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深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高睿阳

双鸭山双矿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用深刺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2021年10月,取100例在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相关资料作为分组依据,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50例观察组深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效果。结果:治疗效果相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治疗中,采用深刺治疗,不仅可以提升疗效,还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深刺;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效果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的出现多因脑组织供氧、供血出现障碍,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出现损伤,对其神经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安全[1]。目前,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其的出现不仅会加重病症,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近年来,临床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治疗中增加了深刺方案,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就以100例患者为例进行对照研究,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用深刺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8月-2021年10月,取100例在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相关资料作为分组依据,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纳入50例。对照组中包括3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55-81岁,平均(70.65±7.15)岁;观察组中包括2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58-82岁,平均(71.11±7.84)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所有参与者均已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同时本次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用常规针刺治疗,选择翳风、完骨、上廉泉、风池(双侧)。患者保持坐位,对金律、咽后壁、玉液进行点刺放血,对咽后壁进行点刺,不留针,玉液、金津在舌底,张口伸舌,快速用舌钳提起舌体,将舌底部暴露,用三棱针对玉液、金律进行点刺,以出现5ml血为宜。咽后壁的点刺法,在患者张口后用压舌板将舌体压住,暴露咽后壁,用3寸长的针点刺双侧咽后壁。针刺翳风、完骨、风池穴位,应用针具(1.5寸)直刺0.8-1.2寸,用高频率、小捻转手法行针1分钟,之后应用电子针治疗仪,连接双侧的翳风、风池,正极连接翳风,负极连接风池,选疏密波,频率15-20Hz,电流强度5mA,以患者耐受为且,刺激时间半小时。针刺上廉泉,用1.5寸针,针尖向斜上方的舌根方向,深度1.2寸,得气后留针半小时。

观察组采用深刺治疗,选择翳风、完骨、上廉泉、风池(双侧)。患者保持坐位,对金律、咽后壁、玉液进行点刺治疗方案同对照组一致。针刺翳风、完骨、风池穴位,应用针具(3.0寸)直刺喉结,深度2.5-2.8寸,手法为小幅度、高频率的捻转手法行针1分钟,之后应用电子针治疗仪,连接双侧的翳风、风池,正极连接翳风,负极连接风池,选疏密波,频率15-20Hz,电流强度5mA,以患者耐受为且,刺激时间半小时,针刺上廉泉,用2.0寸针,针尖向斜上方的舌根方向,深度1.2-1.5寸,得气后留针半小时。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效果。

治疗效果:呛咳症状消除,饮水试验为1级,属于治愈;多数症状改善,饮水试验为1-2级,属于有效;以上标准均没有达到,属于无效[2]。100%-无效率=治疗效果。

用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1-5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处理应用SPSS26.0软件,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1. 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效果相对比,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1例、无效8例,两组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2症状改善效果对比

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症状改善效果对比(

组别

症状改善效果(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88±0.81

1.95±0.71

对照组

3.91±0.80

3.08±1.11

P

>0.05

<0.05

  1. 讨论

吞咽困难属于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是由支配吞功功能神经受损,导致吞咽功能受损,使得相关动作不能连续完成。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的一种神经功能症状,其的出现是因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传导功能病变所致[3]。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是影响神经康复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需要高度重视,尽早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治疗中采用了针刺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实践发现,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开展深刺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深刺治疗中通过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发挥相关作用。如风池穴属于少阳胆经腧穴,是阳经、阳维脉的交会穴,对风池穴进行针刺,可以调整经络,促进脑血液循环,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完骨穴是经腧穴,是胆经、足太阳经的交会穴,有化瘀、通络、醒脑等作用;针对风池、完骨等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调整基底动脉血运情况[4]。翳风穴是经腧穴,其深部有颈上神经节,针刺此穴可以影响颈上神经节,对其颅内外的血管发挥舒通功能;上廉泉是奇穴,在任脉,其直达咽部,对其进行针刺,可以治疗舌咽部疾病,有利咽、活络的作用,而且上廉泉穴可以直达病灶,能疏经、开窍,对舌部经气发挥激发作用,快速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徐琼,刘建浩,王天磊,等.通窍活血针法联合耳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对饮水功能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1,37(12):30-33.

[2]赵珊珊,郑健刚.深刺颈项部腧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04):86-88.

[3]肖潇,王祖红,杨月,李童童,李枣.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1):173-176.

[4]李梦莘,杜小正.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临床研究概况[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01):82-86.