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探析

刘小夺

身份证号:131081199110112011

摘要:针对大多数的建筑工程而言,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外部环境中,由于经受气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假如施工单位未能实时开展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将会致使建筑项目的承重能力持续下降,对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例如,通过研究钢筋等建筑构造可以发现,碳化现象往往会使钢筋表层结构的整体性受到影响,威胁内部钢筋碱性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腐蚀性介质侵入钢筋表面,当其与钢筋出现化学反应后,导致钢筋锈蚀面积持续增加,时间一长,出现混凝土结构开裂现象的同时,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混凝土保护层脱落等现象。

关键词:土建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耐久性;提高方法

引言

在中国经济等各方面持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国内建筑 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等方面不断 提升的情况下,以确保建筑工程实现较高的安全性作为工作 目标,需要有关设计人员在开展土建结构设计环节工作时, 科学设计规划方案。利用实际调查统计的方式,了解到在设 计人员开展土建结构设计时,设计方案中有关安全性方面依 旧具有较多亟需处理的问题。

1土建结构设计的原则

1.1适用性

在建筑结构正常工作时,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与裂缝宽度等,都是建筑结构的适用性。土建结构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以上因素,还要考虑到大众对建筑的要求,才能建造出大众满意的舒适建筑。

1.2安全性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安全性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在开展建筑房屋结构设计优化工作的过程中,建筑单位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需在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同时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这样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也会得到大幅度降低。

1.3耐久性

设计师开始进行建筑设计时,需注重建筑物的耐久性。耐久性是指在建筑的正常维护过程中,材料性能虽然随着时间变化,但不会发生由于保护层碳化或裂缝宽度过大而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不发生严重风化、老化、腐蚀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的现象。

2当前建筑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设计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2.1土建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当前土建结构设计安全标准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分配与布局各项构件资源要素,实现集中统一化的土建结构设计模型,全面提高建筑安全性标准,一直以来都是土建结构设计的难点问题所在。纵观当前土建结构设计安全控制实际,普遍存在设计过程标准化程度不足,设计过程严谨程度缺失等问题,既有土建结构设计标准与约束条件的导向性不明确,无法为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土建结构设计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与保障。在土建结构设计节奏与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高度注重建筑结构的外在视觉效果,漠视建筑结构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断不可行。

2.2结构设计中不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近年来关于建筑事故的案例和报道屡见不鲜,许多企业和相关从业者盲目减少建设成本,或者设计方案华而不实,没有满足正常的安全性指标要求,导致了相应的事故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给居民和日常使用者造成了生命和财产威胁。目前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建筑数量也逐步增加,应当适当提高相应的安全性标准,减少乃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3土建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有效方法

3.1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计算

建筑安全性计算对于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必要的,设计方案需要严格计算,来找出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施工的偏差,并对应改变相应的设计方案。例如在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需要分析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面组成情况,根据安全计算合理选择合适的建筑方案,选择抗震能力强的材料,对于混凝土结构,剪力墙和钢筋等环节,相关设计人员要重要考虑,深入细节,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和调研与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设计。

3.2科学选择建筑材料,对自然因素做出全面考量

当前土建结构设计中可应用到的建筑材料类型诸多,有必要通过科学控制建筑材料的实际质量与技术参数,实现对土建结构设计整体安全性的控制与把握。根据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需求,选择最具技术性的各项参数指标,对其做出精准优化校核,确保其性能参数符合土建结构设计安全控制需求,防止因建筑材料选择不当而导致的结构性隐患问题。

3.3针对结构耐久性开展具体设计

其一,需要从设计强度的角度进行,务必紧密关联配置强度,在最初明确混合配置比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针对水灰比例用级砂石料等测算方式进行调整;其二,需要参考建筑工程所有方面的作业现场状况,最为关键的是融合砂石料的质量条件,第一时间针对配置混合比例进行调整,并且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环节,在结构的每一平方当中,明确各种施工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其三,在实际整改配置混合比例的过程中,应当完成砂石含水量的检测环节,清晰确定混凝土后期的实施配置混合比例。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只有认真遵循建筑行业规定的操作标准,才可以切实保障建筑结构实现较高的耐久性要求,从保护层角度进行思考,科学加强其厚度,不但需要保证和周围自然环境有效融合,还应当使外部自然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得以体现,在科学执行地域划分的前提下,清晰明确该地建筑结构保护层的实际厚度,确保二氧化碳无法快速腐蚀建筑结构的表层,换一种说法,便是合理增加碳化周期。

3.4增强抗震意识

抗震设计是土建结构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且抗震性能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结构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预防和减少建筑结构塌陷等安全事故出现,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损坏程度,建筑设计师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抗震意识,认识到结构抗震设计工作的重要程度,转变自身设计理念及思路。同时,在土建结构设计方案中,需要综合采取结构抗震设计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建筑场地选择。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未分布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陷滑坡、粉砂土液化与地裂等存在地质问题的场地。(2)结构抗震体系选择。合理分配建筑抗震结构内力,规划多条地震力传递途径,重点改善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避免出现建筑局部突变与塑形变形等安全事故。(3)设置多道抗震放线。在出现地震灾害事故后,由于人为设置若干数量竖向抗侧力结构,在地震能量传播期间可以有效吸收地震能量,以此缓解建筑物共振现象,避免建筑结构严重破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建结构设计过程中很多环节都会出现问题,有些问题虽小,但是也对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了威胁。因此对于建筑设计从业者来说,应当仔细调研,明确建筑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了解相关提高建筑整体安全性的举措,依照实际的工程项目采取不同的方法,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沙毅.房屋土建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197-198.

[2]林其双.土建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策略分析[J].散装水泥,2020(2):93-94.

[3]成泽平.结构设计中常见安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42.

[4]邓辉.简要探讨房屋土建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