略分析

高扬

身份证号码:612321198912210028

摘要:近年来,随着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我国城市建设逐渐暴露出内涝、水污染等问题,这也给道路的实际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造成了生态破坏。针对这些现象,要求技术人员优化水资源配置,坚持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推动市政建设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雨污系统。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将海绵城市的概念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的概念有利于道路建设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特别是在雨雪天气,可以表现出良好的吸水、储水和净化能力,还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干扰,维护城市运营的稳定。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市政给排水;策略

1海绵城市理念的概述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为城市雨污水管理提供了一项全新的思路,通过该理念可以显著提升对雨水疏导、排泄、再利用的水平,同时也可强化城市抵抗极端天气的能力,借助吸、蓄、净等手段来建立一个覆盖各方面、具备足够弹性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相较于传统市政规划理念,海绵城市理念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具有更高的生态价值与更好的环保效应,能够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维护城市的稳定、持续发展。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建设中的运用价值

本研究提出的海绵城市概念是城市不断发展中引入的最新指导思想。这一理念对优化当前我国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化理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首先,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市政发展规划和总体设计可以达到良好的节水目的。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但从我国淡水资源的现状来看,我国淡水资源已经严重短缺。在城市建设初期,市政单位不重视自然降雨的循环利用,也没有意识到水资源严重短缺,甚至没有做好城市现有雨水的管理和利用,导致自然排水异常。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海绵概念的应用可以改善城市的蓄水平衡,改善城市水资源的不平衡,实现在城市中建立自然高效的给排水系统,确保城市在市场中的安全运行。其次,在对海绵城市概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发现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可以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内涝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南方,这部分地区降水相对集中,单次降水量大。如果市政单位修建的排水系统不能在城市中发挥有效作用,不能在集中降雨阶段为城市道路排水提供保障,城市将出现严重的内涝。此外,海绵城具有较强的蓄水和蓄水能力。当该地区发生干旱时,可以通过转移储存在城市中的雨水来解决暂时性问题,从而为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3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

1)改善城市环境。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规划发展和公民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此背景下,有关市政建设主管单位应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并将其纳入市政建设的主要原则。实践表明,海绵城市的概念对改善城市环境有着显著的作用。在道路给排水合理布局的情况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循环利用水资源,增强蓄水能力和抗洪能力。实践表明,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可以提高城市的吸水储水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城市往往容易产生大量的水,这对交通非常不利。同时,它还会侵蚀路面结构,加快其老化速度,威胁行车安全。如果在市政道路上实施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改进排水系统,加强其防涝的关键地位。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有效收集和再利用雨水,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损失。3)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海绵城市是对市政建设中的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具有与海绵相同的吸水和蓄水能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它可以很好地吸收道路区域的水,并快速、顺利地分流和排放,从而促进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避免水污染。海绵城市概念的出现和普及,为相关政府部门和施工企业建立了沟通平台,可以按照共识原则进行市政管理和建设,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海绵城市的推广也为我国市政建设开辟了新的设计思路和规划理论,为城市未来的拓展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建设中的运用

4.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给排水建设总规划方案

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建设时,引入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总体规划设计。首先,明确项目定位。本建设项目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为确保最终施工成果满足海绵城市控制指标要求,施工道路年总径流控制率应提高到85%,年总SS去除率应控制在50%左右。在明确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充分遵循尊重自然和海绵设施多样性的原则。同时,根据本规划的内容,确定汇水面积应比道路本身的汇水面积高1.25倍,以完成设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针对其道路内涝、雨水问题,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背景条件,采用生态治理设施,整合景观、人文等活动场所,从而解决当前市政给排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质量。

4.2道路横断面的设计

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市政道路横断面大多采用中高两侧低的设计。雨水通过斜坡排入路边的雨水池,通过相应的雨水管网集中处理。这种设计方法下的绿化带通常需要比车道高出一定高度。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下,绿化带的高度通常略低于车道,并在绿化带和车道的中间设置路缘将其隔开。因此,道路上的雨水将首先引导并排入绿化带,绿化带将被充分吸收作为灌溉水,多余的水将排入雨水管网进行处理,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优化其利用效果。此外,为了提高雨水的引导和蓄积效果,可以考虑渗水井的雨水管道设计。同时,渗水井还可以将雨水引入更深的地层,补充地下水。目前,在城市地下管网规划中,还有一种兼顾雨污处理、协调雨污处理功能、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成本的设计。特别是在郊区的地下管网规划中,应尽可能采用分离设计,以提高系统对积水的处理效果。

4.3涝点控制

针对目前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道路上的积水点,对整个市政道路的路面进行了整修,改变了原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坡向,使雨水在降雨时引入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结构。同时,绿化带施工区可设置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构筑物,实现雨水的滞留控制。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周围有低潜力的绿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结构来控制雨水通过它。此外,一些积水点是由乘客进水引起的。针对这一问题,在治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区域源头控制,使更多流入道路的客运水可以沿周围绿地排放,从而控制雨水的积聚,进一步减少客运水的流量。针对部分市政道路交叉口结构位于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上的情况,在控制其积水点时,应通过在道路两侧增加排水口来解决,使更多雨水流入绿地和周围池塘。

5结论

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是支撑城市整体发展和运营的关键。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场对城市给排水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优化城市道路环境,本研究在应用海绵城市概念的基础上,对城市给排水建设进行了研究。设计研究完成后,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设计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优化给排水系统的综合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设计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中,我们还需要继续投入这一研究,尝试将海绵城市的概念应用到更多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实现这一设计开发理念在市场上的广泛推广,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规划和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优化,解决城市发展初期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蔡英兰.探索工学一体化学习站建设与实践——以建筑给排水安装学习站为例[J].低碳世界,2021,11(9):224-226.

[2]杜可清,额热艾汗,任玉成,等.新工科背景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145-146.

[3]岳凤伟.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智能城市,2020,6(7):127-128.

[4]班福忱.地方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7):90-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