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招商引资工作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县域招商引资工作策略

王晓丽

天山区招商服务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49

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能够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引擎,推动县域经济以及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但在招商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改进。

关键词:县域;招商引资;工作现状;策略

一、县域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招商引资投资环境的激励政策。从我国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来看,地方政府更加关注显性政绩的提高。尤其是对于政绩方面在考核层面,存在着地方政府过度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经济增长的总量。所以地方政府会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去体现经济增长的这些政绩,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之指标也会随着招商引资得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在领导层对各个部门进行考核时,就会把招商引资当成一个重要的考核系统纳入其中,并将之视为重要的指标内容,各级政府官员的职务升迁与招商引资的政绩指标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政府内部各层级工作都十分关心招商引资,出现了一种单纯重视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数量考核,忽视项目质量的问题。地方政府单纯地关注资金和项目数量的引进,忽视了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存在带来了政府工作缺陷,同时也很容易滋生政府的腐败现象。就是由于不同地方的政府在政绩上过于追求,重视以GDP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成败,但是一些看不见的政绩却对相关的激励政策非常容易忽视。在地方政府的管理过程中,国民经济的增长、新城区的开发以及旧城区的改造工程等一系列的政绩都属于显性的,隐性政绩不够形象并且难以进行量化处理。最为常见的便是开放的思想状态、高效服务水平、规范的信用体系等公共物品的提供,无法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量化,致使地方政府不愿意对其继续进行考核。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隐形政绩是一种与我国社会进步发展同时存在的客观现实因素,并非单纯能够使用显性政绩进行替代。由于部分隐性政绩方面的奖励条件相对较差,部分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借助显性政绩来获得奖励,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招商引资这种形象工程则更容易受到其青睐。

2、招商引资的约束政策不完善。在我国服务型政府转型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地区的地方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还没有认识到民众在公共事务中参与到决策工作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一般对地方政府进行评定时,忽视了所属区域民众的意见,都是由上级政府进行评价。在这种约束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未能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不够严格,对于招商引资的工作项目未能进行科学的论证以及讨论就盲目进行。招商引资项目的盲目引进,导致一些不安全、污染较重的企业得以进入到当地经济发展中。即便这些引进的项目是非法的,且会对当地的经济和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但政府却并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也不会对负责人进行追责,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盲目的招商引资行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之后,需要解决的是企业发展的土地问题,而这些土地绝大部分来源于农民的耕地,其间涉及相对较为复杂的利益纠纷,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确定失地农民的补偿办法。目前通用的土地补偿方式是以农民从土地中获取的收入作为出发点,忽视了未来的土地增值效应,再加之忽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的保障,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在尚未有效处理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的前提下,为了推动项目的早日落地,采取强制措施,很容易引发农民群体对于政府工作的不满,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3、存在着盲目招商的情况。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不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与资源的现状,所引进的项目要么是重复建设,要么是布局不合理,要么是不符合产业结构。个别县市为了多引、快引外来企业、资本,确保"政绩"一路攀升,往往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个别县市盲目追求招商引资的数量,根本不考虑县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同一时期引进数家产业相关的项目,这些重复建设的项目不仅会造成本地资源的过度开采,而且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行业竞争。另外,个别县市在"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下,偏重于工业项目的引进,而对第一、三产业的引进重视不够,达不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当前,沿海的一些淘汰型、污染型企业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开始向内地进行产业转移,有的县市"如获至宝"地引进了这些产业,完全不考虑县域长远发展、持续发展的现状。

二、县域招商引资工作策略

1、对于招商引资中的重点内容要加以明确。进行招商引资时需要结合地方的特色资源来进行,现如今,进行招商引资工作,需要在新能源、各种农副产品、现代化的装备方面上有新的发展。招商工作需要紧紧围绕着地方发展的长期目标来展开,尤其是在现代服务业以及物流行业上要加强关注度。进行招商需要紧紧围绕着这些行业的发展机遇来展开,尤其是对于扶贫工作、健康产业、文旅资源等要重点落实对这些方面的招商。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要重点加强对自主创新的研究,尤其是针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要持续不断地跟进,加强对创新型项目的积极引进,将一些传统的具有优势的产业项目逐步向着高端方向拓展,对于产业不断发展的规律要积极遵循并紧紧结合相配套的产业来对项目进行引进。

2、对于招商引资的对象要加以明确。制定战略应当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国际化的观念,重点加强对上市公司、对于一些行业大头或者突出的龙头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其的招商引资工作。在招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有创新的理念做指引,实行灵活多变、高端的积极政策去加以鼓励,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迅猛发展。

3、拓宽企业招引的来源渠道。首先,需要组建出一支优秀的招商团队。从经济部门、镇办单位遴选一批懂政策、善交际、会招商的年轻干部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可以在一些重点的城市开展会议,加强招商工作的可实施性。其次,委托有实力的招商中介。利用其项目资源广、专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推荐优质项目。最后,广泛开展总部经济企业招引。以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招引一批总部在本地、经营在外地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4、加强对招商工作的多元化发展。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招商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什么资源去招商。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借助地区的资源环境、人文资源、交通优势、产业优势等一切优势资源去进行招商。招商工作中要有信誉,要提供一流的招商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去进行招商,要不断创新招商工作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招商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要对以往的招商模式进行创新研究,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等着客商来,而是要积极参与进去与客商进行信息的对接,将招商工作的主动权把握在手。对于中介机构的作用要充分对重视,要积极借助中介的力量去开展招商工作,加强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分析与研究。招商引资中要结合区域的主导产业,对于产业链的发展要不断地加以深化研究,对于以往传统的招商模式加以逐步的突破,尤其是针对一些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其集群优势加以发挥,最终提升招商工作的价值。进行招商工作的人员需要对产业的发展趋势要潜心加以研究,掌握最新的投资方向和最热门的投资热电,实现招商工作的创新发展。

5、将市场的主导作用充分加以发挥。招商工作的初步环节中政府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然而政府却不是重点,需要明确的是市场是重点,也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核心所在。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将优秀的人才、最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以及良好的工程项目落到实处。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创造出最好的环境和最优的服务,加强对企业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从而不断地打开招商工作的格局,突破招商工作中的诸多限制性因素,积极对投资环境进行优化和升级,从而将更多的客商吸引过来实现投资。

6、扩大招商工作的范围和发展层面。进行招商工作需要有大的投入,这样才会有更大的产出。招商工作的范围和力度不大,那么必将会影响到其发展。现如今各个地方的招商工作竞争越发的激烈,所以对于一些大的项目、集团以及企业在引进时,需要考虑与之配套的文化理念、经验、人才等是否落到实处,是否配备的完善,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实现招商工作的落地生根与发展。总之,在技术上要先进、服务上要到位、管理措施上要合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县市经济发展而言,招商引资工作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后期是否能够蓬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就要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比较优势,以大招商带动大投入、推动大发展,不断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陈雯.试论招商引资的工作策略[J].经济师.2019(27):165-167.

[2]刘武康.浅谈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体会[J].经济管理文摘.2020(23):208-209.

[3]周振阳.关于坚持问题导向及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21(24):38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